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虎山行不行

    這是一個很負責的問題。

    畢竟我見過太多健身者,在訓練時候只管照葫蘆畫瓢,把動作做個差不多,就覺得完成任務了。

    然後結果就是:

    練完二頭肌,前肩酸。

    練完胸肌,三頭酸。

    練完背闊肌,二頭酸。

    練完腹肌,脖子酸。

    練完肩膀,斜方肌酸。

    …………

    不要笑,這種情況在健身房裡簡直不要太多。

    因此,我簡要說說目標肌群怎樣才能做到發力:

    1.嚴格遵守訓練動作中的細節。

    這一點最最最重要,也特別容易被忽視。

    比方說,教練教你練二頭的時候,要求手臂夾緊軀幹。

    新手們會想:這和練二頭有什麼關係啊?

    關係大了!

    不夾緊,就以為這手臂前搖,三角肌發力完成動作。

    於是目標肌群就沒有太多感覺。

    同理:

    臥推時候肩胛骨收緊

    硬拉時候手臂自然下垂

    等等,都是為了叫你核心肌群完美髮力。

    2.注意頂峰收縮和離心收縮

    簡單說,就是動作做到頂點,停半秒。

    動作做完往下放的過程,勻速緩慢。

    OK,做到以後,你的目標肌群發力感強一倍不止。

    3.身體回饋

    你的目標肌群是否練得對,最好的答卷就是身體給你的回饋。

    訓練完成後的回饋就是充血的泵感。

    訓練第二天的回饋就是目標肌群的痠痛感。

    如果你的這些感覺不足,就好好反思你的動作是否正確吧!

    希望有幫到你!

  • 2 # 書上沒有說

    怎樣感受與判斷,目標肌群的發力感 ?

    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總結完的。(●但是,首先不需要想的太複雜)

    解剖學,我們需要了解一二,最起碼應該知道目標肌肉所在的人體位置,

    與形狀大概,運動軌跡如何——為了鍛鍊動作;

    心裡預先有個譜(腦圖),

    鍛鍊時,便於【精神意念】與身體結合,控制、感受發力。

    (圖片源於網路)

    上面說的做個粗框瞭解,就可以

    【感受、判斷目標肌組,獨立發力感】,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很好的掌握,

    因為剛開始鍛鍊,我們壓根不知道什麼是肌肉組獨立發力感,

    (很多剛開始健身的人,在鍛鍊時,基本都會是一種蒙圈的狀態,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幹什麼 ?

    就像有時,我們剛接觸別的新事物一樣)

    (圖片源於網路)腿部鍛鍊

    這就需要,長久、正確鍛鍊基礎,來做更多健身鍛鍊體驗(跟上,正確鍛鍊量)。

    然後,不斷思考與不同鍛鍊體驗結合,作用在我們身上,所出現的效果,

    從而,來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

    需要,精神(腦子)的思考,與身體感受記憶,培養鍛鍊的直覺與感受。

    (圖片源於網路)

    鍛鍊的大神,也不能保證每一次鍛鍊,所達到的鍛鍊效果(發力感)就是最好,

    當然他們也會不斷有,新的鍛鍊問題出現。

    ●我們需要長久的鍛鍊,來培養這種鍛鍊的【直覺】和鍛鍊的【感受】,

    就像鍛鍊到一定時候,大家掌握的鍛鍊方式與技巧,沒啥太大差異時,

    而反映在身體上的變化差距,往往跟此直覺與感受,有很大的關係。

    ——輕車熟路,才更有感覺效果、新思路。

    (圖片源於網路)

    鍛鍊直覺與鍛鍊感受

    我們知道健身鍛鍊,並不是只靠身體的蠻勁,

    還需要精神意念的控制(腦子的思考、一份熱情),

    來更好做到,目標肌肉組群的發力,健身鍛鍊的效果。

    ●開始鍛鍊,務必帶著思考,然後一次一次的鍛鍊體驗完善,

    結合健身路走的時間長了(一些經驗),會有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空間,

    自然而然,會意識到,這種直覺與感受。

    (圖片源於網路)

    個人經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凍一晚上會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