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國家,因為宗教原因,很多人對“13”這個數字都顯得十分的避諱。在足球世界中,很多球員都不情願選擇這個象徵背叛與厄運的號碼。但偏偏有些人與常規背道而馳,他們鍾愛“13”甚至把它當做一生的追求。 主要有以下十位:
1,尤西比奧 在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上,葡萄牙隊一舉打進四強,並在三四名決賽中戰勝了前蘇聯隊。在那屆世界盃中,葡萄牙隊13號尤西比奧打進9球獲得金靴獎,同時也入選了世界盃最佳陣容。除此之外,尤西比奧在20世紀60年代末還獲得過一次歐洲金球獎、兩次歐洲銀球獎,在1968年和1973年,他兩次榮獲歐洲金靴獎,成為與鮑比·查爾頓齊名的世界巨星。13這個數字與尤西比奧有著不解之緣,除了球衣的號碼,他在本菲卡隊獲得聯賽冠軍的次數也正好是13次。
2,蓋德·穆勒 德國足球史上生產國兩架著名的轟炸機,一個是克林斯曼,另一個就是蓋德·穆勒。技術全面的穆勒在拜仁慕尼黑和國家隊中都身披13號球衣,作為球隊的靈魂人物,他從來不去爭搶10號球衣,在他心裡射門才是第一位的。在自己的球員生涯中,穆勒取得了不亞於貝肯鮑爾的成績。1974年世界盃決賽中,穆勒打進的那裡金子般的入球被永遠載入了德國足球的史冊。如今,穆勒成為德國球員效仿的物件。巴拉克就是因為對穆勒的敬仰而穿上了13號球衣。
3,內斯肯斯 有人說內斯肯斯是上帝的又一位寵兒,因為上帝賦予他太多太多的才華,他的突破能力、創造力和得分能力均超越了同時代的球員。內斯肯斯在阿賈克俱樂部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而在1974年和1978年兩屆世界盃上,他更是將自己的足球天賦演繹的淋漓盡致,在他巧妙的排程下,荷蘭隊全攻全守的打法蕩氣迴腸,兩度打進世界盃決賽,尤其是1974年世界盃決賽對西德隊的那粒閃電般的點球,讓內斯肯斯橙色的13號球衣又多了一份神奇的色彩。內斯肯斯在那屆世界盃上的5個進球,使他成為荷蘭足球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4,巴拉克 在2002年世界盃上,德國隊面貌一新,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還是球員號碼的變化,尤其是巴拉克身上的8號變成了13號。巴拉克加盟凱澤斯勞滕是選擇了3號,他首次入選國家隊時穿的是15號,但自從轉會勒沃庫森隊後,13號一直是他的最愛。在世界盃和歐洲盃的預選賽上,歐足聯規定首發上場的球員只能穿1到11號球衣,可最後因為巴拉克的請求而特批了一個13號給他。巴拉克為何隊對13號如此著迷?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德國著名球星蓋德·穆勒的球迷。由此看來在足球圈內,即使在大牌球星中,追星的風氣也不小。
5.內斯塔 他是所有前鋒的噩夢,卻是無數少女的夢中情人。他摯愛義大利,卻有著古希臘人漂亮的捲髮與古銅色面板。他在最富宗教氣氛的羅馬長大,卻選擇了西方人最忌諱的13號球衣。 內斯塔對13情有獨衷,甚至有人說,當年他從拉齊奧出來,不去國米而選擇了AC米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國米一開始不給他13號球衣。不過,內斯塔的傷病不斷,也被說是13號作祟。
6,卡爾·海因茨·裡德爾 裡德爾在1988年第一次被貝肯鮑爾招入國家隊,登場三分鐘就打入自己的國家隊首粒進球,這位德國鋒線上的利刃沒有因為克林斯曼的存在而暗淡。1990年先是在聯盟杯賽上演帽子戲法,乾淨利落地將馬拉多納領銜的上屆冠軍那不勒斯隊打發回家;接著他隨德國隊在義大利捧起了世界盃。職業生涯後半段雖不順利的裡德爾又在1996-97賽季歐洲冠軍盃決賽尤文圖斯對陣多特蒙特的比賽中再次爆發,開賽不到35分鐘,裡德爾就為多特蒙德打入兩球,最終德國球隊3比1戰勝老婦人捧起大耳杯。
