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濤軒書法

    曹昂和曹衝是曹操最看中的兩個兒子 ,一個英年早逝一個早夭,如果他們兩人有一人存活的話有可能改變歷史,但是這是有諸多因素做前提條件的。

    三國最終將走向一統,曹魏或者曹魏的繼承者將是最後的勝利者。

    就魏蜀吳三國的實力而言,不管是人口、土地還是經濟等等,魏國絕對是最強者。如果是在漢末戰亂時期孫策、劉備等人還有可能趁亂爭奪天下,但當曹昂或曹衝繼承魏主時已是三足鼎力的局面了,這樣持久的對峙無疑是對曹魏最有利的,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明知打不過曹魏還不斷出祁山的原因。蜀和吳的國力早晚被耗盡,被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所以說從自身條件來看曹昂或者曹衝有可能統一天下。

    曹昂或者曹衝要想統一天下必須要長壽,他們不可能短時間內統一天下。

    如果曹昂或者曹衝繼承了魏王的位置,他們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統一天下。這首先要看他們面對的對手。劉備是梟雄,孫權又是一個守得住江山且壽命極長的君主。曹衝、曹昂雖然也有不錯的能力且國力又佔優,但他們的父親曹操都沒能滅了孫、劉兩家。當時各個勢力已經到了均衡期,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滅對方。三國是個人才輩出的時期,曹丕也不是庸主,只是自己的命太短,又遇上了孫權和後劉備時代的諸葛亮。沒辦法只能這樣相持著,等待時機,但他沒能熬過司馬懿。所以說,曹昂、曹衝要想統一天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他們在世時根本不可能完成。

    曹昂或者曹衝在世,司馬氏還有沒有可能篡權?

    這個問題真不好說,因為最難回答的就是假設性問題。我做一個大膽的猜想,估計司馬氏不會進入曹魏的政權的核心圈。曹丕為了取代漢獻帝,採納了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就是說你爹是官,你也是,你兒子還是,這樣籠絡了那些士族支援曹丕稱帝,但同時也使士族勢力過大,容易造成大權旁落。曹昂是曹操的長子,早年隨曹操作戰又較早的接觸曹操的“唯才是舉”的政策,估計他不會採取“九品中正制”,那樣以陳群、司馬懿為主計程車族集團是沒有機會篡奪曹魏政權的。曹丕與司馬懿的關係非同一般,但魏華人才濟濟,曹昂或者曹衝不一定會重要司馬懿。

  • 2 # 龍支子

    這個世界上的事沒有一件是孤立存在的,事物總是體現出普遍聯絡的一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代梟雄曹操這兩個兒子的命運,不僅僅屬於他們自己,也屬於歷史,當個人的結局發生變化時,歷史的變化也是必然的結果。但也僅僅只是變化而已,完全改變歷史結局並不是天才般的智慧或者勇武過人的武力就能做得到的,“一統天下”之說,顯然是穿越到某些影視神劇的情節裡了。智慧和勇武兼而有之的曹操打拼了一生,也只是做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這個其一也僅僅是文字的描述,還完全不是地理概念上的實至名歸,因為和曹操對陣的除了劉備、孫權外,還有東北地區的公孫家族割據一方,北方的鮮卑、羌胡、匈奴和內遷的匈奴後裔勢力也在虎視眈眈,西邊更是有一群虎狼之師在摩拳擦掌,還有各種說不清的割據勢力等等,都在謀求自己的生存空間。曹操之後的歷史就會證明這一點,五胡亂華期間的那些政治勢力不是忽然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早在曹操南征北戰的時候就已經在蠢蠢欲動。即便是曹操親自治理的轄區內,也非鐵板一塊,還有很多士家大族的政治勢力在尋找機會,正因為有此種種牽制,所以曹操終其一生都不敢稱帝,他將孫權讓其稱帝的書信出示給群臣,並說孫權此舉是把他架在火上烤是有深刻道理的。真正老辣的政治家權衡利弊的方式很複雜,絕非編故事那麼簡單。

    曹昂和曹衝是曹操二十五個兒子中的兩個,都是庶出,只不過曹昂被曹操原配夫人收養,視同嫡長子。史料對這二人的記載不多,大致上認為,曹昂勇武,在宛城之戰中為保護曹操戰死;曹衝則非常聰明,是個天才神童的存在,流傳至今的曹衝稱象典故完全可以說明其智力水平,可惜的是十三歲就病亡了。但僅憑這樣的個人能力就想實現天下統一,那就完全進入遊戲模式了。且不論二人能不能順利接班,就是順利接了班,要統一天下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以項羽之勇武也只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活下來的曹植其聰慧也不見得比曹衝低多少,不也被逼的七步成詩嗎!政治就是政治,不會因為有明星範兒就可以粉絲擁躉滿天下,把歷史血腥當成舞臺上的佈景道具,不是對人性溫情的告白,恰恰是腦路萎縮的症狀。題目設定的問題看似很合理,卻恰恰反映出這個社會某種程度的膚淺和病態,往往是在遊戲介面上沉浸久了,人的思想也會越來越卡通化,經常就會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疑問冒出來,將歷史複雜萬分的險惡穿越成天真爛漫的想象,當很多人以這樣的方式來認識歷史時,其實不僅僅是歷史的悲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有人說起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話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