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binge80

    用宣紙畫畫,那就應該是國畫了。宣紙分三種,熟宣,半生熟,生宣。首先說生宣,不洇墨,你放多少墨水在上面都不會發散適合寫小楷,半生熟宣紙,洇墨,但不多,不過你加水多的時候,也會有點散墨,適合寫行草書,再來就是生宣,洇墨效果最大,稍微墨濃一點就會把字擴散的很大,如果寫慢了會讓字顯得臃腫,只適合中楷以上的大字和國畫。宣紙分手工和機械兩種,純手工製作的宣紙,兩面都差不多一樣,效果都很好,洇墨也很均勻,當然價格就貴了一點,機械製造是批次生產,肯定不能和手工比,它一面光滑一面粗糙,像我就喜歡粗糙面,有阻力感,更有感覺,也比手工製作的便宜。如果你只是初學作練習用,建議用機械製造的,省錢,當然如果你是土豪當我沒說。但你要確定是國畫,如果是素描的話建議康頌紙。

  • 2 # 檀紙間

    宣紙的種類有很多,同時作畫的技法也有很多,這多種因素交叉形成的集合,就決定了,廣義上所說的畫畫,肯定可以用得上的紙張種類也是非常之多的。

    因此我們需要按照某種方法歸類之後,才可以形成一種有用的概括性指南,以對這方面迷茫的人,或者材料特性不熟悉的人提供一定的幫助。

    尤其是宣紙的製造者們,在競爭性很強的情況下又對市場進行了細分,針對一些使用者較多的類目,生產加工者對應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專用紙。

    相對於創作的物理上原理而言,宣紙的品種再多,不外乎二種大類上的區別,那就是紙張的性質以及外觀視覺的差異。

    具體針對以畫畫為目的話,對於宣紙的選擇肯定得根據畫畫的種類來定,不同風格的畫風、畫派特點是差異巨大的。粗分如下:

    1、允許或需要墨跡擴散效果的水墨風格的畫,使用生宣宣紙

    水墨畫的特色之一,在於不同濃度的墨色來體現畫面的遠近、深淺、虛幻、明暗、層次等等方面的對比性,用豐富的畫面元素組合來實現一幅完美的“藝術畫面呈現”。

    在這種目的上,墨色的運用是為關鍵,而利用的水平如何,直接和宣紙的特性有關。

    以大量的前人經驗總結的結論,對於這種需要下宣紙的選擇,肯定要以生宣為基本要求,而依據其終極效果,另有如下標準可參考:

    ① 正宗傳統宣紙優於其他普通宣紙。

    市場上的生宣宣紙,無論價格或者品質,都有很多種,使用起來效果區別很大。

    宣紙的嚴格定義中,對於原材料有一個關鍵的限定,“原材料有且只有青檀樹皮和稻草”,這種長短結合、韌與柔搭配的纖維組合,是經過千餘年來人類反覆實踐證明了的“完美組合”,這種標準已經被寫入“中中國產品質量標準庫”中(GB/T 19739-2008 宣紙)。

    因此,使用正宗的宣紙,效果要明顯優於普通的宣紙。

    ② 檀皮含量越高的品種,墨色表現越佳。

    無論是正宗宣紙還是普通的宣紙,一般在市面上出現之後,都會有“檀皮含量”的指標,正軌的廠家會在產品中標註,一些誠信經營者對於沒有標註的生宣宣紙,也會如實告知。那麼撇開“奸商”忽悠人的方面不考慮的話,

    檀皮含量越高的紙張,墨色體現越優秀,正宗宣紙與普通宣紙都符合這種特徵。

    畢竟,好宣紙與普通宣紙的價格差異還是很大的。

    這種“摹寫”需求的紙張生宣中也有,“棉連、扎花”一類就是生宣中紙張很薄的品種,具有一定的“視覺透性”。

    小知識:“臨摹”二字,實際是2種不同的練習方式,“臨”是空白紙與原作分開,練習者看一眼原作(帖)之後,憑記憶在空白之上寫寫畫畫;“摹”則是類似於描紅,將帶有一定透性的紙張放於樣作(帖)上面,依據下方透過來的痕跡“依葫蘆畫瓢”式的寫或者畫。

    ④ 普通礬宣或豆腐宣等熟宣。 這類熟宣是市面上最多的,因其白色的紙面幾乎對所有的創作風格都可以“百搭”,因此受眾很多。尤其是練習時期,不以作品為目的的練習期,是非常耗費宣紙的,且作品容易失敗,單價太高就有些奢侈了。

    而且此類宣紙承載力和表現力都也能達到作品級的要求,如果有滿意的畫作出現,也能直接當作作品。

    ⑤ 泥金、泥銀等特殊顏色的熟宣

    有些主題需要特別的背景色來烘托畫面的氛圍,比如佛教題材及唐宋風格工筆等,這時候,泥金、泥銀、甚至高檔的粉臘箋是為很好的選擇。

    金銀色為主的整體背景,天然具有高貴的視覺烘托作用,唐宋風、佛教類題材創作非常適合。

    3、要求部分擴散的特殊風格

    有不少特殊的題材需要“即能體現一定的水墨風格,又有一定程度的工筆細膩創作需要”。

    這個時候,就要選擇不同“生熟度”的半熟一類紙張了。比如下圖這種唐宋畫風格:

    在表現一定水墨效果的同時,還有大量的細膩線條元素,5~7分熟宣紙,是為不錯的選擇。

    如上圖,水墨荷葉與工筆荷花共存。

    4、其他“準國畫”風格

    畫畫,這個含義太廣了,除了國畫品種之外,還有水粉、版畫、油畫、素描等等,這些畫都有特定的紙張,一般少有使用宣紙或者不一定必須選擇宣紙的,也就不考慮了,只是作為畫畫紙張的用紙問題,稍許提到一下。

    綜上所述,

    在所有的“用紙選擇思考”的問題上,首先必須參考的是“自己創作特點的要求”,畫畫需要什麼樣的紙,或者哪一種特點的紙能對自己畫畫創作的效果更具突出優勢,是第一基礎。

    其次可以結合的是自己的經濟狀況,或者說價效比,如果錢不是問題,那麼在滿足“紙性”的基本要求之後,當然是“等級越高的紙張越好”。

    而且,如果是生宣消耗量大的創作者,完全可以每年固定入手較多一些的正宗宣紙,供自己使用的同時,還可以儲存一部分,這樣連續堅持個7-8年之後,手中會有大量的老宣紙——無疑,那些年以後,這些紙效果很更好,價格上也增值了,一舉兩得的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子旁一個西是什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