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71823184645

    浪子燕青是原著少數敘述其成長過程的人物形象。

    我們看到了一個盧俊義身邊的忠僕成長成了梁山的能臣謀士。

    燕青一個妙人,高雅俊逸,風流倜儻,連一代名妓李師師都為之傾心(需知李師師看上的也就周邦彥和道君皇帝這種級別的文人),在梁山充當了探子和說客的作用。

    燕青身上具備一種迷人的氣質——遊俠品質,任俠好義,糞土高官厚祿。這是李白詩中追求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他的眼光看得比別人遠,即使睿智如宋江吳用,也就看到了招安,而燕青卻看到了招安之後。他知道,朝廷與梁山泊之矛盾,不可能在平定遼國王慶田虎方臘之後就消弭了,難保朝廷背信棄義卸磨殺驢。所以他在平定方臘後飄然而去,而為了防止蔡京童貫高俅楊戩等人加害,他求了道君皇帝的赦書。

    作為梁山一員,燕青把公與私分得很清楚,在梁山泊中不會被宋江思想同化,相反保持其獨立性。一百零八個好漢裡,他與盧俊義情深意重,但與其他人卻保持著距離,除了出行遛遛李逵外。

    這也是燕青在勸退盧俊義,卻不勸退宋江的原因。

    再說宋江與同諸將離了杭州,望京師進發,只見浪子燕青私自來勸主人盧俊義道:“小乙自幼隨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難盡。今既大事已畢,欲同主人納還原受官誥,私去隱跡埋名,尋個僻淨去處,以終天年。未知主人意下若何?”盧俊義道:“自從梁山泊歸順宋朝已來,俺弟兄們身經百戰,勤勞不易,邊塞苦楚,弟兄損折,倖存我一家二人性命。正要衣錦還鄉,圖個封妻廕子,你如何卻尋這等沒結果?”燕青笑道:“主人差矣!小乙此去,正有結果,只恐主人此去無結果耳。”若燕青,可謂知進退存亡之機矣。有詩為證:略地攻城志已酬,陳辭欲伴赤松遊。時人苦把功名戀,只怕功名不到頭。盧俊義道:“燕青,我不曾存半點異心,朝廷如何負我?”燕青道:“主人豈不聞韓信立下十大功勞,只落得未央宮裡斬首。彭越醢為肉醬,英布弓弦藥酒?主公,你可尋思,禍到臨頭難走!”盧俊義道:“我聞韓信三齊擅自稱王,教陳造反;彭越殺身亡家,大梁不朝高祖;英布九江受任,要謀漢帝江山。以此漢高帝詐遊雲夢,令呂后斬之。我雖不曾受這般重爵,亦不曾有此等罪過。”燕青道:“既然主公不聽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小乙本待去辭宋先鋒,他是個義重的人,必不肯放,只此辭別主公。”盧俊義道:“你辭我,待要那裡去?”燕青道:“也只在主公前後。”盧俊義笑道:“原來也只恁地。看你到那裡?”燕青納頭拜了八拜,當夜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貝挑著,竟不知投何處去了。次日早晨,軍人收拾字紙一張,來報復宋先鋒。宋江看那一張字紙時,上面寫道是:  辱弟燕青百拜懇告先鋒主將麾下:自蒙收錄,多感厚恩。效死幹功,補報難盡。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國家任用,情願退居山野,為一閒人。本待拜辭,恐主將義氣深重,不肯輕放,連夜潛去。今留口號四句拜辭,望乞主帥恕罪:雁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此生。

    燕青高妙的地方在哪裡?看他給宋江的四句詩——“身邊自有君王赦”,這廝“以公謀私”謀得真是一絕!哈哈哈哈哈哈!

    電視劇裡總嫌不夠,新老《水滸傳》給他安排了老婆——李師師,因為妙人總得有佳偶!(歷史上李師師的下落不明)

    梁山泊中最精明的除了燕青外,就是混江龍李俊。那才是低調悶聲發大財,他保留著自己的班底童威童猛(可惜折了弟弟李立),還拓展人脈(費保、倪雲、卜青、狄成),七人駕著艦艇,海外逍遙去了!李俊最終成為了暹羅(即泰國)國王,人生之路,千千萬萬,何止招安一途?可以這樣,亦可那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梯的結構組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