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724358697

    乾隆僅僅是版圖的頂峰,強弩之末,並不是清朝國力的頂峰。

    康熙才是清朝國力的頂峰。

    葛爾丹作為黃金家族的後裔,早已統一蒙古、西藏、新疆,建立巨大的準葛爾帝國。

    葛爾丹與康熙的決戰地點,距離北京不到200公里。

    葛爾丹主力是被康熙消滅,葛爾丹死後再無力抵抗,乾隆不過是打掃殘局。

    康熙8歲登基,內有鰲拜未死,三藩未平,臺灣未收,天地會反清復明,外有蒙古西藏新疆葛爾丹,沙俄彼得大帝尼布楚北侵,你自己說小康熙如何統一大中國?

  • 2 # 125878215蜂獾

    謝謝邀請。從十八世紀到二十一世紀也就三百多年,乾隆這輩子可沒有白活,可以說享盡了榮華富貴,當皇帝時間最長,在位60年,三年太上皇,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享年89歲,中國當時國力當之無愧世界第一,GDP佔世界總量三分之一,比今天美帝還要高出不少,列位看官大清是怎麼從世界老大,世界第一,逐漸走下神壇的,淪落到被西方列強欺負,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那就是因為乾隆皇帝,乾隆就是千古罪人,還談什麼開疆拓土,因為乾隆實際執政63年,正是乾隆執政63年大清由興盛轉向衰敗歷史轉折點,就是中國被西方列強逐漸大步甩開最為關鍵的幾十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英國紡織工發明紡織機,英國從此進入工業革命,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大清平定準格爾叛亂,能維持現有的領土就不錯了,更談不上進一步開疆拓土,事實證明,國力不強盛,虛假繁榮昌盛,佔領的國土也守不住,在太平洋另一邊美國獨立戰爭,美國才開始建設,然而誰也沒有想兩百多年後美國成為世界超極強國,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大清依然還是繁榮昌盛,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乾隆在北京皇宮,邀請全國60歲以上的老者進北京皇宮舉辦千叟大宴,三千多人共聚一堂,宴會場面宏大,空前絕後,然而在遙遠的英國發明蒸汽機,並正式投入使用,也是工業革命的開始,人類社會進入新時代,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團來到中國,帶來工業革命最先進產品,還有天文,地理,科學技術最新研究成果,英國使團希望這些工業產品和大清展開貿易,乾隆卻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拒絕了使團貿易請求,致使大清徹底失去學習外國先進科學技術的機會,失去在工業革命翻身的大好時機,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乾隆駕崩,享年89歲,然而就在40多年後,大清和英國爆發鴉片戰爭,人數不足兩萬,大清經受不住英國的船堅炮利,徹底擊敗幾十萬清軍,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 3 # 公子明仲

    首先糾正一下提問者的問題,大清華夏版圖,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大清就是大清,華夏就是華夏,滿清入關並沒有按照華夏禮制來統治中原,華夏已經被滿清滅亡,所以明亡之後華夏民族的口號一直就是反清復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什麼要恢復,因為滿清把華夏滅了,所以華夏民族不承認滿清的統治的。

    乾隆沒把中亞併入滿清,是沒有這個實力!

    我們過高估計了清朝的實力。滿清入主中原,北方實際上是和蒙古聯姻結盟,南方則是依靠漢族官僚地主管理,因為滿清的政治文明還處於蠻夷狀態,無法繼承大明王朝高度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遺產。

    因此表現在政治上,實行滿漢分離兩個系統進行管理,滿族需要逐漸從部落貴族聯盟過渡到皇權,才能同漢族官僚體系相適應,所以中原和南方主要須依靠漢族官僚進行官僚;

    在軍事上,實際上明朝實亡於內部,因為滿清入關時八旗兵力不足十萬,是無法征服中原的,主要仍然依靠明朝投降滿清的官兵進行的,比如吳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等軍閥流寇。滿人的江山全都是明朝的漢奸幫打出來的,因為明朝內部的問題都爛透了,明朝的文官和武人集體做漢奸,滿人就利用 了明朝的內部矛盾。滿人打仗根本不耐打,好幾萬人去打準格爾,被蒙古人團滅,打不過蒙古,就離間蒙古,利用蒙古內部矛盾。明朝光吳三桂一隻力量都可以打敗滿人,李成梁不養 寇自重的話,明朝打滿人跟打狗似的,滿人打俄羅斯人也打不過,連打個緬甸都打得這麼窩 囊,打緬甸過後,國運就開始下落了。因此以乾隆的所謂十大武功而論,都是耗費時間長 軍事成本高 傷亡損失大才慘淡取勝。相比明朝萬曆的三大徵,雖然土木堡之變對明朝損失慘重,但對陣蒙古騎兵仍然是小菜一碟。

    在科技上,為了壓制漢族造反,將明朝發達的手工藝科技、軍事科技給予銷燬隱藏,提倡騎射,不敢使用火器火炮技術,因為怕漢族用來造反,造成軍事科技水平低下。左宗棠去新疆平叛,看到明朝墓裡挖出來的火器,都比英華人的還先進,當時就精神崩潰了,哭了。關鍵還是奴賊防漢才導致中國科技停滯。而不 是中國沒跟蠻子們學習才落後的。蠻子們之所以領先,則是因為他們繼承了明朝的技術。

    因此,所謂的康乾盛世,只是蠻夷部落在繼承大明王朝遺產上的迴光返照,一旦大明王朝留下的紅利用完,滿清就迅速陷入黑暗和落後之中。

    因此,整個清朝一代,邊疆造反叛亂此起彼伏,因為蒙古 北韓 新疆 西藏 越南 日本等國都是承認大明天子體系,承認大明王朝是宗主國,同滿清是平起平坐的藩屬國,現在滿清入主中原繼承大明天子體系,原來的蠻夷部落一躍成為天朝上國,各個藩屬國都是不服的,因此,滿清採取了和各藩屬國聯盟安撫的方式來維持中央帝國的權威。但仍然出現大小金川、準格爾、西藏、苗民、伊犁、臺灣、越南等民族和地區的叛亂。

    因此在內憂外患情況下,乾隆征服中亞還是不可能的。因為,征服中亞需要越過準格爾汗國,準噶爾戰爭從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式打響,一直到乾隆二十年(1758年)才宣告結束,長達70年如果算上準噶爾部噶爾丹繼位後從1679年就開始的不斷擴張戰爭和準部被平定後引發的大小和卓之亂,整個過程長達八十幾年。一個部落汗國就耗費了康乾盛世兩代人的時間。準噶爾被清朝平定之後,長期受到準噶爾壓迫的中亞主要國家哈薩克汗國重新成了中亞代表。可是哈薩克汗國對中亞的控制很不給力,內部根據不同的民族成分,一分為三,成了玉茲(Juz)三部。後來,其中兩部加入了俄國,一部成了清朝的囊中物。

    這樣,中亞就形成了俄羅斯和滿清對峙局面,一直到清朝後期,俄羅斯逐步推進,滿清步步潰敗,逐步退出了中亞陣營,固守在新疆一線等到晚清的時候,要不是左宗棠收復新疆,可能新疆也保不住了。

    因此,乾隆時代是不可能把中亞併入版圖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的圖片,句子,求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