7,巴斯勒 90年代熟悉德甲的球迷一定不會對巴斯勒的名字感到陌生。1996-99三年時間裡身披拜仁慕尼黑13號戰袍的巴斯勒用精彩表現贏得了許多中國球迷的賞識。這位在球場上以大力遠射揚名的德華人,脾氣也如射門力道一樣暴躁。名帥雷哈格爾在德國素有“馴獸師”之稱,這其中的“獸”就是指巴斯勒。遇到雷哈格爾之前的巴斯勒傲慢而狂放,泡吧、抽菸、喝酒、賭博、打架、不當言論都是他的拿手好戲,給人感覺是無可救藥。然而在雷哈格爾地用心調教下,他不僅球技突飛猛進,連壞脾氣都收斂了不少。在1999年離開拜仁後,隨著狀態的下滑,巴斯勒開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8,賈尼尼 弗朗西斯科·托蒂是現在公認的羅馬王子,這位王子心中的偶像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另一位王子——朱塞佩·賈尼尼。在1990年世界盃上,賈尼尼出色的組織盤活了藍色軍團的中場,成為了義大利國家隊絕對的中場核心,也讓球迷記住了他所穿的13號球衣。不過賈尼尼穿13號球衣純屬偶然,因為當時義大利國家隊是按照位置和姓氏開頭字母分配球衣號碼,就這樣,賈尼尼和13號球衣開始了一段世界盃的不解之緣。由於出色的表現,賈尼尼成為了1990年世界盃義大利國家隊中最大的亮點之一,13號球衣也成為義大利球迷對那屆盃賽的一個閃亮回憶。
9 ,尤西馬爾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巴西隊年僅24歲的尤西馬爾橫空出世,他不僅出現在與內林霍同樣的位置上,還接過了巴西國家隊永遠為右邊衛留下的那件13號戰袍。尤西馬爾的表現一點都不比他的前輩遜色,儘管巴西隊止步於1/4決賽,但初出茅廬的尤西馬爾打進了兩個精彩的進球,在與北愛爾蘭隊的比賽中,他的一記小角度抽射破門排在世界盃50大精彩進球的前列。在1986年世界盃上,尤西馬爾入選了世界盃最佳陣容。
10,內林霍 上世紀70年代,巴西的克魯塞羅隊是活躍在世界足壇上的一支勁旅,1976年,他們奪取了世界俱樂部杯冠軍(豐田杯前身),隊中的主力球員內林霍一戰成名。1978年世界盃是內林霍的第一次世界盃之旅,在與義大利隊的比賽中他再次給人們以驚喜,一腳驚世駭俗的遠射讓觀眾將13號的背影牢牢記住。再那屆世界盃中他打進兩球,其中在三四名決賽中打破義大利“鋼門”佐夫十指關的進球被列為世界盃歷史上的十佳進球之一,排在英國媒體評選出的世界盃百大精彩瞬間的第43位。憑藉這一角世界波,內林霍和他的13號戰袍永遠在世界盃的史冊中封存。
在西方國家,因為宗教原因,很多人對“13”這個數字都顯得十分的避諱。在足球世界中,很多球員都不情願選擇這個象徵背叛與厄運的號碼。但偏偏有些人與常規背道而馳,他們鍾愛“13”甚至把它當做一生的追求。 主要有以下十位:
1,尤西比奧 在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上,葡萄牙隊一舉打進四強,並在三四名決賽中戰勝了前蘇聯隊。在那屆世界盃中,葡萄牙隊13號尤西比奧打進9球獲得金靴獎,同時也入選了世界盃最佳陣容。除此之外,尤西比奧在20世紀60年代末還獲得過一次歐洲金球獎、兩次歐洲銀球獎,在1968年和1973年,他兩次榮獲歐洲金靴獎,成為與鮑比·查爾頓齊名的世界巨星。13這個數字與尤西比奧有著不解之緣,除了球衣的號碼,他在本菲卡隊獲得聯賽冠軍的次數也正好是13次。
2,蓋德·穆勒 德國足球史上生產國兩架著名的轟炸機,一個是克林斯曼,另一個就是蓋德·穆勒。技術全面的穆勒在拜仁慕尼黑和國家隊中都身披13號球衣,作為球隊的靈魂人物,他從來不去爭搶10號球衣,在他心裡射門才是第一位的。在自己的球員生涯中,穆勒取得了不亞於貝肯鮑爾的成績。1974年世界盃決賽中,穆勒打進的那裡金子般的入球被永遠載入了德國足球的史冊。如今,穆勒成為德國球員效仿的物件。巴拉克就是因為對穆勒的敬仰而穿上了13號球衣。
3,內斯肯斯 有人說內斯肯斯是上帝的又一位寵兒,因為上帝賦予他太多太多的才華,他的突破能力、創造力和得分能力均超越了同時代的球員。內斯肯斯在阿賈克俱樂部取得了輝煌的成績,而在1974年和1978年兩屆世界盃上,他更是將自己的足球天賦演繹的淋漓盡致,在他巧妙的排程下,荷蘭隊全攻全守的打法蕩氣迴腸,兩度打進世界盃決賽,尤其是1974年世界盃決賽對西德隊的那粒閃電般的點球,讓內斯肯斯橙色的13號球衣又多了一份神奇的色彩。內斯肯斯在那屆世界盃上的5個進球,使他成為荷蘭足球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4,巴拉克 在2002年世界盃上,德國隊面貌一新,而最令人感到意外的還是球員號碼的變化,尤其是巴拉克身上的8號變成了13號。巴拉克加盟凱澤斯勞滕是選擇了3號,他首次入選國家隊時穿的是15號,但自從轉會勒沃庫森隊後,13號一直是他的最愛。在世界盃和歐洲盃的預選賽上,歐足聯規定首發上場的球員只能穿1到11號球衣,可最後因為巴拉克的請求而特批了一個13號給他。巴拉克為何隊對13號如此著迷?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是德國著名球星蓋德·穆勒的球迷。由此看來在足球圈內,即使在大牌球星中,追星的風氣也不小。
