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4651256228734
-
2 # 王小佳的慧慧
忠孝兩全是中華文化認為的最好。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只能顧一頭,應該舍孝而盡忠,這才是忠孝不能兩全的本義。忠,中+心。中:與客觀時勢的需求動態匹配的;心:主觀意願;故,忠:力求做到與客觀時勢的需求動態匹配,即,忠於天意、天理,天意天理即客觀時勢的普遍性需求。過去,普遍認為天子是天命、天意的代理人,所以“忠於天”簡化成了“忠於天子,忠於領導”。很顯然,中華文化認為,天下最大的好事就是:凡事做到動態匹配,產生恰到好處的結果。所以,“忠”,力求凡事做到動態匹配,是人生最重要的學問和天賦使命孝,生+子。生:產生;子:將來的發展越來越好的;故,孝:凡事都要力求長久好、子孫萬代好。引申,你越孝順父母,將來子孫越孝順你,如此,最容易形成子孫萬代的良性迴圈。所以,忠,強調的是當下凡事匹配,做到最好;孝,強調的是凡事都要兼顧子孫萬代的良性迴圈,將來好。我們看,忠孝兩字,既講了如何實現當下普遍好的原理,也講了如何實現子孫萬代好的原理,所以說,忠孝兩全是中華文化的最高追求。
古人云: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意思是:一個人活在世上,或者為國家盡忠,或者為父母盡孝,二者只能選其一,無法兼顧。忠,中+心。中:與客觀時勢的需求動態匹配的;心:主觀意願;故,忠:力求做到與客觀時勢的需求動態匹配,即,忠於天意、天理,天意天理即客觀時勢的普遍性需求。過去,普遍認為天子是天命、天意的代理人,所以“忠於天”簡化成了“忠於天子,忠於領導”。很顯然,中華文化認為,天下最大的好事就是:凡事做到動態匹配,產生恰到好處的結果。所以,“忠”,力求凡事做到動態匹配,是人生最重要的學問和天賦使命。孝,生+子。生:產生;子:將來的發展越來越好的;故,孝:凡事都要力求長久好、子孫萬代好。引申,你越孝順父母,將來子孫越孝順你,如此,最容易形成子孫萬代的良性迴圈。所以,忠,強調的是當下凡事匹配,做到最好;孝,強調的是凡事都要兼顧子孫萬代的良性迴圈,將來好。我們看,忠孝兩字,既講了如何實現當下普遍好的原理,也講了如何實現子孫萬代好的原理,所以說,忠孝兩全是中華文化的最高追求。解讀“忠孝不能兩全”:1、“忠”和“孝”都是為人處世的優良品德,卻必須選擇一個、捨棄一個,真是讓人頭疼的兩難抉擇。四川邛崍山有條山路叫“九折阪”,回曲九折,崎嶇險峻,經常發生車毀人亡的慘劇。西漢年間,有個叫王陽的官員,經過“九折阪”時,異常恐懼。不禁感嘆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怎麼能在這樣危險的地方行走呢?”當即稱病辭官。西漢末年,有個叫王尊的官員,也經過“九折阪”,他看到地勢險峻,就問隨行的下屬:“這是不是王陽畏懼的那條路?”下屬說:“正是。”王尊告訴駕車的人:“走快點!王陽是孝子,我王尊卻要做忠臣!”於是,後人把王陽、王尊的故事稱作“陽孝尊忠”。在這裡,“忠”和“孝”(或者說“忠臣”和“孝子”)似乎成了互相對立、不可調和的兩個極端。其實,“忠”和“孝”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2、古人說“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就是這個道理。選擇“忠”,或者選擇“孝”,都不能算錯誤。忠臣可敬,孝子也同樣可敬。究竟選擇什麼、捨棄什麼,關鍵在於自己的心目中“忠”和“孝”哪一個置於首位。3、儒家經典《孝經》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王陽選擇了“孝”。《孝經》又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就是說,“孝”是道德的根本,事父母之“孝”應該轉化為事君之“忠”。這是在提倡“移孝於忠”,“忠”成為政治化的道德。在家盡孝,事君盡忠,是士大夫立身的道德準則。所以王尊選擇了“忠”。為了鞏固統治地位,歷代帝王都會要求臣下選擇“忠”。他們經常自我標榜“以孝治天下”,那是說給別人聽的,他們最希望的是臣下的“忠”。唐玄宗親自為《孝經》作注,他說:“聖人知孝之可以教人也,故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於是以順移忠之道昭矣,立身揚名之義彰矣。”士大夫不能只在家盡孝,更應該事君盡忠,“忠”成為衡量政治化道德的尺度。危難關頭,當“忠”和“孝”無法兼顧時。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忠”而不是“孝”,“孝於家”應該讓位於“忠於國”。顏真卿也特別強調“忠”。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議東都留守韋陟諡號,太常博士程皓諡為“忠孝”。時任刑部尚書的顏真卿,立即反駁說:“出處事殊,忠孝難並。已為孝子,不得為忠臣;已為忠臣,不得為孝子。故求忠於孝,豈先親而後君;移孝於忠,則出身而事主。”(《駁吏部尚書韋陟諡忠孝議》)在顏真卿看來,忠孝不能兩全。孝則在家養親,問寢問膳;忠則出仕事君,以身許國,勢必無暇顧及養親。所以說心可並存忠孝,而實際上難以兩全。作為士大夫,既然出仕,理當以天下為己任,以忠為念,則已無暇孝親,所以說忠臣就不能做孝子。顏真卿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不計個人安危,忠而殉難,堪稱忠君報國的千古楷模。4、東漢時,鮮卑族進犯邊境,遼西太守趙苞率兵迎敵。不料,他的母親被對方劫持為人質,並以此逼迫趙苞退兵。在戰場上,趙苞強忍悲痛對母親說:“兒子乃國之官員,守土有責,不敢因私恩而廢大義。”一面哭,一面下令進攻。趙苞是把“忠”置於首位。而他的母親卻慘遭殺害。後人把這段故事,稱作“趙苞棄母”。鮮卑軍隊被擊潰後,趙苞含淚將母親安葬。他對父老鄉親說:“吃著朝廷的俸祿而逃避災難,不是忠臣;殺了自己的母親而保全忠義,不是孝子。如此,我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人世?”他竟日鬱鬱寡歡。最終吐血而死。他是夾在“忠”“孝”兩難抉擇中間的犧牲品。這當然是特殊時期的特殊事例。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官員所面臨的難題是:自己外出做官(盡忠),卻難以侍奉家中父母(盡孝)。有人試圖調和二者之間的對立。5、元代劇作家高明的《琵琶記·高堂稱壽》說:“人生須要忠孝兩全,方是個丈夫。”這番話,聽上去很美,實際上很難做到。不過,還真就有人做到了。明代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山東費縣人王雅量考中進士,做了山西陽城縣令。俗話說“夫貴妻榮”。他的妻子孫氏,完全可以跟著他一起出門,去做官太太享享清福。可是,王雅量並沒有帶妻子一起出門,而是把她留在家裡,替他侍奉父母。此後幾十年間,王雅量去過很多地方做官,他寧肯自己過得清苦一點,也始終沒有攜帶家眷。他本人在外面為國盡忠,他的妻兒替他在家盡孝,用這種方式做到了“忠孝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