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海
-
2 # 匠於心品於形
漢唐的宰相和大將軍制度,把政權和軍權都放出去了,導致後期軍閥很多,當然太監也是人,除了不能有性的慾望,金錢和權利的慾望比正常人更強烈,看到那些武將紛紛自立,肯定他們也有當皇帝慾望。
明朝軍閥很少,武將的地位普遍比文官低,同一品級武將要拜文官,可想而知武將都不能自立,太監拿什麼想自立?所以太監也只能依附皇權。
-
3 # 浪78405407
關鍵是皇宮的安全不是錦衣衛負責的,有勳貴負責的,騰襄四衛負責,還有就是密聲衛,魏忠賢劉瑾再猖狂的時候都不敢動這些人還有就是太監還有牽制,御馬監,劉瑾對頭有張永當,還有一點明朝皇帝沒有一個呆的,不管是朱厚照還是木匠朱由校,都相當精明的一但他們搞動這些,後果是死的早一點。魏忠賢宮中騎馬結果是朱由校拔弓就射。所以他們反不了沒有這個可能
-
4 # 時光易老人常別
時代不同,不同朝代的具體情況與權力結構也不同,漢唐與明朝的權宦有很大的不同。權力的特點同性質決定了太監的命運。
漢代:對外戚干政的迴應漢代是一個非常崇母的朝代,皇帝母家外戚參政、干政始終貫穿了整個漢代,呂氏、薄氏、竇氏、王氏、衛氏都是有名的外戚。漢代崇尚孝治,皇帝信任母家人與妻家人,對他們委以重權達到制約同姓宗族貴族與大臣勳貴的目的。然而也會出現外戚干政、皇帝身邊無人可用的境況,此時幼小的皇帝們身邊唯一可依賴的只能是朝夕相處的太監。而漢代的權宦多出現於東漢,東漢尚書檯的建立削弱了“三公的權力”,且這個時期有不少皇帝都是幼年繼位。由此外戚和宦官之間輪流做大、互爭互鬥。
唐代:太監掌握軍權的時代唐代可謂是太監最為囂張的朝代,比起漢明兩朝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究其根本是太監掌握了兵權尤其是中央禁軍神策軍的兵權。神策軍原本為西北戍邊軍隊,安史之亂時調撥改為中央禁軍,此後成為大唐最為精銳與重要的軍隊。唐肅宗時任用宦官魚朝恩統領神策軍,成為了唐代太監掌握中央禁軍、大肆擅政的開端。而唐肅宗時期的另一太監李輔國被封為元帥,同樣手握軍權。此後皇帝身家性命實際上繫於太監之手,在藩鎮橫行、中央勢衰的中晚唐,太監可根據自身利益隨意立廢皇帝,甚至殺掉皇帝本人也不算什麼稀奇事。都說藩鎮禍亂天下,在我看來,權宦掌握禁軍軍權對安史之亂的大唐來說是比藩鎮更為危險和可怕的存在。
明代:新形勢下的權力制約明代太監也是十分囂張的存在,但遠不如漢唐危險。明朝的權宦皇帝想殺就殺。究其原因:一是宦官並未握有太多軍權,只掌握禁軍的部分兵權,難以同掌握重兵的邊關大將和藩王對抗;二是明朝文官集團的強大與內閣的權力制約,司禮監太監、內閣、朝廷文官集團構成了一個“權力三分化”的局面。三方互相制約、互相倚靠,勢力此消彼長,最終的操盤手則是皇帝本人。這樣就保證了皇帝能給予太監權力,也能很快地收走太監的權力。這就是明朝太監雖能囂張,但卻能被皇帝暴揍的原因。
太監在不同朝代的不同表現,實際上是不同時代中央權力結構構成的表現。
回覆列表
漢唐時期。是皇權剛剛建立。氏族門閥勢力強大。皇帝往往依靠門閥勢力,來加強自己的統治。氏族門閥勢力盤根錯節,有異常強大。有左右朝政,廢立皇帝的力量。
從科舉制開始。國家的政治權力從門閥氏族的手裡開始轉向士大夫階層,士大夫階層所組成的官員隊伍,已經不能再像以前的門閥士族一樣牢不可破。士大夫階層往往以同鄉,同窗,同年等關係組成利益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