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凝媽悟語

    每個媽媽都希望寶寶是聰明健康的,剛出生的新生兒長得又醜,看上去一片茫然,怎麼能知道這個寶寶的大腦發育是否正常呢?

    如果想及時知道寶寶的大腦發育情況,到醫院做一個腦部檢查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很多媽媽擔心做檢查,是不是會損傷大腦呢?如果有這個擔心,還可以透過觀察寶寶的表現,確認寶寶大大腦發育情況。

    我看過《你的寶寶是天才》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格蘭多曼,他在兒童大腦發育領域做了一系列先驅工作,建立了人類潛能開發研究所。他透過測試新生兒的視力、聽力、觸覺、語言、運動等感知覺來判斷大腦發育情況。

    新生兒視力能力

    在一個暗室中,讓新生兒適應黑暗。遮住寶寶的左眼,把手電筒放在離右眼15-20釐米的位置,用光短暫照射右眼,觀察瞳孔的收縮情況。再換左眼觀察。

    如果兩隻眼睛在光照的瞬間完全收縮成一個點,就說明寶寶的視力是優等。

    如果有一隻或者兩隻眼睛反應緩慢,就是有功能。

    如果兩隻眼睛都沒有對光反射,那就是失明的情況。

    很多朋友都不敢做這個實驗,擔心光線刺激到寶寶,可以找專業醫生做,不做也可以。注意在正常的照明情況下,觀察寶寶的視線,是否喜歡尋找光亮的地方,如果是這樣,也是正常的。

    新生兒聽力能力

    新生兒聽到尖銳、劇烈的聲音,會出現身體發抖的情況,這叫做驚跳反射,很多媽媽反應寶寶為什麼一驚一乍的,這是寶寶的正常生理現象。

    拿著兩塊木板站在距離孩子至少60釐米的地方,突然拍擊木板。如果新生兒的身體立即哆嗦一下,就是優等;如果不是立即哆嗦,就是有功能;如果沒有任何反應,那說明聽力有問題。

    如果不想可以做這個實驗,也是觀察寶寶的動作。一般新生兒的房間是很安靜的,如果門突然被推開、地上掉落一個東西、有人大聲說話,這些聲音都會引起新生兒的驚跳反射,只要有反射就說明正常。

    新生兒觸覺能力

    巴賓斯基反射:

    用指甲或者其他東西沿著腳心外側從腳後跟處劃到腳趾,寶寶的5個腳趾都會向下彎曲,腳心向裡弓起,來躲避刺激。

    如果寶寶兩隻腳都有反射,就是優等。如果寶寶一隻腳有反射,就是有功能;如果寶寶兩隻腳都沒有反射,就是感覺遲鈍。

    新生兒的運動能力

    新生兒仰臥的時候,觀察他四肢的運動情況,看是不是有隨意動作。

    如果寶寶的四肢可以自由活動,那就是優等;如果寶寶的一肢或多肢不能動,那是有功能;如果寶寶的一肢或多肢完全不能動,那可能是癱瘓。

    新生兒的語言能力

    觀察寶寶的哭聲是大家熟悉的方法,新生兒出生後,如果不哭,是令人擔憂的,醫生會透過拍打的方式讓新生兒哭起來。

    如果新生兒有嘹亮的哭聲,說明是優等;如果新生兒哭聲很弱,說明有功能;如果新生兒完全不哭,那就是有些受傷了。

    新生兒手部能力

    如果把一個東西放在新生兒的手心中,他會立即握住,這是抓握反射。

    這個測試很簡單,相信媽媽們都會做。

    把手指放進寶寶緊握的手心中,寶寶就會自然地握住不放。

    如果新生兒能緊緊握住手指,是優等;如果新生兒一隻手反應差一些,是有功能;如果新生兒雙手都沒有握住的能力,說明受傷了。

    總之,要想知道寶寶大腦發育情況,可以及早對寶寶做這些測試,對寶寶進行針對性地治療或者訓練,讓寶寶大腦發育更加完善。

  • 2 # 奶油蛋糕媽媽

    媽媽如何自測新生寶寶的神經發育情況?

    答:不少剛做父母的家長,都想早早地瞭解小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天面板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後周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吮、伸舌、吞嚥及擁抱等反射。給新生兒照射光可引起眨眼反射,並能看到天,新生兒的聽覺逐漸增強,聽見響聲可米內的較大物體。出生後引起眨眼等動作。

    是否正常,在此向大家介紹一種簡便方法,即透過觀察寶寶的反射情況,來檢測其神經系統的發育是否正常。

    覓食反射:當新生兒的面頰能觸到媽媽的乳房或其他部位時,就會把頭轉向刺激的方向,一直搜尋到嘴接觸可吸吮的東西為止。若用手指輕撫孩子面頰時,他也會把頭轉向手指的方向,手指移到哪兒,頭就轉向哪兒。這種反射從出生半個小時就可出現,

    吸吮反射:用乳頭或手指輕輕碰新生兒的口唇時,他會出現口唇及舌的吸吮動作。

    吸吮反射是新生兒反射中最強、最重要的一種,當嬰兒做吸吮動作時,他的其他一切活動都會停止。此反射在小時後,就會把眼睛轉向光源,個月時消失。

    定向反射:嬰兒出生天新生兒的手掌時,他會握緊拳強的響聲還可使他停止吮吸動作。抓握反射:觸摸出生頭。

    巴布金反射:新生兒躺著時,按住其手掌,頭就會轉來轉去,嘴巴張開,就像打呵欠一樣。

    擁抱反射:用一隻手托起新生兒的頸和背部,另一隻手托起頭枕部,然後突然將托起枕部的手下移當新生兒受到突然的刺激時,就會伸開雙臂,使新生兒的頭及頸部向後傾現兩上肢外展、伸直,手指張開,然後上肢屈曲回縮呈擁抱狀態,這種反應稱為擁抱反射。

    頸緊張反射:小兒仰臥時,他的頭會轉向一側,與臉面同側的上下肢體伸直,對側肢體屈曲。這個反射大約在1月時消失。

    巴彬斯基反射:用手指輕劃嬰兒腳底外側,由腳跟至腳尖,腳趾會像扇形樣的張開。這種反射從出生持續到1個月

    驚跳反射:腿,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以及頭朝後仰又迅速收回。

    游泳反射:將新生兒托起,面朝下,其四肢就會做游泳動作。

    行走反射:託著新生兒的腋下,讓其光腳板接觸平面,他會做邁步動作,看上去非常像動作協調的行走。這種反射大約在周時消失。

    蜷縮反射:當新生兒縮起腳背碰到手面邊緣時,他會做出如小貓動作相似的蜷縮動作。以上這些反射,有些由於大腦皮質的成熟而受到抑制,在一定的時間內會消失;有些則具有明顯的保護人體的作用,不會消失。凡有上述反射的嬰兒,一般說明其神經系統發育正常,否則就有可能是不正常的表現。若嬰兒缺乏多種無條件反射,其神經系統發育不良的可能性則較高,可請醫生進一步檢查診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機尺寸與觀看距離多少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