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雅格布jacob
-
2 # who我
檢驗產品迭代是否有效應該而且只有透過客戶及市場來檢驗。
雖然我們在產品設計及迭代實施過程中會做市場調研,評估實施優先順序,但最終效果還是要靠結果檢驗(其實,我們在做迭代決策是也是依據其價值優先順序來定的)。
所以我們要以結果問導向來驗證是否有效,並據此調整下一個迭代的內容。
-
3 # 鴻蒙創業圈
以往產品進行迭代前一般是透過使用者反饋來獲得相關資訊,後來逐漸衍生出AB測試,也就是把使用者分為AB兩組或更多,然後根據使用者使用的反饋來決定採用哪種新功能,做這個一定要將使用者隨機分配,而且測試時間要長,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有效的反饋,再後來就是灰度測試,一般適用於體量較大的產品的迭代更新,特別是產品要推出全新的功能或者大的版本改動,就是把新版本推給一部分使用者,比如10%使用者,如果使用者反饋沒什麼問題再逐漸推給更多的使用者,這種情況下,使用者對新版本有問題也可以及時調整,大家在產品進行迭代的時候也可以參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這個問題,可以用金融類的產品來舉例:金融類產品是需要讓使用者掏出真金白銀的,意味著這型別的產品從獲客到使用轉化的比例註定很低,使用前使用者十分謹慎,使用時還需要同步和捆綁各種交易媒介。因為金融產品的使用場景離“錢”比較近,有效使用者的LTV通常很高,但前提要是有效使用者,至於有效使用者怎麼定義呢,我舉個很平常的例子:某公司透過渠道獲客10萬新註冊使用者,但只有0.1%的投資轉化,客單價為500元。也就是最後有100個有效使用者,總投資量為5萬元。而另一個公司獲客雖然不多,只有1萬新註冊,但能做到10%的投資轉化,客單價為50000,最後在1000個有效使用者裡面,總投資量為5千萬。可能大家會覺得,這裡面的例子會過於懸殊,但其實以上兩種不同的轉化和客單,在行業裡都是常見的事,就看你怎麼去做而已。在資金端部分,有效使用者的增長主要體現在投資額的提升上,僅針對移動應用場景,通常會用下面這個公式來衡量每個季度的產品表現:投資額 = UV X 註冊轉化率 X 投資轉化率 X 客單價其中:UV = 渠道 X 點選率拋開自然流量,渠道大致能分為以下幾種:安卓的渠道包,在應用商店裡面的下載引流,蘋果的則在App Store;對應手機廠商的預安裝渠道,在客戶購買獲得手機前,品牌商早已預設安裝;異業合作,透過活動相互導流;產品內部的活動拉新,透過老使用者社交傳播;每個渠道的維護和投入是需要成本的,所以我們需要衡量每個渠道的投入和產出,而我們習慣透過前期的使用者點選率和後期的使用者LTV來甄別每個渠道的好壞。年輕人喜歡用iPhone,國企公務員喜歡用華為,極客喜歡用錘子小米,也有年輕新生代喜歡用OPPO,不同的應用渠道對應著不同的使用者畫像,有著不一樣的使用場景。如果你有時間研究,我能告訴你這裡面有趣至極。註冊轉化率 = 註冊使用者數 / 註冊頁UV每當使用者透過上面的四種渠道接觸到我們的產品,點選對應的活動入口時,新使用者都會被引導到註冊落地頁上。這個頁面有可能是為某個活動專門製作的,也有可能是長期放置做引導作用的。無論如何,這是使用者接觸到產品的第一個頁面。為提高註冊轉化,有以下需要注意到的地方:頁面互動邏輯簡單,易用性高,簡化註冊流程;頁面內容表達直觀,能讓使用者明確感受到“我註冊後有什麼好處?”;頁面開啟(響應)速度要快,目前使用者等待極限已降至5秒;註冊異常狀態、報錯需有引導提示;不同於內容類和工具類的產品,金融產品在這一步已開始了大量的使用者流失,因為大部分使用者對金錢的交易是很敏感的,稍有差錯,就會直接離開。