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會陳皮調研手記

    陳皮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食用很久,在柑樹還沒有被種植出來之前,最早期秦漢時期就普遍使用了“橘柚”的果皮作為陳皮的基本原理。這裡面說的“橘柚”,目前還沒有明確證據記錄當時記載的“橘柚”跟現在的橘子和柚子兩種植物,還是一種植物,但古漢語以簡約為主,加上古代的農作物品種沒現在豐富,所以更多人傾向於單一植物“橘樹”。此後一直到了唐代,才開始明確了以橘子皮為食用的部分。後來到了宋代,“新會陳皮”以“廣陳皮”的代表脫穎而出,成為了陳皮界的槓把子,作為宮廷用藥被御醫們重用。

    還看歷史的發展程序,是新會陳皮成就了新會,還是新會地區成就了陳皮呢?這個可以說是相對而言的。為什麼是宋代後新會陳皮才突然知名了,這裡也許跟當時宋朝的末代皇帝帶著親眷們在新會崖山被元兵所滅有關。當時記載是宋朝自北方南下逃亡,除了帶來了人,還有帶來了很多植物和新技術,其中就有來自南宋“柑樹”。柑樹到了新會地區後落地生根,加上其水土氣候的道地特殊性,新種出的柑果,其皮比肉更具有特別的香味,加上當時皇室效應的加持,於是新會陳皮打出了知名度,一時間成為了宋末元初的網紅品!

    新會地區的地理條件獨特,適合種植柑橘

    傳統的新會柑種植地區,即新會三江匯流的沖積平原地帶,之所以稱之為“三江沖積平原”,就是新會北面有譚江、西江等南方主要河段,其帶的泥土沖積而成的平原地帶,南面是入海口的“銀洲湖”段,其水質為“鹹水”。三江匯流的最明顯地理特徵之一就是新會柑種植的區域沒有“山”的地勢。縱觀整個傳統定義上的新會地區,只有天馬以及茶坑附近的兩個小山丘陵,其他均為平原地帶,而正宗的新會柑必須種植在這樣的平原上。結合每年汛期前銀洲湖地段的鹹潮倒灌到來的“鹹淡潮”灌溉,便有了新會柑獨特的味道和品相。新會柑果肉偏酸,帶苦味,但橙皮苷等多種油脂物質含量高,是成為陳皮後香味、藥效等特出的主要原因。

    新會地區氣候條件是否適合“陳化”陳皮

    陳皮的好壞,3分看果品,7分看陳化。而新會地區的氣候條件就十分適合陳皮的陳化。陳化是一個從物理到化學層面的氧化過程,首先表現為果皮“變幹”的過程,其次是裡面油性物質的變化過程。陳皮的陳化需要光、熱、氧氣、溼度等等,是一個漫長的轉換過程。陳皮最佳的轉化環境是相對溼度65%左右,溫度在26℃左右,其新會地區的氣候,幾乎全面300天時間都可以保持在這樣的環境中。在古代沒有科技手段空調抽溼恆溫等技術,一個地方氣候也決定了能否出產到這樣的道地特長,而新會地區的氣候條件,也造就了陳皮出品的優異特性。因此在新會陳皮的標準中,就有“新會皮,新會陳”的地理標籤標準。

    新會柑有獨特的“味道”和“品相”,真假新會陳皮不難分辨

    老李總結一下門道就是“看、聞、嘗、價”

    怎麼看——

    ♦看油包,真宗新會陳皮,油包大而密集,表皮是“粗糙感”;

    十一年新會陳皮的油胞

    ♦看顏色。外皮是隨著年份的增長而一點點變暗褐紅(大紅、二紅)或暗灰黑(青皮)的,很少出“焦黑”的顏色,如果你手上的皮是發“發黑且油亮”的,那麼基本可以判斷是造假皮了;

    ♦看豬鬃紋。新會陳皮的外表,陳化時間越長,紋路越清晰,自然捲縮,舒張狀態,也被稱為“豬鬃紋”,就跟“豬皮”一樣,可以清晰看到表皮的“洞洞”,也就是一個個的“油室”;

    八年的新會陳皮,豬皮幹一樣的質感。大家可以具體看看筆者收藏的不同年份陳皮的外觀區別,一起來感受一下。

    五年的新會陳皮

    十年的新會陳皮

    怎麼聞——筆者一直說的“新會陳皮”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果香味”,在化學成分上,稱之為“脂類物質”散發出來的清香,這也是新會陳皮特有的香氣。而隨著陳化時間的增長,香味不減反增,越發甘醇。3年以下的皮,業內不稱之為“陳皮”,而是“柑皮”,“三年為陳”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三年以前的柑皮會有較為的強烈“酸澀味道”,雖有果香,但氣味會比較的“新鮮”;3年到5年的新會陳皮,陳化期初步完成,這時候有略濃的果香,很容易聞到;5到10年的,新鮮的果香味就會慢慢消去,陳香漸漸出來。行家稱之為“成藥”階段,帶有“藥香味”;10年後陳皮便“無果香”,只要用手輕輕刮表皮,甘醇厚重的陳香味也可以聞到。進入藥香階段的新會陳皮怎麼嘗——真正的新會陳皮,入口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回甘”。不用泡茶,直接撕一小塊放在嘴裡細細咀嚼,前調是濃郁的果香味,中調是陳皮香,最後是滿嘴的回甘,持久不散。如果是造假皮呢,入口便是“苦味”。因為柑皮(無論是不是新會柑)都帶有檸檬苦素,消除這些苦素的方法就是“陳化”。陳化過程中,檸檬苦素等成分會轉化為各種脂類、苷類物質,而這個過程,少則三五年,多則七八年,但造假皮是用人為方式催化、泡水、烘乾而成,因而果皮裡面的苦素沒有轉化,口感發苦!用於泡茶,新會陳皮可以沖泡多次,而假皮一兩次就會失去香味。泡茶後的陳皮,新會陳皮就算再次入口嚼爛,還有很大回甘,而造假皮就是一片沒味道的果皮而已什麼價——老李曾經在 新會陳皮“定價公式”曝光:數著“年份”,算出陳皮價格“水份” 一文中曝光了新會陳的定價公示,以當年的6元錢一斤鮮果為例,當年的新皮成本就要170元/斤!很計算,十年皮計算各種成本,沒有2000元基本是賠本買賣了。目前正宗的新會陳皮產量尚不足以支援全國銷量,大部分網店銷售都是假冒新會陳皮

    作為柑農家庭出身筆者,每年新會陳皮的量產瞭然於心,整體看來,每年外地人從11月開始就會湧入新會各大柑場收集新會柑皮,幾乎每個柑場品質稍微好一點的都不會有柑皮剩下,還有一部分是大品牌的自有柑場,也基本不對外銷售,所以,目前網上平臺銷售的所謂新會陳皮,幾乎90%以上都是“假貨”。更多是以廣西皮等冒充新會陳皮,還有造假造舊的形式去製作工藝皮。所以,如果是對新會陳皮感興趣朋友,需要謹慎選擇,可以選一些品牌購買試用裝的方式進行消費,如果外地的想自己屯皮的朋友,也慎重選擇,不要一次進貨太多,畢竟工藝皮是沒有收藏價值,也不會有越陳越香的特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豬肉怎樣做更好吃做好豬肉家常菜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