5.內斯塔 他是所有前鋒的噩夢,卻是無數少女的夢中情人。他摯愛義大利,卻有著古希臘人漂亮的捲髮與古銅色面板。他在最富宗教氣氛的羅馬長大,卻選擇了西方人最忌諱的13號球衣。 內斯塔對13情有獨衷,甚至有人說,當年他從拉齊奧出來,不去國米而選擇了AC米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國米一開始不給他13號球衣。不過,內斯塔的傷病不斷,也被說是13號作祟。
6,卡爾·海因茨·裡德爾 裡德爾在1988年第一次被貝肯鮑爾招入國家隊,登場三分鐘就打入自己的國家隊首粒進球,這位德國鋒線上的利刃沒有因為克林斯曼的存在而暗淡。1990年先是在聯盟杯賽上演帽子戲法,乾淨利落地將馬拉多納領銜的上屆冠軍那不勒斯隊打發回家;接著他隨德國隊在義大利捧起了世界盃。職業生涯後半段雖不順利的裡德爾又在1996-97賽季歐洲冠軍盃決賽尤文圖斯對陣多特蒙特的比賽中再次爆發,開賽不到35分鐘,裡德爾就為多特蒙德打入兩球,最終德國球隊3比1戰勝老婦人捧起大耳杯。
7,巴斯勒 90年代熟悉德甲的球迷一定不會對巴斯勒的名字感到陌生。1996-99三年時間裡身披拜仁慕尼黑13號戰袍的巴斯勒用精彩表現贏得了許多中國球迷的賞識。這位在球場上以大力遠射揚名的德華人,脾氣也如射門力道一樣暴躁。名帥雷哈格爾在德國素有“馴獸師”之稱,這其中的“獸”就是指巴斯勒。遇到雷哈格爾之前的巴斯勒傲慢而狂放,泡吧、抽菸、喝酒、賭博、打架、不當言論都是他的拿手好戲,給人感覺是無可救藥。然而在雷哈格爾地用心調教下,他不僅球技突飛猛進,連壞脾氣都收斂了不少。在1999年離開拜仁後,隨著狀態的下滑,巴斯勒開始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8,賈尼尼 弗朗西斯科·托蒂是現在公認的羅馬王子,這位王子心中的偶像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另一位王子——朱塞佩·賈尼尼。在1990年世界盃上,賈尼尼出色的組織盤活了藍色軍團的中場,成為了義大利國家隊絕對的中場核心,也讓球迷記住了他所穿的13號球衣。不過賈尼尼穿13號球衣純屬偶然,因為當時義大利國家隊是按照位置和姓氏開頭字母分配球衣號碼,就這樣,賈尼尼和13號球衣開始了一段世界盃的不解之緣。由於出色的表現,賈尼尼成為了1990年世界盃義大利國家隊中最大的亮點之一,13號球衣也成為義大利球迷對那屆盃賽的一個閃亮回憶。
9 ,尤西馬爾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巴西隊年僅24歲的尤西馬爾橫空出世,他不僅出現在與內林霍同樣的位置上,還接過了巴西國家隊永遠為右邊衛留下的那件13號戰袍。尤西馬爾的表現一點都不比他的前輩遜色,儘管巴西隊止步於1/4決賽,但初出茅廬的尤西馬爾打進了兩個精彩的進球,在與北愛爾蘭隊的比賽中,他的一記小角度抽射破門排在世界盃50大精彩進球的前列。在1986年世界盃上,尤西馬爾入選了世界盃最佳陣容。
10,內林霍 上世紀70年代,巴西的克魯塞羅隊是活躍在世界足壇上的一支勁旅,1976年,他們奪取了世界俱樂部杯冠軍(豐田杯前身),隊中的主力球員內林霍一戰成名。1978年世界盃是內林霍的第一次世界盃之旅,在與義大利隊的比賽中他再次給人們以驚喜,一腳驚世駭俗的遠射讓觀眾將13號的背影牢牢記住。再那屆世界盃中他打進兩球,其中在三四名決賽中打破義大利“鋼門”佐夫十指關的進球被列為世界盃歷史上的十佳進球之一,排在英國媒體評選出的世界盃百大精彩瞬間的第43位。憑藉這一角世界波,內林霍和他的13號戰袍永遠在世界盃的史冊中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