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扒府
-
2 # 蕭陶
所謂的傳統相聲就是老活。傳統與流行是相對而言的。今天流行的,明天就可能會變成傳統。當然,相聲裡沒有“流行”這個詞,與傳統相聲相對應的是新相聲。但不是所有的新相聲都能成為明天的傳統相聲,能流芳百世的就更是少之又少。同樣,歷盡大浪淘沙,只有那些傳統相聲中的經典之作才能流傳至今。既然是經典之作,當然值得傳承。全面否定傳統,一定不是正確的態度。
題主說看到兩個人穿著大褂說相聲,就不由自主地萌生出應該被淘汰的念頭,這或許是您的個人之見。有不喜歡的,一定就有喜歡的。如今,傳統相聲的愛好者是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否則的話德雲社早就關門大吉了。
題主建議對相聲的形式進行改革。其實,這件事已經做了幾十年。就拿演出服來說,大褂一度曾被禁穿,相聲演員全都身著西裝上臺表演。有的體制內的相聲演員甚至一輩子都沒穿過大褂。除了演出服外,相聲內容的革新更是革命性的。過去,演員登臺,首先自報家門,然後說“上臺鞠躬”,這套禮數早就沒有了。當然,這還只是形式。相聲革新的本意是去除糟粕,可結果是傳統相聲被新相聲全面取代,這才使得相聲開始走下坡路。雖然不能把板子全都打在新相聲的身上,但新相聲,尤其是歌頌型的相聲至少得負很大一部分責任。
相聲要發展,需要推陳出新,但絕不能用過激的手段強迫傳統相聲退出歷史舞臺,只要觀眾喜歡,就應該允許演員說傳統相聲。傳統相聲與新相聲應該長期並存,當然也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創新發展。透過小劇場來錘鍊新相聲,使其成為經典之作,成為明天的傳統相聲,走一條繼承和發展並重之路。只有這樣,相聲才能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
3 # 娛樂巷子
傳統相聲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傳統相聲和新相聲的區別不在於穿不穿馬褂,關鍵是相聲演員表演的活。
題主一直再糾纏在穿不穿馬褂,穿馬褂表演的不一定是傳統相聲,相聲新勢力盧鑫玉浩是新相聲的傑出代表,他們表演相聲時也有時候穿馬褂。
傳統相聲與民間文學一樣沒有固定作者,有集體性、傳承性和口頭性的特點。散佈於民間,口口相傳,經過藝人加工整理變成舞臺藝術形式。
經過了時間沉澱流傳下來的文藝形式,一定有其藝術魅力,傳統相聲也不例外。經過多年的打磨、加工,傳統的相聲段子會更加貼近百姓生活,觀眾喜歡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聲的魅力就在於逗樂,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開心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一種狀態。相聲既然能帶給人歡樂,大家喜歡相聲也就理所應當了。
個人實在欣賞不來,尤其是兩個穿著長馬褂的人乾巴巴的說著無法契合笑點的笑話,讓人感覺一股深深的腐朽氣息。小品還有動作,更符合表演的定義,而且也更有趣味一點。每當看著兩個穿長馬褂說相聲,不由自主的蹦出應當被淘汰的念頭。不過存在既有道理,這種形式能不能改革一下,比如別總穿長馬褂,或者多一些內容等等。
大家對於這種相聲有什麼觀點?
別提傳統文化什麼的,女人裹腳也是傳統文化,幾百年了,傳統文化有好有壞,個人希望大家往現實意義上思考,或者說說為什麼這種表演形式能存活下來,究竟哪些人喜歡這種形式,為什麼喜歡?
回覆列表
額。你如果不懂的話,就不要出來說
聽說過狂犬吠日麼?
欣賞不來,就不要去看,但是別詆譭傳統藝術
大師鎮樓
還說什麼別跟你提傳統文化?你這樣的都把女人裹腳當傳統文化了,你也就這個樣了。該幹嘛幹嘛去!
為什麼相聲講究傳承?有人說,現在的相聲演員不要穿長袍馬褂,像極了舊社會。我就納悶了怎麼一件衣服就是舊社會了?誰規定的啊?誰說的啊?你演出的時候可以穿演出服,花花綠綠、各式各樣都可以。我說相聲穿件長袍馬褂怎麼了?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形式,流傳了幾百年。保持一點傳統樣式就被你扣上舊社會的大帽子,你以為你是誰啊?
相聲是什麼?不可否認,現在有的相聲演員基本功不紮實,逗笑人的功力沒學會,還不願意深研究。這就造成了一部分相聲聽起來很尷尬,全程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和演員也是一樣的。有的是藝術家,有的只能算個明星,沒有可比性。你非得揪著那幾個不會說相聲的來說事,就有點不著調了。
會說相聲的也有很多,只是,你不願意承認罷了
比如郭德綱、于謙;盧鑫、玉浩等等很多的人都在繼承和發揚著傳統相聲,並不時的加入新鮮的事物在裡面,為的就是能夠與時俱進,這很好
可惜,你看不到
相聲為什麼能夠存活下來?首先來說,還是有市場。雖然經歷了一段低谷,但是,經過相聲演員的努力,人們發現原來相聲還是挺可樂的。
為什麼?
簡單,就是因為這是一門傳統藝術形式。幾百年來,世世代代的相聲藝人對語言中的包袱、笑料加以總結和歸納。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都是可以找到可以引發你歡樂的地方,這,就是傳統藝術的魅力。
可是題主,你還是選擇性的失明
送你一句話
高雅不是裝的,sunzi才是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