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的創作可分為4個時期,即華沙時期、華沙起義時期、在巴黎的全盛時期、晚期。 華沙時期(早年~1830) 這一時期的創作除少數作品外,在肖邦的整個創作中不佔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創作的起點,其中已經閃耀著民族感情和民族風格的光輝,這在他的《d小調波洛奈茲舞曲》(1827)鋼琴與樂隊合奏的《降E大調大波洛奈茲舞曲》(1831)《C大調馬祖卡舞曲》(1829) 《F大調馬祖卡舞曲》(1829)、鋼琴與樂隊合奏的《波蘭主題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維亞克舞曲風格迴旋曲》(1828)中都有鮮明的體現。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兩部鋼琴協奏曲。這兩部作品富於浪漫主義氣質,對愛情生活的體驗,對幸福的熱烈嚮往,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明朗歡快情緒貫穿全曲。音樂富於民族民間彩,《第二鋼琴協奏曲》的末樂章主題有質樸優美的馬祖卡舞曲風格,《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末樂章主題則是一支帶有強烈的克拉科維亞克舞曲風格的強勁、粗獷的旋律。華沙起義時期(1830年末~1831年) 在這一短暫的時間裡,肖邦的創作出現了一個飛躍。《b小調諧謔曲》(1831)寫於逗留維也納時期。起義激起的愛國熱情同對祖國親人的思念交織在一起,構成一首既嚴峻又溫存的音詩。《c小調練習曲》(別稱《革命練習曲》,1831)《d小調前奏曲》(1831)則寫於得知華沙淪陷之後,激憤悲痛之情同嚴整洗練的藝術形式之間達到高度完美的統一,成為肖邦早期音樂創作中的傑作。同時期創作的《a小調前奏曲》則充滿了迷惘、茫然的情緒,音樂構思奇特而新穎。 在巴黎的全盛時期(1832~1845) 在肖邦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深刻的民族內容,富於獨創性的藝術形式和嫻熟的音樂風格使他的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的創作涉及到鋼琴音樂的各種體裁,從練習曲、前奏曲、馬祖卡舞曲、波洛奈茲舞曲、夜曲、圓舞曲、即興曲,直到結構更為複雜的敘事曲、諧謔曲、奏鳴曲,都獲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肖邦的絕大部分練習曲都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其中《E大調練習曲》(1832) 《b小調練習曲》(1834)、《a小調練習曲》(1834)等最為突出。《E大調練習曲》是一首感情溫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調屬於肖邦創作的最優美的曲調之一,傾注了對祖國無限愛戀的感情。《b小調練習曲》則是一首充滿了陰鬱激憤情緒的作品。它的主題緊張強烈富於戲劇性,而它的中部卻滲透著一種沉思寧靜的悲涼氣氛。在適宜於主要表現單一形象的練習曲體裁中,採用如此強烈的雙主題對比的原則以造成尖銳的戲劇性衝突,這在肖邦的練習曲中也是不多見的。《a小調練習曲》則情感嚴峻,氣勢磅礴,全曲由號角性的簡單音樂動機發展成為波瀾壯闊的巨流,把音樂推向戲劇性的悲壯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鳴曲中,在內容的深刻性和藝術的獨創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1839),其中的第3樂章《葬禮進行曲》,寄託著對華沙起義中為民族解放而獻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樂中最膾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創作中最富於浪漫主義氣質的體裁。他早年創作的夜曲深受英國作曲家J.菲爾德夜曲的影響,追求音樂風格的細膩、華美和典雅秀麗,有比較濃厚的浪漫主義感傷情調。流亡巴黎後創作的夜曲在內容上愈加深刻,音樂風格也更富於個性化了。他的《c小調夜曲》(1841)完全擺脫了菲爾德的影響,主題樸實無華、嚴肅而又悲哀,音樂的發展愈來愈富於戲劇性。它標誌著肖邦已經將夜曲的創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現潛力,使它成為一種能容納深刻社會內容的音樂體裁。肖邦的4首敘事曲全是這個時期創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蘭的民族史詩和民間傳說相聯絡。如《g小調敘事曲》(1835)的創作是直接受到了波蘭民族詩人密茨凱維奇的長詩《康拉德·華倫洛德》的啟示。肖邦把握了為民族獻出生命的英雄華倫洛德的深沉、嚴肅、大無畏的性格以及貫穿整個長詩的緊張的悲劇性氣氛,將它們體現在嚴整的奏鳴曲快板樂章的形式中。《F大調敘事曲》(1839)則取材於同一位詩人的民間幻奇故事詩《希維德什揚卡》。原詩描寫一個負心的少年獵人,由於背叛了愛情誓言終於受到了懲罰,被希維德什揚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這首敘事曲中沒有企圖去描繪或暗示原詩的故事情節,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現了兩個相互對立的情境,透過它們之間矛盾衝突的發展來揭示原詩的意境和感情氣氛。