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021水逆退散

    第一個典故——“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作者對聞西風而起蓴鱸之思的季鷹是怎樣的態度呢?論者一般抓住“休說”二字闡發,以為表達了對這種為鱸魚之美而還鄉的行為的否定。辛棄疾固然是一個胸懷利器,積極出世,希望建功立業的人,但是,我覺得他用這個典故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在此, “傷心人”當“別有懷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如果讀一讀辛詞中的那些寫於賦閒時期的清新小令,就可以看出,雖然在很多作品之中籠罩著揮之難去的憂憤,但是不乏抒寫鄉思,讚頌平淡生活之作。聯絡全詞,作者恐怕是拿張翰(季鷹)和自己作對比——季鷹有鄉可歸,而自己縱然鄉思無限,卻有鄉難歸,因為故鄉仍在金人的鐵蹄蹂躪之下呻吟。這個典故所抒發的主要就是這種有鄉難歸的苦痛。

    第二個典故——“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先說“怕應”二字。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呢?我覺得是“恐怕應該”的意思,是一種較為婉轉的價值判斷。那麼到底是誰“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呢?是許汜還是“我”?很多文章對此爭論不休,其實二者從根本上說,是統一的。因為說到底,表達的是“我”的一種人生態度。因此,絕大多數文章都認為作者用這個典故是批評不肯揹負匹夫之責只求個人安逸享樂的人,表達了作者欲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以北伐抗金為第一要務的高尚品質。我認為鑑賞到這裡,應該是有足夠的深度了,不過,如果聯絡上面的那個典故,我覺得此處同時表達了這樣一種苦痛:不僅有鄉難歸,而且難以做到隨遇而安,就此終老。蘇軾被貶卻能“此心安處是吾鄉”,所以他在黃州時還想過在沙湖買田終老。相比之下,辛棄疾就沒法子這樣“灑脫”——如何能放棄自己的遠大抱負和匹夫之責,也來個“求田問舍”呢?如果這樣做,豈不是將令雄才大略的劉備們所不齒?有鄉歸不得,就此終老又難以“心安”,這種矛盾怎不愁煞人呢?

    愁情集聚至此,作者仍未煞住,又推向了另外一層,這就是第三個典故——“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尤如此”。當迷局難以破解的時候,當苦痛難以申抒的時候,時間或許是唯一的良方。可是,歲月不居,流年易逝,“人生幾何”呢?寫作這首詞時,辛棄疾當是三十五歲,按理當是壯年,不致有“逝者如斯”之嘆,但是因為此時他已南渡十二載,一直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機會,所以,逝去的十餘年對於一個文武雙全抱負遠大的英雄來說,怎麼不讓人傷感呢?

    大好時光白白虛度,英雄無用武之地,而來日依舊模糊不可期,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今天,有鄉不能回的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對美好景緻或事物的留戀物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