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人文通史
-
2 # 吳說歷史
楚國800年,從方圓不足50裡的小國變成霸主,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楚國最強的時候,應該是正如電視劇《羋月傳》所說,在楚威王時期(前340年—前329年)。當然,強弱是相對的,縱觀歷史,楚國強盛時期,要是和同時期的諸侯國(尤其是秦國)相比的話,個人認為,可是分以下幾個時期:
1、崛起時期—楚成王到楚平王(前674年—前516年)
楚國在這個時期,通過歷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不斷侵吞小國,楚國國力基本達到頂峰,稱霸中原。尤其是公元前606年,楚莊王觀兵於周,問鼎中原。楚平王於公元前520年滅卑梁,楚國國土面積基本達到最大。
不過這一時期,楚國北方先後有這一時期,北有齊桓公、晉文公,西有秦穆公。秦穆公時期(前659年—前621年),秦國也是強國,只是秦穆公之後,秦國就默默無聞了近200年。此時,楚國主要與晉國爭霸中原,楚國基本與秦國沒有瓜葛。
2、吳楚爭霸後的中興時期—楚昭王(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89年)
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進攻楚國,柏舉之戰大破楚軍,五戰五捷,隨即攻入楚都郢都。第二年,吳國內亂,越國伐吳,秦軍(秦哀公)援助,吳國被迫撤退,給了楚國恢復的機會。楚昭王算的上楚國中興明君,楚國基本還在向外擴張。
這一時期,秦國為秦哀公、秦夷公、秦惠公時期,秦國繼續默默無聞。
3、東山再起—楚惠王到楚威王(公元前488年—公元前329年)
這一時期逐漸進入戰國,楚國繼續向外擴張。由於越王勾踐滅吳,楚國趁機東侵,勢力範圍達到淮泗之間。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徐州打敗齊國,楚國國力達到歷史頂峰。
這時,秦國為秦惠王時期,已經經過商鞅變法而逐漸強大,但張儀還沒有得到秦王的賞識重用。
之後就是楚懷王時期了,國土逐漸喪失,一步一步走向了滅亡。
-
3 # 人民的天下
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是文化最繁榮的時期也奠定了我中華文化的基礎。春秋和戰國都算是在周王朝時期,周王朝當時是分封諸侯國,西周時威加四海,能夠很好的管理大周名下的諸侯各國,但是東遷之後東周政府的影響力越來越弱了,從東周遷都開始到韓、趙、魏三家分晉時史稱春秋時期。戰國從三家分晉到秦滅六國統一天下時。
1.先說楚國,楚國的發家史就不細說了,楚國前期是不被中原各國包括大周認可的,他們是蠻夷地區的蠻夷人,沒有被周禮教化,經常被人看不起,想要個名分大周政府皇帝給了個子爵地位很低,很憋屈,後來有個楚王心想你不和我玩,我就自己玩,殲滅周圍小國家,逐步向中原擴張。楚晉爭霸,楚國勝出,幅員遼闊的強楚,在霸主的位子上做了好些年,各國也在變法圖強,楚後有吳起變法,雖未動根本但是也讓楚國又強盛了幾百年。
2.同時期的秦國還比較虛弱,居住在西部邊陲與西戎長期的拉鋸戰,把本來就弱小的秦國變得更加貧瘠,但是秦民風彪悍,善打仗。楚國稱霸後,秦在商鞅的帶領下只用了二十年時間就改變了秦國的裡裡外外,精神士氣,經濟體制。最主要的是透過建立了立功就可以進爵,大大的激發了國民的鬥志和精神。
3.時間來到了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種學術,此起彼伏,孫臏,龐涓,吳起,李俚,戰國四公子,相繼在歷史的舞臺上表演了一番。張儀,蘇秦縱橫捭闔,張儀在秦,出使楚國,戲弄楚王,大怒欲滅秦,卻被秦騙亡,此乃詐楚。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屈原登臺,沒有振興大楚,在秦攻下楚都後,屈原大夫投河自盡,他的氣節為後世贏得了一個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俗稱‘端午節’。我們在這裡要感謝屈原大夫的犧牲。
4.楚國在秦滅國戰時也打出來了楚國的威風,楚將項燕就是項羽的先輩,打敗秦將李信。秦嬴政請老將王翦出馬,這裡還有一個故事話說,秦王召見王翦,李信等一班將領商議滅楚大計,就問滅楚需幾多人馬,李信開口便說20萬兵馬足夠,老將王翦緩緩的說非60萬不可,秦嬴政思量片刻,拜李信為將,率兵馬20萬即可滅楚。楚貴族將軍項燕自招兵馬,打敗李信,嬴政聽聞大驚。忙請王翦出馬,王翦還是要六十萬人馬,嬴政未推遲,送行時問王翦有什麼要求,王翦說我要黃金千兩,土地千傾贈予家人。秦舉全國之兵由王翦老將帶領,途中還不忘給嬴政寫信要錢要地給家人,部下很不解這種作法,便問將軍意欲何為?王翦說我王把全國的兵力交給我,他怎麼放心的下呢,我主動要錢要地是為了不讓他對我產生畏懼,讓他放心。這樣對我和我的族人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讀到這裡你是不是又學到了一點為人處世的道理呢,最後王翦打敗項燕,成功滅掉了地盤最大的楚國。
回覆列表
戰國時期楚國最強盛的時候還要屬楚威王熊商在位時期。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的楚國“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筆者熱愛戰國曆史,我認為按照大事紀念可以將戰國曆史劃為3段。戰國前期主要形勢為魏國獨霸中原;戰國中期的主要形勢為齊、秦、楚三足鼎立;戰國後期的形勢為秦國擊趙,一家獨大。
由於魏惠王在位時期,魏國接連在桂陵之戰、馬陵道之戰被齊國重創。自魏文侯開國以來,一直長盛不衰的魏國終於衰敗。史稱“東敗於齊,西喪秦地700餘里,南辱於楚”。此後,齊、秦、楚各自稱霸。
魏國衰敗以後,齊國與魏國同時稱王,名義上是齊國與魏國相互妥協,實際上是齊國取代魏國的霸業。但是,過去曾長期受到魏國欺壓的楚國、秦國也是實力雄厚的諸侯國,他們並不願意接受東方齊國的號令。這個時候,秦國正處於商鞅變法後的一段時間。
經過商鞅變法後,秦國一鳴驚人,不僅奪回了秦獻公時期失去的秦國河西故土,還把整個魏國的西部領土都吞掉了,國勢復振;楚國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後,四處開疆拓土。三支力量同時強盛,就出現了戰國中期的齊、秦、楚三國鼎立的局面。
這段時間裡,齊威王田闢疆、秦惠文王嬴駟、楚威王熊商都建立了自己的霸業。可以準確地說,這個時候的齊、秦、楚三國都有問鼎中原的資格。但是齊國的霸業只延續了三代,齊閔王時期就因為五國攻齊而衰落;楚國的霸業更短,楚威王之子楚懷王親手葬送了先父奠定的楚國霸業,使得楚國從強國淪落為弱國。只有秦國在崛起的路上越走越遠,一直不曾中斷。齊、楚衰敗以後,北方的趙國成為了唯一可以阻止秦國崛起的國家。自秦孝公以來,經歷惠文王,昭襄文,孝文王,莊襄王,再到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