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三國

    蜀漢是如何滅亡?從大局的角度那幾乎就是國力上與魏的巨大差距導致,但古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沒有空軍的三國時代,身處四川的政權往往可以依靠地利偏安一隅,而蜀漢在當時的情況也幾乎一樣。

    第一:國力的差距巨大!

    蜀漢與曹魏之間的軍力差距巨大,蜀漢傾全國之力北伐,曹魏只需調動西部雍涼與關中的兵力就可以進行防禦。

    而如果諸葛亮採用魏延此謀,最好的情況就是魏延糧草不繼退兵,最差的情況就是被圍投降或被殺吧。

    而鄧艾的“偷渡陰平”,背後則是有著曹魏雄厚國力、兵力做堅強後盾。當時的戰況蜀漢已經丟失漢中,鍾會率13萬大軍在劍閣與蜀軍對峙。鄧艾選擇走陰平小道更多的是在大軍強攻之外謀求一支奇兵。即然鄧艾走陰平失敗,對於曹魏大軍來說,仍然能夠強攻劍閣,以較大損失為代價來奪取入蜀通道的可能。這一點,魏延遠沒有如此堅強的後盾。

    第二:戰局的時機差異!

    魏延如果按他的計劃兵出子午谷,偷襲長安。當時的長安外圍有郭淮的數萬雍、涼部隊,一旦聞訊,他們勢必將馳援長安,或許魏延尚未攻下長安已經被圍成鐵桶。即便郭淮的雍涼兵被諸葛亮牽制住,曹魏關中、關東其他部隊,倍道馳援長安,也不過數十天的路程。而魏延要想守住長安孤城等待諸葛亮的大軍突破郭淮的西涼部隊,只怕遙遙無期。所以,無論怎樣,其後果都不堪設想。

    而鄧艾出兵的時候,蜀漢的精銳部隊在哪?全在漢中一帶的姜維手上!而姜維此時完全被鍾會的部隊牽制住了,自顧尚且不暇,哪裡還有兵力來馳援成都?所以,鄧艾一旦拿下綿竹,成都基本就是座孤城,蜀漢的精銳部隊幾乎沒有能馳援到成都的。

    第三:戰略目標的價值差異巨大!

    長安,是曹魏關中與關西的交匯點。是一個重鎮。無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文化上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魏延想必也是看中這一點想要突襲長安。但對於曹魏來說,漢獻帝在許都,曹操氏族都在鄴城,何況還有東都洛陽的存在,長安再重要也不過是一重鎮!長安丟失,意味著曹魏該動員全國兵力與蜀漢來一場決戰以重新拿下長安打通西涼。但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來說,曹魏都有能力來承受這一損失。

    而鄧艾一旦偷渡陰平得手,蜀漢老巢成都就在眼皮底下。成都作為蜀漢的絕對政治中心,一旦淪陷,蜀漢政權無論從士氣還是從民心上也就徹底瓦解。

    鄧艾偷渡陰平的殺傷力堪稱毀滅性,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充其量只傷了曹魏的半條胳膊而已。

    所以總體來說,鄧艾冒險無論從軍力,戰況,以及目標價值來看都為上策!他的偷襲是直接將一把刀子插入敵人的心臟!而魏延的冒險,最好的情況無非是使曹魏短時間內東西不相連,給到關中地區以非常大的打擊,但結果依然因為孤軍深入而最終失守。

    或許,戰略目光的差距,這就是魏延始終無法成為蜀漢最高軍事統帥,只能成為陣前一員大將的最大原因吧。

  • 2 # 凌晨想著你

    子午谷奇謀和偷渡陰平兩個計策的共同點和不同

    先說共同點:1.都是出奇兵穿越險要地形偷襲。2.目標明確都是敵方重鎮或國都。

    再說不同點:1.長安周圍有重兵,且雙方大軍未接觸,兵力容易調配支援;成都這邊兵力很弱,自己的大軍又被鍾會牽制無法快速支援。2.關中長安位於魏國控制的中間,西邊還有涼州,容易被兩面重兵夾擊;鄧艾一過陰平,前面幾乎沒有太多敵軍,後面雖有姜維大軍但能回援的並不會多,因為倘若鍾會的二十多萬大軍一旦攻破劍閣,後面必輸。3.長安丟了對魏國來說沒有致命傷害;成都能丟不。4.子午谷奇要成功拿下的不是一個長安,而是短時間內拿下關中和涼州;鄧艾的偷渡陰平要成功則只需要拿下成都,真實的是到成都城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請問一下孕晚期可以擠出奶水來了,生了寶寶餵奶的時候還會那麼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