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彎鬚穇鰳觽皪
-
2 # 邊走邊跑邊跳
寫作背景:《春水》當系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是年成都春汛時,杜甫看見浣花溪溪水猛漲,一夜之間漲了二尺以上,擔心釀成洪災,淹沒農田、村莊或草堂,因此寫下這首詩,以抒其憂思。擴充套件資料作者簡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原文: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註釋:
同上年。江淹《別賦》:“春水綠波。”
(《英華》作:不知無數鳥,何意更相喧。上四春江水漲,下四春江景事。水深則線短,故釣須接縷。水高則近岸,故車可連筒。鳥浴聲喧,得水為樂也。)
①《漢·溝洫志》:來春桃花水盛。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穀冰泮,眾流猥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水。桃花水又見《杜欽傳》。趙曰:《韓詩》於“溱與洧,方渙渙兮”注云:“謂三月桃花水下時也。”
②王粲詩:“率彼江流,爰逝靡期。”
④《別賦》:“春草碧色。”
⑤《黃石公記》:“芳餌之下,必有懸魚。”
⑥李實曰: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與物同春之意。分明是沂水春風氣象。⑦朱超《獨棲鳥》詩:“寄語故林無數鳥,會入群裡比毛衣。”
寫作背景:
《春水》當系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所作。是年成都春汛時,杜甫看見浣花溪溪水猛漲,一夜之間漲了二尺以上,擔心釀成洪災,淹沒農田、村莊或草堂,因此寫下這首詩,以抒其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