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Mr丶杜先生丶

    崇鯉文化

    鯉魚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吉祥物。

    春秋時,孔子的夫人生下一個男孩,恰巧有人送幾尾鯉魚來,孔子“嘉以為瑞”,於是為兒子取名鯉,表字伯魚(《太平御覽》卷九三五引《風俗通》)。由此可見,以鯉為祥瑞的習俗,在春秋時已經普及,這與《史記·周本紀》關於周朝之興有鳥、魚之瑞的記載是吻合的。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華人賦予鯉魚以豐富的文化內涵。

    《詩經·陳風·衡門》雲“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將鯉魚與婚姻相聯絡,後世因以“魚水合歡”祝福美滿姻緣。

    有些地方在舉辦婚禮時,還有個“鯉魚灑子”的儀式,即在新娘走出轎子時,男方的人把銅錢往四下拋灑,於是鯉魚成了祝殖祈育的祥瑞。古人用魚形木板做信封(藏書之函),用於傳遞書信,因此在古詩文中,鯉魚又是友情、愛情的象徵。

    “鯉魚躍龍門”的美好傳說還使人們在鯉魚身上寄託望子成龍的期盼,這種觀念甚至遠傳東鄰。在日本,每逢男孩節這天,有兒子的人家須懸掛漂亮的鯉魚旗;商肆店鋪開張之日,特意將蓄養鯉魚的魚缸放在門前以求“利市”、“大吉”;而舊曆新年迎財神時,一對“元寶魚”更是不可或缺之物,因知鯉魚在人們心目中還有財神爺的意義。

    至於民間吉祥紋圖中的鯉魚,則無所不在,窗花剪紙、建築雕塑、織品花繡和器皿描繪,到處可見鯉魚的形象:“連年有餘”、“吉慶有餘”、“娃娃抱魚”、“富貴有餘”等等均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他如用於佩飾的魚袋,用於墓葬的玉鯉,用於宴飲的木鯉,用於贈禮的錦鯉等等,不勝列舉。

    擴充套件資料:

    地名由來

    鯉魚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物,而泉州古稱“鯉城”,泉州人總是津津樂道自己生活的城市就是一尾活的鯉魚,所以在泉州城和屬縣流傳著許多和鯉魚有關的傳說。

    古代泉州城經歷代拓修,形成“府治中有衙城,外有子城,又外有羅城,有翼城”的格局,東西長而南北短。明朝洪武初年,在城東仁風門和通淮門之間闢小東門,直對城外有名的風景區東湖。何喬遠在《閩書》中說:“小東門,其門直東湖之嘴,早日初升,湖光瀲灩,如魚飲湖水者然。”這也就是泉州民間盛傳的“鯉魚吐珠”之景了。

    明鄭之鉉有登清源山詩句雲:“魚城煙火望來曾,百丈坪前一再登。”所謂“魚城”即鯉魚城。清施鈺有詩云:“鯉城弓掛月初三,烏嶼川橫練正蘭。”泉州城牆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已被拆盡,但部分城基輪廓尚在,如今登上清源山頂,南眺泉州城,“鯉魚吐珠”的景象仍清晰可見。

    但見城內屋舍重重,鱗次櫛比,掩映在萬綠叢中,循著古城的遺址,向西望去,西城牆有兩個大彎曲,猶如魚尾;再向東望去,東門城牆也有兩個較小的彎曲,而原來小東門的位置正好處在凹入的地方,這就是魚嘴,東湖碧波盪漾,宛如鯉魚吐出的明珠;北面城牆就是魚腹;南面城牆距離甚遠,看上去只成一條直線。就整個城牆形狀看,的確頗像一條大鯉魚張口暢飲東湖之水。

    泉州因形似鯉魚而別稱鯉城,故有泉州屬鯉魚穴的附會之說。人們以人有肚臍,推斷魚也會有肚臍,其位置應在中心點,又因為臍是圓形,向下凹,所以把位於鯉城中心的一口古井說成是“鯉魚臍”。此井俗稱“城心井”,位於西街和花巷之間的井亭巷,井附近有座磚塔,名“定心塔”,建於明朝萬曆年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的成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