-
1 # 阡白陌雪
-
2 # 知恩在變強
此圖是根據三國(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寫《洛神賦》而創作的故事畫。畫面開首描繪曹植在洛水河邊與洛水女神瞬間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趨前,遠望龍鴻飛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雲髻峨峨,修眉聯娟”的洛水女神飄飄而來,而又時隱時現,忽往忽來。後段畫洛神駕六龍雲車離去,玉鸞、文魚、鯨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張望,依依不捨,一種無奈離析之情顯現畫面。
此圖分段描繪賦的內容,構圖連貫,主要人物隨著賦意,反覆出現。設色濃豔,畫法古拙,山石樹木鉤填無皴,“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系初唐以前畫風。引首有清高宗弘曆行書“妙入毫巔”。卷後有元趙孟\行書《洛神賦》、李衎、虞集、明沈度、吳寬詩跋均偽。又乾隆詩題。鈐“明昌”、“御府寶繪”、“群玉中秘”、“明昌御鑑”及清內府乾隆、嘉慶、宣統諸藏印。
此圖不書《洛神賦》文,亦無名款,從畫法、絹、色等方面研究,當為宋人摹本,但畫風仍存六朝遺韻,《洛神賦圖》長達近6米,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我們只能區域性欣賞。《子建睹神》部分畫的是主人翁曹子建(曹植字子建)在翠柳叢石的岸邊突然不經意地發現崖畔洛水之上飄來一位婀娜多姿美麗照人的女神時如痴如醉的神情寫照。你看他生怕驚動神女洛神,下意識輕輕地用雙手攔住侍從們,目光中充滿了初見洛神時的又驚又喜的神態。高明就高明在顧愷之在處理曹子建的侍從時,將他們畫得程式化,用侍從們呆滯的目光、木然的表情,以襯托出曹氏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畫面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這時我們看到的曹植的神情是既專注又驚訝,內心既激動外表又矜持的複雜心情,這是言語所難以表達的。
而《雲東以載》部分,可一窺東晉畫家顧愷之所創造的“高古遊絲描”之真容。圖中有大量的對於雲和水的寫照,畫家所勾描的對於水的勢態的描繪,有時舒展自如,有時平滑光潔,有時盪漾迴旋。總之,畫家筆下不同的水勢、水態、水性千變萬化的組合,使這種種波濤律動的江浪之美又與畫中人物的驚訝、激動、惆悵、流連烘托成一體,影響著畫中氣氛,將畫家的情緒傳染給觀者,使觀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謂高明之筆。
顧愷之在《洛神賦圖》中還根據曹植的《洛神賦》中文字的描繪,創造了許多神仙和奇禽異獸。實際上,這些神獸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的,完全是畫家憑想象將多種動物的特徵融合成一體而畫出的視覺形象。如他畫出的海龍就長著一對長長的鹿角、馬形臉、蛇的頸項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體,他畫的怪魚也長著一隻豹子一樣的頭。它們雖然賓士在江水之上,卻沒有飛濺的水花,就如同騰飛於空中一般。這種高古的繪畫技法,烘托出了畫面的熱鬧,增強了故事的傳奇性和神秘感。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
觀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不但可以一窺顧氏早期代表作之風貌,亦可發現中國畫當年的繪製風格。實際上,《洛神賦圖》保留了較多的古代壁畫的造型與設色方式,鋪陳敘述故事的構圖方式也和漢代畫像石的佈局相似。能從《洛神賦圖》中欣賞到這麼多的東西,也算是這卷畫的魅力之所在
回覆列表
此圖是根據三國(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寫《洛神賦》而創作的故事畫。畫面開首描繪曹植在洛水河邊與洛水女神瞬間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趨前,遠望龍鴻飛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雲髻峨峨,修眉聯娟”的洛水女神飄飄而來,而又時隱時現,忽往忽來。後段畫洛神駕六龍雲車離去,玉鸞、文魚、鯨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張望,依依不捨,一種無奈離析之情顯現畫面。
此圖分段描繪賦的內容,構圖連貫,主要人物隨著賦意,反覆出現。設色濃豔,畫法古拙,山石樹木鉤填無皴,“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系初唐以前畫風。引首有清高宗弘曆行書“妙入毫巔”。卷後有元趙孟\行書《洛神賦》、李衎、虞集、明沈度、吳寬詩跋均偽。又乾隆詩題。鈐“明昌”、“御府寶繪”、“群玉中秘”、“明昌御鑑”及清內府乾隆、嘉慶、宣統諸藏印。
此圖不書《洛神賦》文,亦無名款,從畫法、絹、色等方面研究,當為宋人摹本,但畫風仍存六朝遺韻,《洛神賦圖》長達近6米,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我們只能區域性欣賞。《子建睹神》部分畫的是主人翁曹子建(曹植字子建)在翠柳叢石的岸邊突然不經意地發現崖畔洛水之上飄來一位婀娜多姿美麗照人的女神時如痴如醉的神情寫照。你看他生怕驚動神女洛神,下意識輕輕地用雙手攔住侍從們,目光中充滿了初見洛神時的又驚又喜的神態。高明就高明在顧愷之在處理曹子建的侍從時,將他們畫得程式化,用侍從們呆滯的目光、木然的表情,以襯托出曹氏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畫面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這時我們看到的曹植的神情是既專注又驚訝,內心既激動外表又矜持的複雜心情,這是言語所難以表達的。
而《雲東以載》部分,可一窺東晉畫家顧愷之所創造的“高古遊絲描”之真容。圖中有大量的對於雲和水的寫照,畫家所勾描的對於水的勢態的描繪,有時舒展自如,有時平滑光潔,有時盪漾迴旋。總之,畫家筆下不同的水勢、水態、水性千變萬化的組合,使這種種波濤律動的江浪之美又與畫中人物的驚訝、激動、惆悵、流連烘托成一體,影響著畫中氣氛,將畫家的情緒傳染給觀者,使觀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謂高明之筆。
顧愷之在《洛神賦圖》中還根據曹植的《洛神賦》中文字的描繪,創造了許多神仙和奇禽異獸。實際上,這些神獸在現實生活中是沒有的,完全是畫家憑想象將多種動物的特徵融合成一體而畫出的視覺形象。如他畫出的海龍就長著一對長長的鹿角、馬形臉、蛇的頸項和一副如羚羊般的身體,他畫的怪魚也長著一隻豹子一樣的頭。它們雖然賓士在江水之上,卻沒有飛濺的水花,就如同騰飛於空中一般。這種高古的繪畫技法,烘托出了畫面的熱鬧,增強了故事的傳奇性和神秘感。幾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青睞。
觀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不但可以一窺顧氏早期代表作之風貌,亦可發現中國畫當年的繪製風格。實際上,《洛神賦圖》保留了較多的古代壁畫的造型與設色方式,鋪陳敘述故事的構圖方式也和漢代畫像石的佈局相似。能從《洛神賦圖》中欣賞到這麼多的東西,也算是這卷畫的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