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題主想問的應該是馬耳他為什麼可以左右北非戰場,不過嚴格的說,馬耳他雖然給隆美爾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不過其影響不具備決定意義。

    馬耳他島是地中海里的一個小島,一度是英國地中海艦隊的主要基地之一,不過隨著飛機的出現,僅僅依靠海軍已經無法保衛馬耳他。二戰爆發以後,義大利倒向德國,從義大利起飛的飛機可以攻擊到馬耳他,所以英國也不得不將大部分軍艦撤離馬耳他,不過在島上剩餘的空軍和海軍,還是對義大利到北非的航線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像1941年7月,義大利運往北非的物資有12%損失在海上,而8月損失率達到了20%,9月是29%,10月是20%。這些損失有很大一部分是馬耳他島上的海軍和空軍造成的。因此德意兩國把這個島視為眼中釘,並在1941年底制訂了登陸佔領馬耳他的計劃,並首先透過空襲和海上封鎖來削弱島上的軍事力量。到1942年4月底,馬耳他在德意空軍海軍的聯合攻擊下損失慘重,也無法得到物資補充,一度陷於困境。1942年7月,在北非航線上的損失率降低到了6%。

    然而此時隆美爾急於對埃及發起進攻,擔心對馬耳他的攻勢會分散對他的支援,所以要求推遲登陸馬耳他的計劃,這給了英華人喘息之機,抓住機會向島上運去了物資,使得馬耳他重新恢復了活力。1942年8月,軸心國在北非航線上損失了25%的物資和41%的燃料。這無疑極大的影響了非洲軍的作戰。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德意兩國即使攻佔了馬耳他也無法改變北非戰役的結局。因為北非的基建非常落後,沒有鐵路,港口也很少,而且一旦靠近埃及以後,港口很容易遭到英國空軍的襲擊。所以非洲軍能利用的,只要還是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而這兩個港口距離前線太遠,這使得在阿拉曼戰役正激烈的時候,運到北非的物資還有1/3堆在班加西。

    所以即使沒有馬耳他的影響,德國也最多在班加西多堆點物資,可以增加防禦的力量,但是如果要攻擊埃及,那麼還是沒有希望的。

  • 2 # 度度狼gg

    二戰軍迷如果研究的再深刻些,你會發現左右北非戰局和隆美爾非洲軍團進退的,其實不完全因為“馬耳他”這個要命的小島被英軍所控制,更多的是德國空軍在地中海和北非上空究竟能保持多大的兵力存在。德軍擁有足夠戰機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對馬耳他島的壓制和海上運輸線的保護,一方面是在沙漠坦克大戰中,能給裝甲部隊提供足夠的空中支援。

    (德國空軍司令戈林)

    馬耳他島是個方圓只有200平方公里的小島,位於西西里島以南90公里的海域,處在從直布羅陀海峽到蘇伊士運河、義大利到北非利比亞等國縱橫兩條航線的交叉點上,素有“地中海心臟”之稱,戰略價值極為重要。馬耳他島19世紀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軍事要點,與直布羅陀要塞一起,是英國海空軍控制地中海的重要基地。

    戰爭爆發後,為了奪取地中海的控制權,義大利空軍首先於1940年6月開始轟炸馬耳他島,到1941年初德國空軍第10軍部署到西西里島時,德意混合機群對馬耳他的空襲達到了高潮,在此後的兩年多里,馬島駐防英軍進入最困難的時期。

    (第二航空隊司令凱塞林)

    尤其是1941年11月間,德軍在東線取得巨大勝利,希特勒有條件下令凱塞林第二航空隊從蘇德戰區轉場調往地中海和北非戰場,在德國空軍的巨大壓力下,英軍艦隊和大多數戰機不得不撤離該島,以免成為“斯圖卡”的靶子。最慘時島上只剩六架英軍“颶風式”戰機,嚴密的海空封鎖使其食物和彈藥等給養嚴重缺乏,自保尚且困難,當然無力打擊過往的軸心國船隊。

    同一時期,德意運輸船隊得以暢通無阻前往北非,將武器彈藥和油料源源不斷送達德國非洲軍團,也正是隆美爾的部隊高歌猛進的時間段,補給物資充足,空中掩護得力,再加上隆美爾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德軍的相對素質優秀,英軍自然一敗塗地。

    (隆美爾在北非)

    其中最危險的時間點是1942年4月,馬耳他島上所有設施已經被炸成一片廢墟,幾乎喪失了抵抗能力,這也是德意軍隊襲取該島的最佳時機。可惜希特勒被蘇德戰場拖住了主要精力和兵力,且認為馬耳他已不堪一擊,於是將島嶼登陸作戰交由義大利軍隊執行,這下可就壞了,慢吞吞的墨索里尼和意軍總參謀部為了佔領這麼個小島,整整準備了三個月!

    而英華人為挽救馬耳他,則拼著老命增援島上力量,甚至拉上了美國海軍幫忙,總共分三批給馬爾他送去了172架“噴火式”和“颶風式”戰鬥機,以及大批物資給養,使島上英軍力量逐漸恢復了原氣;而蘇德戰場形勢的變化,又迫使希特勒調走了第二航空隊的主力,此消彼長,再加之意軍的貽誤戰機,軸心國最終未能奪取這座“地中海心臟”之島。

    (德國空軍戰機)

    我們知道,隆美爾是1942年6月因為攻克託布魯克要塞而晉升陸軍元帥的,他的勝利很大程度上仰仗德國空軍的強力存在,然而他的好日子從此到頭了。遙遠的斯大林格勒爆發的大規模會戰,不僅急劇消耗著德國有限的資源,也牽制了德國空軍的主要兵力,它再也無法給非洲軍團提供有效的掩護和支援了。

    馬耳他島上的英軍艦機開始死灰復燃,四面出擊尋殲德意補給船隊,軸心國第一個月內就損失運輸船12艘和5.5萬噸物資,佔全部開往北非船隻的44%,這一數字後面有增無減。

    (英軍“颶風式”戰機)

    隆美爾無法得到足夠的坦克、彈藥和汽油,每個月運達的物資少的可憐,根本不足以補充巨大的戰損,而對面的英軍卻可以囤積大量軍備;在戰場上,德意空軍加一起只剩480架戰機,而英國空軍則達到750架,同時美國提供的飛機和坦克也正大批運來,隆美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兵敗阿拉曼,軸心國從此在北非戰場開始走下坡路。

    在隆美爾此後一次長距離的機動撤退中,本已彈盡油絕,他居然利用的是從海上漂來的幾千桶汽油得以跑路,這不是上帝所賜,而是德國貨船在馬耳他附近被擊中後,踉蹌掙扎到近海才沉沒,船上所載汽油挽救了非洲軍團,這足以說明馬耳他遏制的地中海航線有多麼重要。而這個故事來自於戴維*歐文的《隆美爾》一書中的記載,卻是絕對真實的。

    今天的馬耳他島,已是地中海上的旅遊勝地,它不知能否講述,上個世紀的那些海空硝煙。

    (馬爾他島的要害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超打法已改,帶疾跑太無解,秒脆皮實在太輕鬆,打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