波洛奈茲舞曲是肖邦在這個時期創作中民族精神體現得最為強烈的體裁。他早年創作的波洛奈茲舞曲中的那種注重外在華麗效果的傾向被一種深刻、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樸實無華、剛毅豪放的藝術風格所代替。肖邦或從波蘭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從緬懷祖國光榮的往昔,悲嘆今日淪亡的苦難中激勵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發他內心的鬱憤,振奮民族精神。《A大調波洛奈茲舞曲》(1838)是一首勝利凱旋的頌歌,貫穿始終的管絃樂隊般的豐滿強大的音響,展現了古代波蘭慶祝民族勝利時光輝燦爛的情景。《c小調波洛奈茲舞曲》(1839)則是一首哀嘆祖國淪亡的沉痛音詩,主題的感情基調是悲哀和壓抑的,但絲毫沒有感傷。《升f小調波洛奈茲舞曲》(1841)規模宏大,富於戲劇性,它同對波蘭歷史上的民族戰爭情景的想象有聯絡。悲壯嚴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憂鬱的中間部分形成對照,在波洛奈茲舞曲體裁中別具一格。《降A大調波洛奈茲舞曲》(1842)是同類體裁樂曲中性格最剛毅、豪邁,氣勢最宏偉、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題具有果斷、剛健的節奏,熱情豪邁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調式和聲,體現著不屈不撓的民族英雄豪傑的形象。樂曲的中部富於鮮明的造型性,馬蹄聲同號角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戰馬賓士、月光劍影的古代沙場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現實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洶湧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這一時期肖邦的創作呈現出明顯的衰退趨勢。《幻想波洛奈茲舞曲》(1846)是這個時期的重要作品,雖然在這裡已經聽不到像《降A大調波洛奈茲舞曲》那樣高昂、豪邁的聲音,但它的那些由於對祖國、民族未來的某種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極富於感染力的。《g小調馬祖卡舞曲》(1849)、《f小調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後的兩部作品。前者是一首親切、溫存的歌,表達了對生活的最後一點眷戀;後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傾訴著對故國和親人的最後思念。
肖邦的創作可分為4個時期,即華沙時期、華沙起義時期、在巴黎的全盛時期、晚期。 華沙時期(早年~1830) 這一時期的創作除少數作品外,在肖邦的整個創作中不佔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是肖邦一生創作的起點,其中已經閃耀著民族感情和民族風格的光輝,這在他的《d小調波洛奈茲舞曲》(1827)鋼琴與樂隊合奏的《降E大調大波洛奈茲舞曲》(1831)《C大調馬祖卡舞曲》(1829) 《F大調馬祖卡舞曲》(1829)、鋼琴與樂隊合奏的《波蘭主題幻想曲》(1828)和《克拉科維亞克舞曲風格迴旋曲》(1828)中都有鮮明的體現。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作品是1830年作的兩部鋼琴協奏曲。這兩部作品富於浪漫主義氣質,對愛情生活的體驗,對幸福的熱烈嚮往,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明朗歡快情緒貫穿全曲。音樂富於民族民間彩,《第二鋼琴協奏曲》的末樂章主題有質樸優美的馬祖卡舞曲風格,《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末樂章主題則是一支帶有強烈的克拉科維亞克舞曲風格的強勁、粗獷的旋律。華沙起義時期(1830年末~1831年) 在這一短暫的時間裡,肖邦的創作出現了一個飛躍。《b小調諧謔曲》(1831)寫於逗留維也納時期。起義激起的愛國熱情同對祖國親人的思念交織在一起,構成一首既嚴峻又溫存的音詩。《c小調練習曲》(別稱《革命練習曲》,1831)《d小調前奏曲》(1831)則寫於得知華沙淪陷之後,激憤悲痛之情同嚴整洗練的藝術形式之間達到高度完美的統一,成為肖邦早期音樂創作中的傑作。同時期創作的《a小調前奏曲》則充滿了迷惘、茫然的情緒,音樂構思奇特而新穎。 在巴黎的全盛時期(1832~1845) 在肖邦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深刻的民族內容,富於獨創性的藝術形式和嫻熟的音樂風格使他的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的創作涉及到鋼琴音樂的各種體裁,從練習曲、前奏曲、馬祖卡舞曲、波洛奈茲舞曲、夜曲、圓舞曲、即興曲,直到結構更為複雜的敘事曲、諧謔曲、奏鳴曲,都獲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肖邦的絕大部分練習曲都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其中《E大調練習曲》(1832) 《b小調練習曲》(1834)、《a小調練習曲》(1834)等最為突出。