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過一夜圖

    成語故事:德薄才疏  德薄才疏,出自《水滸全傳》第六十八回《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當此位!若得居末,尚自過分。”,一般情況下用來形容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謙辭。  成語故事:武松打虎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岡克上,應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為的是讓過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繼續往前走。 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話,又繼續向前走。由於酒力發作,便找了一塊大青石,仰身躺下,剛要入睡,忽聽一陣狂風呼嘯,一隻斑斕猛虎朝武松撲了過來,武松急忙一閃身,躲在老虎背後。老虎一縱身,武松又躲了過去。老虎急了,大吼一聲,用尾巴向武松打來,武松又急忙跳開,並趁猛虎轉身的那一霎間,舉起哨棒,運足力氣,朝虎頭猛打下去。只聽"咔嚓"一聲,哨棒打在樹枝上。老虎獸性大發,又向武松撲過來,武松扔掉半截棒,順勢騎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頭上的皮,右手猛擊虎頭,沒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處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動彈。武松怕老虎裝死,舉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陣,見那老虎確實沒氣了,才住手。從此武松威名大震。  成語故事:將遇良才  將遇良才,出自《水滸傳》第三十四回《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兩個就清風山下廝殺,乃是棋逢敵手難藏幸,將遇良才好用功。”將:將領。良才:高才,本領高強的人。比喻雙方本領不分上下,難見高低。  成語故事:鞍馬勞倦  鞍馬勞倦,出自《水滸傳》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實不相瞞太公說:老母鞍馬勞倦,昨夜心痛病發。”指長途跋涉或戰鬥中備嘗睏乏。  成語故事:不懷好意  不懷好意,出自《水滸傳》第二十七回《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武松聽了這話,自家肚裡尋思道:“這婦人不懷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懷:包藏禍心。沒安好心。意為懷有惡意,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成語故事:不三不四  《水滸傳》中,魯達因救賣唱父女而拳打鎮關西命案,被迫削髮為僧受法名智深。因酒後“打鬧五臺山”,魯智深透過智真長老介紹從五臺山來到大相國寺,被智清長老安排去管理本寺的一個大菜園。  菜園附近住著二三十個地痞小混混,平常總在園內偷盜蔬菜餬口,聽說新來了個管菜園子的和尚,便想方設法來個下馬威,以便今後能夠自由出入菜園。這幫小混混商量決定引誘魯智深到糞窖邊,然後一齊動手把他掀入糞窖,逼他離開。  計議商定後,那二三十個地痞小混混便拿些果盒、酒禮來到菜園,嬉皮笑臉地對魯智深說:“聞之和尚新來主持,我們鄰舍街坊都來作慶。”魯智深不知是計,便來到糞窖邊,說:“你們既是鄰舍街坊,都來廨宇裡坐地。”眾小混混頭領張三、李四拜倒在地上,不肯起來,只指望和尚來扶他便要動手。魯智深見了,心裡早疑忌道:  “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攧灑家?那廝卻是倒來捋虎鬚!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廝看灑家手腳。”(《水滸全傳》第七回)  魯智深走向前去,張三、李四便動起手來。魯智深不等他們靠近他,右腳早起,一下就把李四踢下糞窖去;張三正要逃走,魯智深又起左腳,把張三也踢入糞窖。後面的二三十個地痞小混混看到這種情形,嚇得目瞪口呆。  “不三不四” 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易經思想,易經的每個卦都分6個爻,俗稱6爻卦,意思為事物發展的6個階段,第三爻與第四爻處在6爻的中間位置,在易經中象徵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說明一個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務正業之意。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成語故事:七上八下  潘金蓮與西門慶通姦,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向官府告狀,催逼知縣抓人,誰知知縣貪圖了賄賂,不肯主持公道。武松決定親自報仇,於是就在家裡擺下酒席,請街坊鄰居作證親審潘金蓮。  武松請到四家鄰居,加上王婆和嫂嫂潘金蓮,共六人。對門鄰居賣冷酒店的胡正卿,也在應邀之列。胡正卿原是吏員出身,見此事關係重大,不肯來作證。武松不管他,硬拉了過來。  安排坐定。武松攏條凳子,卻坐在橫頭,叫士兵把前後門都關了,那後面計程車兵只是來篩酒,武松只是客套一番,也不說幹什麼。  眾人懷著鬼胎,正不知怎地。看看酒至三杯,那胡正卿便要起身,說道:“小人忙些個。”武松叫道:“去不得!既來到此,便忙也坐一坐。”  “那胡正卿心頭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自尋思道:‘既是好意請我們吃酒,如何卻這般相待,不許動身?’只得坐下。武松道:‘再把酒來篩。’士兵斟到第四杯酒,前後共吃了七杯酒過,眾人卻似吃了呂太后一千個筵宴。”(《水滸全傳》第二十六回)  接著,武松審問潘金蓮、王婆,讓胡正卿一一記錄在案。審問完畢,武松親手血刃了潘金蓮,又去殺了西門慶,終於報了殺兄之仇。  “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定。也指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  成語故事:翁中捉鱉  “李逵元夜鬧東京”後,和燕青兩個,不敢從大路上走,恐有軍馬追來,難以抵擋,只得大寬轉奔回梁山。在路行到梁山泊北,到寨尚有七八十里,將近荊門鎮,當日天晚了,便去劉太公莊上投宿。只聽得太公兩口兒一夜啼哭,李逵睡不著,巴得天明,起去問他。  劉太公說道:“兩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個年紀小的後生,騎著兩匹馬到莊上來,老兒聽得說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這十八歲的女兒出來把酒。吃到半夜,兩個把他女兒奪去了。”  李逵便叫燕青:“小乙哥,你來聽這老兒說的話,俺哥哥原來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沒這事!”  李逵道:“他在東京兀自去李師師家去,到這裡怕不做出來!”隨即便答應去梁山泊山寨討了太公女兒還他。  李逵、燕青徑往梁山泊來,直奔忠義堂上。李逵不由分說,圓睜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字扯做粉碎,又搶上堂來,徑奔宋江。  後來經與劉太公對質,奪太公女兒的並不是宋江,才演繹出“李逵負荊請罪”來。  宋江道:“若要我饒他,只教他捉得那兩個假宋江,討得劉太公女兒來還他,這等方才饒你。”  李逵聽了,跳將起來,說道:“我去甕中捉鱉,手到拿來!”(《水滸傳》第73回)  後來,李逵和燕青終尋得並殺了奪佔牛頭山道院又奪去劉太公女兒的王江和董海兩個綠林草賊,還了宋江的清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三個多月拔刀術如果去到古代能當劍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