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細菌性葉斑病。該細菌有兩種侵染方式。 第一種侵染型別開始於葉子上,稱為葉部侵染。葉部侵染通常開始於葉緣及葉片下部氣孔較多的地方。初期,在葉背面可見水浸狀斑點,後期,葉緣出現褐斑,且邊緣有黃色暈環。 第二種侵染型別開始於莖上,透過維管束系統迅速傳遍整個植株,稱為系統侵染(或稱維管束侵染)。系統侵染可以透過變黃的葉子被發現,在細菌侵染初期新葉葉色暗淡。維管束內由於細菌的填堵,阻礙了體內水分流動與營養向葉片運輸,使葉色暗淡,葉片發黃。 在較短的時間內,該型別的侵染就能導致花梗和葉片從植株上脫落,生長點迅速腐爛,並有菌濃湧出。有時,當汁液攜帶細菌流向葉子時,葉部會出現水浸狀斑點,類似於葉部侵染,不同的是這種情況下水浸狀斑點多出現在葉子中間的主脈附近。 防治方法: 1、潮溼有利於細菌的傳播,儘可能利用恰當的環境條件使植株保持乾燥,儘可能杜絕植株的吐水現象。 2、施肥上應儘可能降低其中的銨態氮和硝態氮水平,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銨態氮,鉀元素保持原來要求的水平。 3、生長弱的植株更容易被細菌侵染,因此應當儘量避免不良的環境條件及偏高的溫度,細菌繁殖理想的溫度在30℃左右,較高的溫度下細菌性病害發展速度更快。 4、合理使用農藥。在上述防治方法的同時,要配合科學合理的施用農藥。可選用濃度為72%的硫酸鏈黴素4000倍、新植黴素5000倍、1 0%的潰枯寧可溼性粉劑1000-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溼性粉劑1000- 1200倍輪換使用,防止病原菌產生抗性,每週噴一次。
這是細菌性葉斑病。該細菌有兩種侵染方式。 第一種侵染型別開始於葉子上,稱為葉部侵染。葉部侵染通常開始於葉緣及葉片下部氣孔較多的地方。初期,在葉背面可見水浸狀斑點,後期,葉緣出現褐斑,且邊緣有黃色暈環。 第二種侵染型別開始於莖上,透過維管束系統迅速傳遍整個植株,稱為系統侵染(或稱維管束侵染)。系統侵染可以透過變黃的葉子被發現,在細菌侵染初期新葉葉色暗淡。維管束內由於細菌的填堵,阻礙了體內水分流動與營養向葉片運輸,使葉色暗淡,葉片發黃。 在較短的時間內,該型別的侵染就能導致花梗和葉片從植株上脫落,生長點迅速腐爛,並有菌濃湧出。有時,當汁液攜帶細菌流向葉子時,葉部會出現水浸狀斑點,類似於葉部侵染,不同的是這種情況下水浸狀斑點多出現在葉子中間的主脈附近。 防治方法: 1、潮溼有利於細菌的傳播,儘可能利用恰當的環境條件使植株保持乾燥,儘可能杜絕植株的吐水現象。 2、施肥上應儘可能降低其中的銨態氮和硝態氮水平,去除原有肥料配方中的銨態氮,鉀元素保持原來要求的水平。 3、生長弱的植株更容易被細菌侵染,因此應當儘量避免不良的環境條件及偏高的溫度,細菌繁殖理想的溫度在30℃左右,較高的溫度下細菌性病害發展速度更快。 4、合理使用農藥。在上述防治方法的同時,要配合科學合理的施用農藥。可選用濃度為72%的硫酸鏈黴素4000倍、新植黴素5000倍、1 0%的潰枯寧可溼性粉劑1000-1300倍、20%的噻枯唑可溼性粉劑1000- 1200倍輪換使用,防止病原菌產生抗性,每週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