《E大調練習曲》是一首感情溫存、深沉的哀歌,它的曲調屬於肖邦創作的最優美的曲調之一,傾注了對祖國無限愛戀的感情。《b小調練習曲》則是一首充滿了陰鬱激憤情緒的作品。它的主題緊張強烈富於戲劇性,而它的中部卻滲透著一種沉思寧靜的悲涼氣氛。在適宜於主要表現單一形象的練習曲體裁中,採用如此強烈的雙主題對比的原則以造成尖銳的戲劇性衝突,這在肖邦的練習曲中也是不多見的。《a小調練習曲》則情感嚴峻,氣勢磅礴,全曲由號角性的簡單音樂動機發展成為波瀾壯闊的巨流,把音樂推向戲劇性的悲壯的高潮,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肖邦的3首奏鳴曲中,在內容的深刻性和藝術的獨創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1839),其中的第3樂章《葬禮進行曲》,寄託著對華沙起義中為民族解放而獻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樂中最膾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夜曲是肖邦創作中最富於浪漫主義氣質的體裁。他早年創作的夜曲深受英國作曲家J.菲爾德夜曲的影響,追求音樂風格的細膩、華美和典雅秀麗,有比較濃厚的浪漫主義感傷情調。流亡巴黎後創作的夜曲在內容上愈加深刻,音樂風格也更富於個性化了。他的《c小調夜曲》(1841)完全擺脫了菲爾德的影響,主題樸實無華、嚴肅而又悲哀,音樂的發展愈來愈富於戲劇性。它標誌著肖邦已經將夜曲的創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大大地挖掘了夜曲的表現潛力,使它成為一種能容納深刻社會內容的音樂體裁。肖邦的4首敘事曲全是這個時期創作的,其中有的是直接同波蘭的民族史詩和民間傳說相聯絡。如《g小調敘事曲》(1835)的創作是直接受到了波蘭民族詩人密茨凱維奇的長詩《康拉德·華倫洛德》的啟示。肖邦把握了為民族獻出生命的英雄華倫洛德的深沉、嚴肅、大無畏的性格以及貫穿整個長詩的緊張的悲劇性氣氛,將它們體現在嚴整的奏鳴曲快板樂章的形式中。《F大調敘事曲》(1839)則取材於同一位詩人的民間幻奇故事詩《希維德什揚卡》。原詩描寫一個負心的少年獵人,由於背叛了愛情誓言終於受到了懲罰,被希維德什揚卡仙女拖入湖底。肖邦在這首敘事曲中沒有企圖去描繪或暗示原詩的故事情節,而是用高度概括的方法展現了兩個相互對立的情境,透過它們之間矛盾衝突的發展來揭示原詩的意境和感情氣氛。波洛奈茲舞曲是肖邦在這個時期創作中民族精神體現得最為強烈的體裁。他早年創作的波洛奈茲舞曲中的那種注重外在華麗效果的傾向被一種深刻、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樸實無華、剛毅豪放的藝術風格所代替。肖邦或從波蘭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吸取精神力量,或從緬懷祖國光榮的往昔,悲嘆今日淪亡的苦難中激勵自己的民族感情,以抒發他內心的鬱憤,振奮民族精神。《A大調波洛奈茲舞曲》(1838)是一首勝利凱旋的頌歌,貫穿始終的管絃樂隊般的豐滿強大的音響,展現了古代波蘭慶祝民族勝利時光輝燦爛的情景。《c小調波洛奈茲舞曲》(1839)則是一首哀嘆祖國淪亡的沉痛音詩,主題的感情基調是悲哀和壓抑的,但絲毫沒有感傷。《升f小調波洛奈茲舞曲》(1841)規模宏大,富於戲劇性,它同對波蘭歷史上的民族戰爭情景的想象有聯絡。悲壯嚴峻的首尾部分同色彩暗淡、感情憂鬱的中間部分形成對照,在波洛奈茲舞曲體裁中別具一格。《降A大調波洛奈茲舞曲》(1842)是同類體裁樂曲中性格最剛毅、豪邁,氣勢最宏偉、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題具有果斷、剛健的節奏,熱情豪邁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調式和聲,體現著不屈不撓的民族英雄豪傑的形象。樂曲的中部富於鮮明的造型性,馬蹄聲同號角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戰馬賓士、月光劍影的古代沙場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現實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洶湧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 晚期(1846~1849) 這一時期肖邦的創作呈現出明顯的衰退趨勢。《幻想波洛奈茲舞曲》(1846)是這個時期的重要作品,雖然在這裡已經聽不到像《降A大調波洛奈茲舞曲》那樣高昂、豪邁的聲音,但它的那些由於對祖國、民族未來的某種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極富於感染力的。《g小調馬祖卡舞曲》(1849)、《f小調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後的兩部作品。前者是一首親切、溫存的歌,表達了對生活的最後一點眷戀;後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傾訴著對故國和親人的最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