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歌春晚網
-
2 # Geek極客
十年前,中國智慧養老主要依靠通訊技術將服務訴求與服務資源進行配對,快速提供服務,我們稱它為智慧養老1.0時代;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蓬勃發展,智慧養老也進入到“網際網路+”模式的2.0時代,在網際網路技術的助力下,機構服務管理的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使用者選擇服務內容和渠道更多、更便捷。近年來,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出現並應用,使中國的智慧養老邁向了3.0時代,新技術將各種服務軟體、硬體“啟用”,並應用到各種生活場景,持續不斷地產生互動資料,在大資料、雲計算技術覆蓋下,智慧養老更加“智慧”。
物聯網技術怎樣改善智慧養老服務
痛點和對策
中國智慧養老產業格局分為三大陣營,第一陣營為養老機構,他們是服務提供者;第二陣營是以軟體技術為代表的企業,他們主要為養老機構提供資訊化解決方案;第三陣營是各類是養老服務的產品供應商。中國現在的智慧養老產業,很多第二陣營的軟體技術企業想把自己的軟體賣給第一陣營的機構,第三陣營的廠商也想透過第一陣營的機構來拓寬產品的銷售渠道。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劇,養老需求越來越大。大家都看到了這片藍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研發產品搶佔市場。而第一陣營的機構,還深陷在服務模式傳統、服務專案較少、人力資源匱乏、盈利能力有限的環境中艱難發展。對於這些智慧化的軟體和硬體,養老服務機構不是不想引入,而是沒有合適的場景去應用,貿然引入不僅沒有產生價值,還會給機構管理帶來壓力。
另外,中國目前“9073”的養老格局中,大頭在居家。倘若沒有機構照料、社群關照,長期待在家中的老人訴求如何滿足?對其遠端監管照護如何實現?
我們認為,未來的社會服務將是以資料為驅動,用資料匹配服務,在服務中產生資料,形成有機迴圈,不斷服務使用者和改善服務。而要完善智慧養老服務,首先要打造集通訊、網際網路、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為一體的智慧管理平臺,並應用到機構和居家的日常生活、出行安全、醫療健康、情感互動、文化娛樂等服務場景中。而且智慧養老平臺必須具有持續採集使用者身體特徵、環境、自然等資料的能力,在平臺強大的資料、計算和服務能力下,輸出滿足老人的剛性需求及個性需求服務,用龐大的需求帶動養老產業的發展,真正做到“一切為了老人,為了老人的一切”的初衷。
科技驅動服務
縱觀智慧養老發展歷程,技術的不斷更新是推動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從智慧養老1.0時代到3.0時代,通訊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解決了服務需求和服務資源的對接問題,而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的創新應用,則是改變了服務產品的意識形態,讓產品有了“大腦”,能為服務提供者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輸出的服務也就更加精準高效。
比如,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在服務那些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用到成人尿不溼,有護理員為了方便自己工作,尿不溼不管有沒有飽和,在檢查時都會換掉。或者尿不溼已飽和,但未及時更換,導致長者產生面板潰爛等。由此造成了浪費和和健康問題,讓老人家屬對機構產生信任危機。
不過,透過在尿不溼上嵌入智慧裝置,可使尿不溼變得智慧,24小時隨時感應尿不溼飽和度,一旦達到設定標準,就會透過智慧養老平臺向指定的護理員推送服務提醒,及時幫助長者更換尿不溼。同時,這個智慧裝置不僅可以多次使用,還能分析長者尿的頻次、尿液成分等是否存在健康風險,這些分析資料將為服務機構提供照護建議參考,而家屬對養老院的信任危機和老人的健康風險也就迎刃而解。尿不溼還是那種尿不溼,透過將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集合成一個智慧裝置與尿不溼結為一體,它就變成了一款能懂人、能思考的“智慧尿不溼”。這也是所謂的智慧硬體,而智慧養老平臺則是智慧服務軟體,兩者相結合將更加高效驅動智慧養老產業升級。
最重要的是,通訊、網際網路、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應用與結合,可以幫助養老機構實現了從單一的生活照料到保健養生、醫療救助、健康管理、情感互動、娛樂休閒等綜合服務,機構服務管理提升效率的同時,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又滿足了使用者的多樣化需求,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尊嚴和品質。而需求背後催生的巨大潛力市場,為眾多養老服務相關產業提供支撐。因此,智慧養老,它不單解決了機構與老人之間服務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智慧養老將帶動整個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總結
未來智慧養老產業的發展,要擴大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需要“充分運用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創造養老服務的新業態、新模式。物聯網技術的引進,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將現有養老資源進行科學整合,根據不同老年人的需求,不同的服務場景,透過不同的終端產品採集資料,依據需求和資料分析結果,提供全方位、每時每刻的養老服務。尤其是那些“管不到”的老人,一套感應裝置、一個大資料平臺就能將他們的情況詳細掌握,極大地延伸養老服務供給的廣度與深度,改善了養老服務供需矛盾
回覆列表
那麼老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呢?
1、生活基礎保障:比如空調、水、食物、房間......這些物聯網實現不了。
2、精神生活提升:比如部分老人需要心靈慰藉,比如戲曲等節目引入......
所謂物聯網只能實現冷冰冰的技術,即使是聽戲,聽真人唱跟聽音響裝置唱感覺明顯不同。好的養老一定是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