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諸葛不孔明

      谷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四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八。

      尋根溯源

      1、出自嬴姓,伯益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和《谷郎碑》所載,伯益之後非子(號秦嬴,為秦國之始封之祖),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西南,一說在今陝西涇陽西北),其後以地為氏。

      2、戰國時,齊公子尾孫,封於夾谷,其後有谷姓。

      3、他姓改姓而來。據《鼠璞》所載,古代谷阝姓去掉邑旁為谷姓。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來。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代北鮮卑複姓谷會氏,入中原後改為單姓谷;據《唐書》所載,唐時東夷人谷那氏,後改單姓谷;今彝、土家、滿、蒙古、回、錫伯、北韓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伯益。一作伯翳、大費。顓頊玄孫,父親為皋陶,系夏朝東夷族首領。長於畜牧、狩獵。舜時被任為虞(掌管山澤之官)。後又助禹治水,立下大功,因功賜姓嬴。後被選為禹的繼位人。禹死後,在奪權鬥爭中,被啟攻殺。西周時,其裔孫非子善於養馬,被周孝王封於秦地(今甘肅清水東北),因非子最先住的地方叫秦谷,所以他的子孫中,有一支就以地為氏,稱谷姓。並尊伯益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谷姓發祥於今陝甘一帶,其得姓之後,在一段時間內基本繁衍於關中之地。秦統一天下後不久亡於漢,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為當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陝地之谷姓因仕宦、遊學、謀生等原因進入該地者甚多。兩漢之際,谷姓還播遷到了其它地方,除北方的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外,連位於長江南岸的湖南和江、浙一帶,也從漢末開始,有了谷姓人家。西漢時,谷吉、谷永父子為長安人,谷春為馮翊(今陝西大荔一帶)人,王莽時期有在天水任掌野大夫的長安人谷恭,光武帝時有寇恂外甥、上谷(治今河北懷來)人谷崇,漢靈帝時,湖南耒陽出過一位大孝子谷朗,後曾官至九真太守。魏晉南北朝時期,谷姓播遷之地主要以北方為主,尤其在今河北懷來一帶,由於比鄰山區,戰火難至,當地谷姓發展興旺,後逐漸昌盛為谷姓上谷郡望,並以此為主源向北方各地播遷。此際見諸史冊之谷姓名人有三國吳人、都亭侯谷利,東晉名士、湖南桂陽人谷儉,北魏昌黎(治今遼寧義縣)人谷潁、谷纂、谷士恢父子三人。尤可一提的是昌黎的谷渾家族,其子谷闡、孫谷洪、曾孫谷楷俱顯貴於北魏,為後世所敬仰。唐太宗時,東夷族人谷那律改為單姓谷,並定居於今河南南樂,孫谷倚相,曾孫谷崇義,玄孫谷從政俱為名宦,由於此支新鮮血液的注入,極大地壯大了谷姓家族。後此支谷姓因居地比鄰河北、山東之故,逐漸播遷於上述諸省。宋靖康之恥後,谷姓南遷者漸多。宋末時,由於蒙古鐵騎南下,繁衍於江浙之谷姓因避難之故,在南方諸省逐漸散居開來。明初,山西谷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明中葉以後,江蘇谷姓繁衍得較為興盛,名家甚多。清康乾年間及以後的一段時間裡,冀、魯、豫之地的谷姓伴隨闖關東的風潮入遷東三省。如今,谷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江蘇、河北、山東、河南多此姓,上述四省之谷姓約佔全國漢族谷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郡望堂號

      谷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上谷郡——西晉時設定,治所在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轄境約在今河北張家口以東,北京延慶以西之地。

      ?堂號:

      “經庫”、“上谷”、“築益”等。

      宗族特徵

      1、堂號來歷膾炙人口。如經庫堂出自唐代谷那律,因其精於經書,被褚遂良稱為九經庫,世人亦稱明經庫,後人遂以經庫為堂號。

      2、谷姓得姓較早,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3、谷姓與米、麥姓均為糧食名,但其源起與糧食無關,而與地名有關。

      名人精粹

      谷永:長安人,西漢大臣。少時為長安小吏,博學經書,工於筆札。元帝時被舉為太常丞。後歷任光祿大夫、涼州刺史、太中大夫等職,官至大司農。今存文二十餘篇,多為奏議、對策。谷利:三國吳人。原為孫權左右給事,因秉性忠果亮烈,言不苟且而受孫權寵信。公元二一四年孫權被張遼圍困,拼死突圍而出,而必經之橋已被毀壞,谷利使權持鞍緩控,並從後力鞭其坐騎,馬受驚而一躍過橋。因救主有功,被拜為都亭侯。谷朗:桂陽耒陽(今屬湖南)人,西漢大臣。幼失母,事繼母如親母。官太中大夫,後因安撫南州叛亂立下大功,升九真太守。谷渾:昌黎人,北魏大臣。少任俠好氣,後專研經史。道武帝時,因善寫隸書為內侍左右。太武帝時官至侍中、安南將軍、領儀曹尚書,賜爵濮陽公。居官以廉直聞名。谷洪:谷渾孫,北魏大臣。曾為文成帝的經學老師。文成帝即位後,累官至尚書,賜爵滎陽公。生性貪婪,攫取千金,仍不滿足,後被獻文帝斬殺。谷楷:谷渾曾孫,北魏將領。初任奉車都尉,因捕獲叛亂頭子法慶而升為城門校尉。眇一目,性殘暴,時人稱其為瞎虎。谷那律:魏州昌樂人,唐代大臣、經學家。太宗貞觀年間曾任國子博士,後遷諫議大夫,兼弘文館學士。其博覽群書,尤諳經學,是當時學問淵深的學者和經學家。谷崇義:谷那律孫,谷倚相子,唐代將領。唐玄宗時出任幽州大將,以雄壯果敢著稱,後升左金吾衛大將軍。谷倚:魏郡(今河北臨漳)人,唐代文學家。曾任太原主簿。以文詞著名,與富嘉謨、吳少微並稱“北京三傑”。穀子敬:應天府南京(今屬江蘇)人,元末明初學者。本為元朝舊官吏,元亡後被明遣戍。其明《易經》,通醫道,口才健利。尤工樂府,有《呂洞賓三度城南柳》。谷大用:明朝宦官。正德時與劉瑾等並稱八虎,他居第二。劉瑾掌司禮監,他提督西廠,分遣官校遠出偵事,誣籍民產甚多。後因劉瑾被殺,他辭去西廠之職。正德六年,因鎮壓霸州的劉六、劉七起義有功,而權勢益張。後被彈劾,並籍沒其家產。谷景通:順天府房山(今屬北京)人,明代官吏。任陽城知縣期間,廉潔貞介,為政紀律嚴明,後因事杖責小吏,為上峰所扼制,憤憂而卒,民皆惜之。谷應泰:直隸豐潤(今屬河北)人,清初官吏、史學家。順治進士,歷官戶部主事、員外郎、浙江提督學政僉事。曾招攬文人助其寫成《明史紀事本末》,因所據資料準確,又未遇文字獄之害,故有一定價值。另有《築益堂集》。谷際岐:雲南趙州人,清代官吏。乾隆進士,曾參與校對《四庫全書》,官至禮部給事中,為官有直聲。乞歸後,主講揚州孝廉堂垂十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茶花有哪些環保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