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界中心的飼養員
-
2 # 愛做夢的瑞貝卡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引用了孫權坐鎮東南,擊退強敵的典故。劉裕金戈鐵馬收復失地的典故。劉裕之子劉義隆倉促北伐,引得北魏太武帝揮師南下遭到重創的歷史典故。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引用了孫權坐鎮東南,擊退強敵的典故。劉裕金戈鐵馬收復失地的典故。劉裕之子劉義隆倉促北伐,引得北魏太武帝揮師南下遭到重創的歷史典故。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所用的典故有桓溫感嘆年華虛度、張翰棄官歸鄉、許汜為劉備所羞。
下闕中三個典故: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這裡引用了一個典故:晉朝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作官,見秋風起,想到家鄉蘇州味美的鱸魚, 便棄官回鄉。(見《晉書·張翰傳》)現在深秋時令又到了,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何況我這個漂泊江南的遊子呢?然而自己的家鄉如今還在金人統治之下,南宋朝廷卻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鄉,又談何容易!“盡西風、季鷹歸未?”既寫了有家難歸的鄉思,又抒發了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是第二層意思。求田問舍就是買地置屋。劉郎,指三國時劉備,這裡泛指有大志之人。這也是用了一個典故。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許汜去詢問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舍,陳登當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下,豈止相差上下床呢?(見《三國志·陳登傳》)“怕應羞見”的“怕應”二字,是辛棄疾為許汜設想,表示懷疑:象你(指許汜)那樣的瑣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見象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為吃鱸魚膾而還鄉的張季鷹,也不學求田問舍的許汜。作者登臨遠望望故土而生情,誰無思鄉之情,作者自知身為遊子,但國勢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於此是說,我很懷念家鄉但卻絕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當是收復河山之時。作者有此志向,但語中含蓄,“歸未?”一詞可知,於是自然引出下一層。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是第三層意思。流年,即時光流逝;風雨指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也有一個典故,據《世說新語·言語》,桓溫北征,經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柳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樹已長得這麼高大了,人怎麼能不老大呢!這三句詞包含的意思是:於此時,我心中確實想念故鄉,但我不不會像張瀚,許汜一樣貪圖安逸今日悵恨憂懼的。我所憂懼的,只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宿願不能實現。年歲漸增,恐再閒置便再無力為國效命疆場了。
這三句,是全首詞的核心。到這裡,作者的感情經過層層推進已經發展到最高潮。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的上片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用三國時吳國國主孫權(字仲謀)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業;另一個是用南朝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貧,後來憑藉自己的努力而當上東晉將領,並親自率兵北伐,最終推翻了東晉王朝而自立為帝。詞的下片,也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元嘉”為其年號)事,他想學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誤聽王玄謨之言,派王玄謨率兵草率北伐,結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打得狼狽不堪;另一個是用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廉頗的故實,他曾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後來,趙王以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辛棄疾在此詞中運用這些典故,恰到好處,有助於詞人懷古傷今,表現其收復中原失地的強烈願望與對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