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運錦鯉
-
2 # 技術鄰CAE學院
作為一個CAE工程師,熟悉或者掌握一兩個甚至兩三個CAD、CAE軟體不是稀奇事。從本世紀初到現在,有限元理論日益完善,有限元軟體公司的程式設計、運營、銷售日趨成熟,國內有限元軟體市場逐漸飽和,CAE工程師面臨的工作環境也今非昔比。
網格不再是CAE工程師的專利上大學的時候,上CAE課程主要是介紹性質,一門課一個學期要學習五六種CAE軟體,平均每個軟體接觸時間不到五個課時,授課老師在介紹某個軟體的時候,會找來熟悉該軟體操作的研究生學長來指導操作和教學。
那時候,對會劃分網格,能計算出結果雲圖的師兄們,那種崇拜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那個年代,畫網格真正是個技術活。幾何體整理、修剪、切割到網格劃分,網格質量好壞直接決定於軟體操作者的劃分思路和操作技術。現今,隨著各大有限元軟體公司的迅速發展,主流CAE、CAD軟體版本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每次軟體版本的更新都攜帶者軟體自身向更智慧化、更自動化、更人性化,也就是更傻瓜化邁進一步。
雖然現在網格劃分仍然佔據CAE工程師工作時間的主要部分,但不能不承認,如今網格劃分更加快速,更加簡便。近二十年來,網格劃分已經經歷了手動到半自動到自動化分的轉變。
甚至現在很多CAD軟體也自帶了分析模組,像SolidWorks的Simulation模組,CAE過程十分機械和傻瓜,網格劃分也十分簡單,但是計算並不因為網格劃分過程簡單化而失去精度。對於很多CAE初學者來說,往往在CAE軟體中花費一兩天畫出的網格,其質量和計算精度還不如在CAD軟體裡十分鐘的自動化分網格和計算。
雖然CAE工程師往往被外界稱為網格工程師,但我認為,只有本世紀初以及之前的CAE工程師才真正符合這個稱謂。
網格劃分簡單化和傻瓜化使得CAE分析的門檻降低,前處理技術的重要性日趨下降,CAE工程師的地位變的尷尬。有人會說,CAE軟體操作可以大眾化,可以被CAD工程師取代,但是CAE工程師的專業理論基礎無法替代。
那我請問CAE工程師們,有多少人在工作中用到理論知識?大多數人的工作只針對專案,專案只要結果。
CAE軟體可操作性越來越強,CAE行業入門門檻越來越低,就像一個博士師兄說的,找個高中生畢業的孩子,培訓三個月,不用告訴他為什麼,也可以畫網格。當然有點誇張,但事實是,雖然目前CAE工程師仍然可以以前處理技術獨樹一幟,但越來越不能保證CAE工程師以後具有競爭力。
結構最佳化成為新寵當CAD軟體開始分析計算的時候,CAE軟體不再滿足於分析計算,開始著眼於結構最佳化。拓撲學的發展支援了CAE軟體在這方面的可行性。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CAE有了拓撲最佳化功能,幾十年的發展,目前公認最好的最佳化軟體是Altair公司的OptiStruct。其他軟體也隨之著眼於最佳化領域,ANSYS14.0、ABAQUS6.12都具備了拓撲最佳化功能。
雖然結構最佳化在四十多年前就引入了CAE軟體,但是中國CAE領域開始重視這方面還是近年的事情。原因是中國製造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開始從製造向創造轉變,雖然目前只是模仿和改造,但至少說明在向著這個方向發展。各大模擬論壇熱搜詞彙裡必然存在一個詞就是結構最佳化,似乎也能說明一定的問題。
最佳化成為CAE新寵是必然,拋開行業需求,從CAE工程師自身來說,首先,隨著網格劃分自動化,分析計算不再是CAE的專利,CAE工程師在這方面的競爭力不如從前;其次,相比較分析計算來說,最佳化還是需要一些理論基礎的,這就是說相對分析計算來說,最佳化的門檻會相對較高,至少近年不會被其他行業“嗆行”。
現在某些CAD軟體也有最佳化功能,雖然它的演算法、效率、合理性上還不如CAE軟體,但是它省略了前處理,計算結果也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最重要的,它說明了結構最佳化也有簡單化的趨勢。
CAE工程師的發展方向能畫出高質量網格,做得了分析計算,那是舊時代對CAE工程師的要求。當然,如果沒有更高目標的追求,能做到以上兩點,也是不錯的。
著眼未來,個人認為,CAE工程師的方向應該是:
一、最佳化:上面說了那麼多,總的來說,現階段以及以後很長時間階段,最佳化是CAE工程師的優勢。除非中國製造業就打算一直靠抄襲過日子,要不然,製造業只要需要創新創造,就需要自主的設計,只要需要自主設計,就需要結構最佳化。
二、程式設計:CAE軟體的使用者介面系統使得CAE工作變成了視窗操作,但其核心還是計算機語言程式。如果說劃分網格分析計算是小學學歷,學會最佳化頂多算初中生,但如果熟悉程式設計,那就是大學畢業。因為本人所說的程式設計不僅僅是“Hello World”,更重要的是程式後面的力學原理。很可惜,估計一百個人裡也沒有一個能熟練程式設計又精通有限元原理。但就算只是簡單掌握某種可以和CAE軟體介面的計算程式,就可以做CAE軟體開發、二次開發、軟體對接、提高計算效率……最重要的,永遠都會顯得你夠牛X。
回覆列表
CAE就是未來
CAE工程師,很孤獨。雖然大家為同一專案奮鬥,但是從事cae的工程師很少,與別的工程師,沒有共同語言。
CAE工程師,壓力大。每一個產品質量,最後都要由cae工程師把關,工作的強度和剛度沒得跑。
CAE工程師,晉升窄。特別在技術中心主任眼裡,cae工程師好似在做輔助工作。沒有cae工程師,工作確實可以完成,可是有了cae工程師,質量馬上上一個檔次。
以上造成,cae看起來,貌似行業範圍狹窄,前景堪憂。
其實,cae蛋糕非常大。在中國,只要有政策支援,就不會差。中國製造非常需要cae,進行產業升級,結構調整,轉變粗放企業發展模式,由製造到創造。
個人覺得在技術高度密集的行業,cae不可或缺。只要你不是多玩幾個軟體就行了,有較深的理論基礎,根據材料性質、結構做出合理的簡化,並選擇相應的演算法進行分析,使分析結果接近實際情況。
還是那句話,打鐵需要自身硬,現狀和未來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