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唐朝安史之亂禍害更大令天下百姓生靈塗炭長安一度失陷大唐從此走向衰敗玄宗英名盡喪開創盛世之局也親手葬送毀滅,西漢巫蠱之禍則更慘烈上至皇室下至百姓三萬多無辜含冤屈死,漢武帝晚年寵用奸小親手害死自己大批骨肉至親,丞相公孫賀滿門百口、大將軍衛青長子衛伉、陽石公主衛長公主諸邑公主他的三個親生女兒、賢明太子劉據及他的妻子太子妃和兩個兒子、一代賢后劉據生母皇后衛子夫皆冤死於這場巫蠱之禍。

  • 2 # 彼岸歷史

    這兩個事件怎麼能相提並論?

    西漢“巫蠱之禍”只是一場帝王家事,是政治上層權力鬥爭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唐代“安史之亂”則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叛亂戰爭,二者有根本性的不同。

    “巫蠱之禍”,表面上看是一個小權奸江充為一己之私興風作浪,在整個西漢上層乃至皇室掀起腥風血雨,直接導致太子劉據自殺,間接催生了一個小皇帝劉弗陵和一個權臣霍光。其實,這次事件的導演自始至終都是漢武帝劉徹,江充充其量只是一個劇務,連執行導演都不算。權力是一個帝王最最敏感、最最要緊的事,它勝過天下一切感情。和權力相比,親孃老子要靠後,老婆要靠後,兒子當然也要靠後。強悍的劉徹前半輩子一直生活在軍事和外交上,不僅打空了國力,還忽略了內政,尤其是晚年漸趨昏聵的他不僅疑神疑鬼,還聽信讒言,感覺自己政權發生了鬆動,皇權受到威脅,不禁大動肝火。這一發火,一起巫蠱從丞相公孫賀父子到公主再到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再從京師長安、三輔地區並迅速席捲全國各郡縣,先後共有數萬人死於此禍。這是漢武帝劉徹執政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太子死後,在壺關三老等人的諫諷下,劉徹“幡然醒悟”。之後不久,帶著劉徹最後也是最大囑託的李廣利兵敗投降匈奴,漢武帝於前89年釋出著名的“輪臺罪己詔”,西漢王朝重新進入休養生息。

    “安史之亂”則不同,它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戰爭,是讓大唐由盛轉衰的決定性事件,和“巫蠱之禍”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時間長,從公元755年12月安祿山范陽起兵到763年2月平息,共持續8年之久。二是人口減員嚴重,戰後,僅潼關和虎牢關之間幾百裡內,僅“編戶千餘”,鄧州的方城縣,從天寶時的萬餘戶,驟降至二百戶以下。三是藩鎮割據。唐政府名義上取得勝利,但是,田承嗣在魏博,李懷仙在盧龍,李寶臣在成德,薛嵩在相衛,一幫降將搖身一變,各掌一方,大唐幾乎政令不出長安,從此進入藩鎮割據局面。後來雖然憲宗、宣宗時有所改觀,但隨著人亡政息,“中興”成為迴光返照。四是太監從此走向前臺,併成為帝國走向的決定性力量,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仇士良、田令孜等人不僅掌握權柄,還可擅行廢立,唐後期共有11個皇帝由宦官所立,還有兩個死在宦官手上。

    所以說,從種種方面來說,西漢“巫蠱之禍”根本不能和大唐“安史之亂”相提並論。

  • 3 # 西府趙王爺

    顯然是安史之亂,二者可以說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政治生涯的汙點,而安史之亂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傷疤,一個是帝王家事,一個是舉國之殤,無論是傷亡人數還是歷史影響,二者都不是一個層面上的事件!

    巫蠱之禍

    話說漢武帝在執政後期,由於年紀的增長,和多年的勞累,以至於身體機能下降,老眼昏花,且愈發的暴虐多疑。

    當時,長安城風行巫蠱之術,也就是咱們經常說的扎小人兒。而因此引發的禍案時有發生,牽連甚廣,甚至連王室公主也被株連,所以漢武帝對於巫蠱之術尤為痛恨。

    巫蠱之禍便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發生的!

    當時漢武帝估計是年紀大了的緣故,經常做噩夢,精神恍惚。而寵臣江充說漢武帝的病是因為有巫術蠱作祟造成的。漢武帝大怒,便令江充徹查此事。

    江充拿著雞毛當令箭,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了大搜捕,凡事那些迷信巫蠱的人,不管有沒有犯事兒,全都抓起來,嚴刑拷問。短短數月,因此而冤死獄中的百姓達到了數萬人,全國上下,皆人人自危。

    而更厲害的是,江充由於和太子劉據不和,恐其繼位之後會找自己算賬,便趁機栽贓陷害。指使巫師向漢武帝稱:“宮中有蠱氣,不將這蠱氣除去,皇上的病就一直不會好。”並在後宮與太子宮中搜出木頭人。

    種種跡象都將矛頭指向太子!太子劉據自知此時辯解已經無用,便起兵清君側,誅殺江充。這無疑是犯了皇家大忌,畢竟皇帝陛下還在,你太子不經過他同意便動兵戈,這怎麼說都是要造反,

    結果薑還是老的辣,漢武帝調兵將太子劉據鎮壓。皇后衛子夫和劉據相繼自殺,太子一族幾乎被屠殺殆盡,只餘下尚在襁褓之中的皇曾孫劉病已一人獨活。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劉病已在因緣巧合之下,最後坐上了皇位,是為漢宣帝。

    總得來看,巫蠱之禍,牽連著甚廣,前前後後死了數十萬人,特別是父子相殘的事件更是家門不幸,這也成為了漢武帝政治生涯中的一大汙點,為後人所詬病。

    安史之亂

    公元755年,即唐天寶十四年,唐胡人將領,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自范陽誓師,起兵反唐。

    安祿山盡起三鎮之兵,浩浩蕩蕩數十萬,由西向東而來,煙塵千里,鼓譟震地,一場決定唐朝生死存亡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是時,大唐王朝外緊內松,海內承平日久,各地駐軍都很少經歷過戰爭,更別說老百姓了。所以,面對叛軍,唐軍毫無抵抗之力。是故,但凡范陽兵至,皆望風瓦解,風聲鶴唳!

    最終洛陽,長安接連陷落,君儲逃亡,玄宗入蜀地避禍,太子於靈武登基,天下大亂,大唐王朝危在旦夕。

    好在天不滅唐朝,郭子儀李光弼等人臨危受命,忠心為主,最終擊敗叛軍,平定禍亂。

    不過,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開始由盛轉衰,再不復當年之榮光。特別是其藩鎮割據的局面為日後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而這場長達八年的動亂,給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杜甫有詩云:“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楱應改為榛),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舊唐書》

    所以,論慘烈程度,無疑是安史之亂要高出許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樓房比別人家高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