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在這個頁面就能帶給使用者強烈的使用者價值,無論是文案、UI、互動細節和頁面穩定性,都是帶有強目的性的,而不是隨機而為。而且,產品的品牌溢價在這裡顯得尤為重要。投資轉化率 = 投資使用者數 / 註冊使用者數如何在有限的註冊使用者裡,挖掘出投資使用者,這是完成產品商業轉化的重要階段。而如何刺激新使用者首次投資,是大多數產品用的慣用伎倆。所以新使用者的首次投資,基本上都是平臺在讓利營銷,超高性價比。目的是引導使用者透過首次投資後,感知產品價值。基本上,使用者在註冊成功後,理應有且只有一個引導選擇:是否進行首次投資?其他無謂的流量出口都不應放置其中,確保註冊使用者正向流入並轉化。第一步,我們會把投資流程當作一個整體部分去設計,一個已經不斷簡化的整體,因為每多一個頁面就意味著多一層流失。第二步,在新手的使用者體驗路徑裡,只放這個整體部分的入口。某些產品引導的流程過於累贅,使用者剛註冊完就被介紹琳琅滿目、應接不暇的產品內容,似乎在強調這也優惠,那也划算。對於新使用者來說,在眾多的資訊當中,能找到自己在這個產品裡最應該去做的事,實屬不易。客單價 = 使用者投資金額 / 投資使用者數當投資使用者數是確定時,我們可以從使用者的投資金額上去突破。在我看來,這個數值和以下幾個方面有關:投資頻次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使用者,是一群具有極強行為週期性的使用者,從單個使用者來說,他的投資頻次是呈現週期性變化的。因為人不可能每天都在投資,時時刻刻想投就投,每個人對每一類的投資品類是有預算的,在這個產品價值相當的時候,我只能等我本次的投資到期後,我才有錢進行下一次投資。這麼看來,投資頻次能固定,就是好事,刻意追求高頻是不正常的。但我們卻可以在使用者每次投資快到期時,給予充分的引導和優惠供給,刺激下一筆投資。投資金額投資金額主要看來源,在借貸行業的使用者畫像看來,普通使用者的投資金額主要有三個地方:上一次的投資資金、競品的投資金額以及工資。工資是短期固定的,當中投資的比例也是恆定不變,而上一次的投資資金也會是一個較固定的值,如果要在投資金額上尋求突破,競品的投資資金便是一個突破口。這能從側面證明,其實使用者是有錢投資的,只是不想把錢都放在同一個理財產品裡面,況且對使用者來說,收益並沒有因為分散而減少。這個時候,對於相同的投資產品,不同的投資額是否可以對應不同的收益率?越高的投資金額會有越高的年化收益,哪怕只是提高一點點?也有助於競品的投資轉化。又或者是投資超過多少金額,能送一張優惠力度較大的券,但此券也僅能作下次投資使用?投資品類投資品類存在的意義,其實就是在不斷縮短決策鏈。不同的使用者有著不同的使用者訴求,每個人的資金週轉狀況也各不相同。假設有個品類,在首次投資一筆本金後,將來每個月的投資都能自動把上個月的利息轉化為今個月的本金。如果我是一個明白複利,追求收益最大化的使用者,同等情況下,這個品類我將更有可能投資持有。這個時候我的決策鏈,明顯就被縮短了。梳理出使用者的畫像,根據畫像份額設定相應的投資品類,也是提高客單價的一條捷徑。很明顯,如果某次產品迭代,你並沒有有效提升以上四個方面中的其中一個,又或者沒有任何有效關聯,基本上可以認為這是一次無效的迭代。因為在更新後並不會增加投資額,對公司的盈利也沒有半點作用,那麼我們還浪費時間做來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