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野境茶品鑑

    一款茶,被稱之為“好茶”,一定存在著某些讓人欣賞的特質。

    一個人,宣稱有一款“好茶”,一定會列舉其所以為好的理由。

    無論是“讓人欣賞的特質”還是“所以為好的理由”,其目的都是在佐證好茶之“好”的因緣。是的,茶是有因緣的。好茶,更是因緣之下的尤物。

    那麼,好茶之“好”到底取決於什麼?好茶之“因緣”又是如何建立的?

    從實用者的邏輯來看,好茶之“好”應該取決於它的實用價值,也就是它對於品飲者的健康屬性。對於茶的健康屬性,經過千百年民俗文化的宣洩,早已被寬泛得一般人無法詳盡列舉,也不屑詳盡列舉。雖然,飲茶對於身心的健康惠澤往往是日積月累才可察覺的結果,很難立竿見影,但華人均相信:是茶,無論貴賤,都有不容質疑的健康屬性在。既然茶的健康屬性處於普遍認知下的“豔俗美”層面,也就不會有人為了一餅茶的健康屬性而豪擲數萬元買之的。因此,好茶之“好”的因緣不取決於代表茶實用價值的健康屬性。

    從商業者的邏輯來看,好茶之“好”應該取決於它的商業價值。簡而言之,價格貴的茶應該就是好茶。從理性邏輯上講,這種認知是最不靠譜的。因為,商業價值從來就是利益權衡下的結果,而並非好茶本身的特質。但這種認知又是最有市場,為大多數人認同的。因為雖然“貴”的不一定是“好”的,但“好”的一定都是“貴”的。可見,“貴”是好茶最鮮明的商業共性,是好茶之所以為“好”的最容易彰顯的標誌。

    也許有人會說,我初得好茶時,它並不貴,所以,“貴”不一定是好茶的商業共性。事實上,不貴只是說明它當時不是大家公認的好茶,如今大家公認它是好茶了,擁有者是絕不肯人家用當初不“貴”的代價換取他所謂“當時不貴的”好茶的。因此,嚴謹一點的說法是:“貴”是大家公認為好的茶的商業共性,跟其本身好不好沒有必然的關係。而要構建一款茶的商業價值,創造一個大家願意接受並傳播的故事至關重要。

    從愛茶者的邏輯來看,好茶之“好”當然取決於它的優秀品質。何為茶之優秀品質?有人以為具備獨一無二的滋味謂之“優秀品質”,其實不然。審美視角告訴我們,多數人熟悉並認知的滋味稱之為好茶的特徵。比如,建立在苦盡甘來基礎上的“甜”是大家公認的好茶特徵,建立在齦齒生津基礎上的“滑”也是大家公認的好茶特徵;又比如,建立在愉悅幽長基礎上的“香”是大家公認的好茶特徵,建立在溫暖通透基礎上的“韻”也是大家公認的好茶特徵。顯然,具備一個上述好茶特徵的茶並不稀奇,但同時具備所有上述特性徵的茶就難能可貴起來了,因為這種“好茶”品質的形成完全取決於茶樹的自然孕育。所以,茶之優秀品質並非陌生於公眾的另類,相反,它是大家所熟知並歡喜的滋味特徵的綜合表現。

    簡單梳理上述三種視角的認知,我們不難得出下面幾點結論:

    其一,本質而言,好茶之“好”取決於茶葉之優秀品質。優秀品質表現為恰到好處地綜合了所有好茶的口感特徵。雖然這些不同細節的“好”特徵,單個而言,都是百姓所熟知並歡喜的口感,但它們全部彙集於一款好茶的品鑑感知,卻鮮為人知。於是,好茶之“好”也就越發彌足珍貴了。

    其二, 現實而言,好茶之“好”都深刻有社會集體認知的烙印。不同於矯情者的孤芳自賞,為公眾所認知的好茶之“好”,往往是社會賦予一款茶的集體標籤,這種標籤層次的高低取決於茶的商業價值。商業價值越高,好茶之“好”的層次就越高,反之則低。

    其三,如果一款好茶的商業價值是建立在其優秀品質基礎上的“貴”,那麼好茶之“好”就是具備美學價值底蘊的,可以傳世的“好”;如不然,好茶之“好”不過是市場上被資金渲染的彩色泡泡,破裂消亡是其必然結局。

    有了上述結論,筆者就可以務實地回答文首的問題了。

    好茶之“好”取決於茶葉之優秀品質;

    好茶之“因緣”的建立,則是商業價值垂青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就要大選了,有人說印度的選舉制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您能夠說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