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貳一橙

    嘉慶八年,嘉慶皇帝於紫禁城神武門遭遇刺殺,不過刺客並不是什麼武林高手,而是內務府的一個廚子,所以很快就被一眾大臣拿下了。

    至於說嘉慶為什麼不追究幕後主使,大概原因也是因為:根本就找不到幕後主使。

    刺殺緣由

    公元1803年,即清嘉慶八年,這一天,嘉慶皇帝從圓明園回紫禁城,途經神武門時突遇刺殺。由於事發突然,在場的侍衛無一人想起救駕,倒是六位隨駕的大臣眼明手快,及時拿下了刺客,才不至於釀出更大的慘禍。

    皇帝遇刺,這在兩千多年的皇朝歷史裡可屬鳳毛麟角,從嘉慶命諸王大臣和六部九卿會審的舉動來看,嘉慶對此事是十分關注的。所以他一開始就認為:此事必有人主使。

    可審來審去,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刺客姓名陳德,四十五歲,在內務府當過五年廚子,有一妻子已於兩年前去世,家中只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十五歲的陳祿兒和十三歲的陳對兒),以及一個癱瘓在床的岳母。

    刺殺後續

    捉住陳德四天後,大概也是已經審無可審了,嘉慶於是下旨:將陳德在菜市口凌遲處死,長子陳祿兒和次子陳對兒皆絞死。陳德大概也想不到,自己都是死得“轟轟烈烈”了,只是可憐自己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和無人照料的岳母了。

    不過此事也是很奇怪的,畢竟陳德看樣子也不是一個神經病,特別是他在被審訊的時候也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若事成,則公等所坐之處,即我坐處也”。這是擺明了改朝換代的目的來的,要不憑什麼認為自己只是殺了皇帝,就能做大官呢?

    考慮到在嘉慶自繼位以來,各地就爆發了白蓮教匪、陝西教匪、以及各地暴動接連被平定,加上陳德被辭退後一直在北京浪蕩。這時候要是在北京城裡有叛亂軍的奸細的話,那為了絕地反擊,去聯絡一些深知禁宮路線,有可能接近皇帝,又不得志、生活落魄的人,然後策反他們,承諾事成後封官拜爵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陳德或許就是這其中之一。

    所以嘉慶並不是不想追究幕後主使,只是因為這些人在事情一發生,早就已經遁得無影無蹤了,捉也難捉,只能把陳德嚴厲處決,並嚴申宮門之禁了事。

  • 2 # 歷史的小學生

    刺客名叫陳德(一說成得或成德),他的父親叫陳良,漢軍鑲黃旗人,屬於契買家奴。陳德一生都生活在社會底層,受盡壓迫,倍受屈辱。他跟官服役,飽受艱辛,又親眼目睹了皇室貴族的腐朽生活,更加認識到社會的不公平,從而激發了反抗情緒。恰逢此時他被主要解僱,生活無落,“心裡愈覺氣忿”。後來,他在街上看到黃土墊道,得知嘉慶帝二十日(嘉慶八年)齋戒回宮,決心屆時進宮行刺。他打算“犯了驚駕之罪,必將我亂剁死,圖個痛快,也死個明白”。這天早晨,陳德懷揣小刀,帶著年僅十五歲的兒子陳祿兒潛入神武門,隱蔽在西廂房南山牆後,只等嘉慶帝到來。不久,嘉慶帝進入神武門,下轎後正要步行至順貞門時,陳德猛然衝出,手持小刀,直撲嘉慶。嘉慶被嚇得逃入順貞門內,連頭也不敢回,負責扈衛皇帝安全的一百名侍衛、護軍面對這突發情況,竟然面面相覷,不知所措。只有御前大臣定親王綿恩、乾清門侍衛丹巴多爾濟等上前阻攔。陳德奮起反抗,用小刀刺破綿恩的袍袖,並將丹巴多爾濟刺傷,但終因寡不敵眾,力竭被擒。兒子陳祿兒眼看大勢不妙,乘亂溜回了家。可想而知皇宮的侍衛是多麼的無能。

    陳德被捕後,嘉慶帝立即命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會審,下旨將陳德“備受諸刑,再行磔死”,同時還要將同黨一網打盡。在審訊過程中,陳德受盡酷刑,被折磨的死去活來,但仍然一無所獲。陳德只是說道:“驚了聖駕,皇上自然諸事都由我了。”就是不說同謀或幕後指使者。嘉慶帝看陳德如此頑固,再審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假託寬仁道:“若一味刑求,反肆狂吠,所言之人如何存活?即不究問,終成疑團,所損者大矣!朕所慚懼者風化不行,必有失德,始有此驚於之事。當謹身修德,勤政愛民,自省己咎耳!”下令將陳德凌遲處死,將他的兩個兒子陳祿兒、陳對兒處絞刑。隨後以失察之罪,把護衛神武門和東華門的十七名文武官員分別處以罰俸、發往熱河披甲當差的處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梭手錶走慢怎麼辦,天梭手錶走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