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原文: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壽春人也。父質,以忠清著稱,少與鄉人蔣濟、朱績俱知名於江淮間,仕魏至徵東將軍、荊州刺史。威早厲志尚。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貧,無車馬僮僕,自驅驢單行。每至客舍,躬放驢,取樵炊爨,食畢,復隨侶進道。既至,見父,停廄中十餘日。告歸,父賜絹一匹為裝。威曰:“大人清高,不審於何得此絹?”質曰:“是吾俸祿之餘,以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質帳下都督先威未發,請假還家,陰資裝於百餘里,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遣之。後因他信以白質,質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譽著聞。拜侍御史,歷南鄉侯、安豐太守,遷徐州刺史。勤於政術,風化大行。後入朝,武帝語及平生,因嘆其父清,謂威曰:“卿孰與父清?”對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勝耶?”對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遠也。”帝以威言直而婉,謙而順。累遷監豫州諸軍事、右將軍、豫州刺史,入為尚書,加奉車都尉。威嘗諫時政之寬,帝曰:“尚書郎以下,吾無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陳,豈在丞郎令史,正謂如臣等輩,始可以肅化明法耳。”拜前將軍、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太康元年,卒於位,追贈使持節、都督青州諸軍事、鎮東將軍,餘如故,諡曰烈。子奕嗣。奕字次孫,仕至平東將軍。威弟羆,字季象,亦有幹用,仕至益州刺史、安東將軍。

    譯文: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郡壽春人。父親胡質,以忠厚老成公正廉明著稱,少年時與同鄉蔣濟、朱績都是江淮間知名人士,曹魏時官至徵東將軍、荊州刺史。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胡質任荊州刺史時,胡威自京都決定去省親,因家貧,沒有車馬僮僕,獨自驅趕一驢前往。每到客舍停下,親自牧放,親自打柴作飯,吃畢飯,又隨伴侶沿途前進。既到荊州,見了父親,住宿馬房達十餘日。告辭父親回家時,父親給一匹絹作行裝。胡威說:“大人廉潔高尚,不知在什麼地方得有此絹?”胡質說:“是我薪俸中節餘下來的,把它作為你的乾糧吧。”胡威接受了絹,告辭還家。胡質幕下都督在胡威告辭出發之前,請假回家,暗暗準備行裝盤纏在百餘里外等候,約胡威作伴同行,經常資助胡威。同行數百里,胡威生疑,有意誘問原因,終於明白了用意,便取出父親贈的絹給都督,申謝送別。後來託他人帶信告訴了胡質,胡質打了都督一百杖,革除了官職。他們父子廉潔慎重竟如此。於是名譽廣為人知。

      胡威官授侍御史,經歷南鄉侯、安豐太守,升遷為徐州刺史。勤於研究施政方法,教化之風盛行一世。

      後進入朝廷,武帝談到往常,因而讚歎他父親廉潔,詢問胡威說:“你和你父親誰更廉潔?”胡威答道:“臣不如父。”武帝說:“你父親為什麼勝於你?”答:“我父廉潔恐怕人知其事,我卻惟恐人不知,所以臣差得很遠。”武帝認為胡威的話坦率而又委婉,謙虛而又順理。接連升遷監豫州諸軍事、右將軍、豫州刺史,進入朝廷任尚書,加奉車都尉。

      胡威曾向皇帝諫言指出時政過於寬鬆,皇帝說:“尚書郎以下的官,犯了錯誤我沒有原諒的。”胡威說:“臣所說的寬鬆,哪裡是指對丞郎令史等官,我是說對與臣同等的一批官也要嚴格,才可以嚴肅教化曉諭法制。”授任前將軍、監青州刺史,因有功封為平春侯。太康元年(280),死在任上,追任為使持節、都督青州諸軍事、鎮東將軍,其他如舊,諡號稱烈。子胡奕繼承。

      胡奕字次孫,官至平東將軍。胡威弟胡羆,字季象,也有幹才,被任用,官至益州刺史、安樂將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服裝尾部主管主要工作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