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廣訊

    最近一段時間玉米行情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從5月21日開始,連續兩週震盪上行,價格也從5月21日的每噸1904元上漲到6月5日的1989元/噸,累計上漲了85元/噸,漲幅4.46%。山東地區玉米整體突破1元以上,主流價格0.82~0.92元之間。綜合當前玉米市場形勢分析,未來玉米行情仍會保持震盪上行的態勢,短期內有衝上1元/斤的動能,關於今年的價格高點,還是堅持一慣堅持的年底前達到1.05-1.10元區間機率較大。下面簡要談一下影響未來玉米行情的幾個重要因素:一、玉米去庫存因素。按照以往的情況看,臨儲玉米拍賣對市場會有一定衝擊,但是今年卻將這一利空因素變化有利因素,一方面是拍賣底價每噸提高200元,加上出庫費用等,已經基本接近現貨價格,不但沒有造成壓力,而且成為一種價格上的支撐。另一方面,要辯證的看,在去庫存的過程中,每拍出1噸,就意味著庫存少1噸,經過開拍以來的3次競拍,已有近1000萬噸成交,庫存也只剩下7000萬噸了。從近期拍賣交投火爆的情況看,在普遍看好後市的情況下,競拍企業比較積極。二、玉米供給偏緊的因素。玉米供給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農民手中的玉米,現在看基層糧源已經不多,剩下的1、2成棧子糧對市場已經基本沒有壓力,多銷售給當地的養企業或大戶,價格偏高,東北地區一般在0.85元-0.95元/斤。二是經銷商手中餘糧,目前看東北地區比較穩定,華北地區的一些經銷商轉收小麥,近期出掉一部分,主要是騰庫轉收小麥。預計這部分玉米能夠供應市場2-3個月的需求。三是庫存玉米,也只有7000餘萬噸,數量有限。從供給的幾個因素看,有些緊張,缺口在2437萬噸左右。三、今年玉米總產下降預期的因素。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5月份玉米供需報告》資料顯示:預計今年玉米麵積4175萬公頃,同比減少37.9萬公頃,摺合成畝為569萬畝,預計年終產量2.556億噸,同比下降173萬噸,降幅為0.9%。所以從今年新玉米的產量預期看,也會利好今年下半年的行情。四、進口玉米因素。可能大家認為國內玉米供給不足可以國外進口來補啊,可是從進口情況看,進口配額是720萬噸,可實際進口量預計只有400萬噸左右,這對於中國年消費2.8億噸玉米來講,只佔1.43%,可以說構不成多大影響。綜合分析來看,今年的玉米行情總體樂觀,後期行情可以期待,但由於世界糧價較低、世界有80%的玉米撐握在四大糧商手中,同時還有大麥、高粱等玉米替代品進口因素的影響,所以行情也不會走得太高,預計總體能達到1.05-1.10元一線的機率比較大。

  • 2 # 糧小咖

    截至6月6日,山東濰坊盛泰藥業玉米掛牌價1.035元/斤,壽光巨能金玉米1.022元/斤,昌樂英軒1.04元/斤,諸城興貿1.032元/斤,鄒平西王1.04元/斤;河北秦皇島驪驊澱粉0.96元/斤,寧晉玉峰1.0元/斤,河南孟州鑫河陽1.045元/斤;黑龍江青岡龍鳳0.907元/斤,綏化昊天0.84元/斤,吉林嘉吉生化0.875元/斤,遼源巨峰0.855元/斤,內蒙古通遼梅花0.875元/斤,開魯玉王0.955元/斤,遼寧益海嘉裡0.925元/斤。另外,錦州港主流收購價1900-1920元/噸,鮁魚圈港主流收購價1870-1895元/噸。從拍賣市場看,本週已經是2019年的第三次拍賣,投放量仍保持400萬噸,共成交275.5萬噸,總成交率68.76%,比上期下降13.1個百分點;其中最高成交價1840元/噸,最低成交價1590元/噸,平均價1680元/噸,比上期上漲7元/噸。三是2019年玉米播種面積預期下降,東北產區根據調研情況看減少已經是既定的,再加上後期生長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么蛾子”等的風險,市場對後期玉米的供應量偏緊預期更加強烈。綜上所述,在玉米供求格局總體偏緊、臨儲玉米拍賣底價大幅上調等的影響下,玉米價格保持高位偏強執行預計將是主基調,但從需求來看,畢竟面臨著飼用消費因為豬瘟疫情而偏弱、深加工企業虧損壓力較大等,從長線來看也不能過多的對玉米漲價幅度有較高的期望。

  • 3 # 小希時間

    玉米價格出現大幅度增長,未來玉米級別的的行情會如何發展?影響因素有哪些?

    玉米價位與19年啟動的臨儲玉米拍賣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臨儲玉米拍賣底價的提高,使得東北以及華北等地的到貨玉米價位上移,整體的玉米行情不斷向好。近期半個月內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最高的地區玉米漲幅超過了100元/噸,低的漲幅也達到了30元。

    以編者之見未來玉米的行情會繼續奔著向好趨勢發展呢?

    各地對玉米的需求量持續增加,以往的消費地主要集中在華北(山東、河南、江蘇、河北等地居多)、南方等地,現如今東北地區的加工能力也越來越突出。特別是玉米深加工企業生產加工能力充足,比如加工玉米油、玉米澱粉、乙醇汽油等無疑不需要大量的玉米為原料加工。再就是東北和華北地區新建的玉米加工廠陸續開工生產者執行,這屬於新增的玉米需求量,根據資料統計新增加的產能上千萬噸。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待問題,終端的消費者對健康的食品更加青睞,以玉米為主加工的玉米油現如今在市面上消費的比重越來越高,使得加工製品廠只能加速生產保障供應。

    玉米的各地庫存量下滑

    去年的的臨儲玉米交易情況火爆,使得玉米的庫存量大幅度減少,截止目前庫存量從前期的上億噸下滑至今不足八千萬噸。與此同時今年5月23日啟動的臨儲玉米拍賣第一週交易活躍,成交量七八成以上,預計今年下半段的拍賣行情交易依舊是火爆的局面,這直接提振了玉米價位抬升。

    再就是進口的玉米份額和數量一直處於700萬噸左右,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口量一直在720萬噸,而且每年實際的進口量在300萬噸左右,與消費用量比較進口的量300萬噸不足以影響玉米價位。假如進口玉米量繼續大幅度增加,會抑制現在的猛漲趨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粥真的可以養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