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滿足不了開啟任督二脈的需要,只有靠藥氣的力量幫助才能開啟 任督二脈,開啟的任督二脈在頭面的迴圈是各走各的道,在體內照樣有一定的迴圈路線,這 一前一後一迴圈(新陳代謝大迴圈)將體內所有的毒素全部排出體外。 任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迴圈作用於十二正經脈,故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依道家的說法,任督二脈是人體陰陽溝通迴圈的主要渠道。它的初級功法“小周天”就是從更深的層次開啟任督二脈,使陰陽二氣升降往返,暢通無阻,使生命保持動態的平衡。具體作法是:將心火置於腎水之中,意守臍下三寸,如月映水,使陽氣在腎水中凝聚之後,循督脈自然升發,上至頭頂泥丸,化陰精而沿任脈下行,降歸腎元,週而復始。周天常通的人,一般是不會犯什麼病的。對於心腎不交,任督不合,有升不降的病人,中醫有一妙方,僅川連、肉桂二味。川連性寒,人心經,能降心火,化陰氣為陰水,使之下行;肉桂性溫,人腎經,能將任脈下行之陰水溫化,收入腎本,轉為陽氣重新生髮。任督二脈是氣之根本,所謂打通,其實是迴歸根本,人剛出生時是通的,但隨後的生活違背了自然規律,造成氣不能貫通二脈,只好透過修練來達到貫通的目的.如何打通任督兩脈?真氣執行法是一種靜功自我導引法,主要透過凝神調息,培植真氣,以貫通經絡,調理陰陽氣血,而達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據《黃帝內經》理論,並採納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氣功養生治病經驗,結合自身實踐體驗整理而成。操練不難,只要按要求練習,不會出偏差。操練步驟井然,各有反應或效果可證,治療範圍亦較廣泛。基 本 內 容 一、練功姿式 以平坐式為主,凳椅面上可加軟墊,要求凳椅坐面與小腿等高;臀部的 1/2~1/3 坐於凳面,兩足平行,足底著地,並與小腿垂直,小腿與大腿垂直,大腿與上身垂直;兩膝間距兩拳寬,兩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兩肩松垂,含胸拔背,頭頂如懸,下頜微收,舌抵上顎,口目輕閉,兩眼內視,耳聽呼吸。若慣於盤坐者,盤坐亦可。當修習純熟後,則站、臥、坐、行皆可。 二、呼吸與意念 本療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練功初期,意念只須注意呼氣,儘量做到深、長、細、勻,而吸氣時則任其自然,勿須任何意念。隨著練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須作適當調整。 三、收功 每次練功結束前,先放鬆意念,手掌相對摩擦至熱,如洗面狀摩面部數週,使精神恢復常態後,慢慢起身活動即可。練 功 方 法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 練功準備就緒,即微合雙眼,先注視鼻尖片刻,接著閉目內視心窩部,耳聽呼吸,勿使有聲。意念隨每次呼氣自喉部下達心窩部,儘可能逐漸放慢、放長,每次呼氣的時間,以每分鐘呼 8~12 次為宜。呼氣時任其自然,無念無識。練功時若有雜念,要用數息法制之:只須數呼氣之數,從 1 ~ 10 ,再回頭從 1 ~ 10 ,反覆進行,雜念平息,即不必數息。本步練功時間每日 3 次,每次 20 分鐘。儘可能固定每日練功時間,易於形成條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時間者,則每日早、中、晚 3 次不可缺。練功約 3 ? 5 日,便自覺心窩部有沉重感,至 10 日左右心窩部有溫熱感,即告第一步完成,為第二步奠定了基礎。煉本步期間,無練功基礎者,可能出現頭昏,腰痠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顎不習慣等,這些是初練時的生疏現象,只要堅持按要求去練,便會逐漸純熟,各種不自然現象漸會消失。在練本步過程中,一般脾胃虛寒、食慾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漸增食慾,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當第一步功法練至每次呼氣自覺心窩部發熱時,即可意息相隨,於每次呼氣時,以意引心窩之熱氣流逐漸向下延伸,一步步趨向丹田(小腹內)。但必須注意輕鬆自然,不可過分用意和操之過急。如此每日練功 3 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約 10 天左 右,即可於每次呼氣時出現一股熱流下達丹田的感覺。此時可出現小腹中汩汩有聲,矢氣增多,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者漸趨正常。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當每次呼氣皆有熱流下沉丹田,丹田溫暖發熱後,即把呼吸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過分注意呼氣。每日練功 3 次,每次 40 分鐘左右。本步鍛鍊時間約需 40 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內形成一個“氣團”。隨著功夫的積累,氣團逐漸增大,小腹充實飽滿有力,有時會出現陰部作癢,會陰跳動,腎區及四肢發熱等,這些現象或感覺可因人而異。一般患有失眠、陽痿、月經不調、二便異常者漸可明顯好轉。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助 接上步,當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的程度,即會沿脊柱上行。此時,意念須隨之上行而不為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當其止於某處不復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時,也不要用意向上導引(勿助)。因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決於丹田中真氣充實的程度,丹田越充實,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則上行中止,甚或倒退。當上行至腦後“玉枕關”,屢屢欲上難透過時,可用內視頭頂法,一般即可衝過玉枕關。本步是關鍵的一步。每日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至 4 ? 5 次,每次需 1 小時左右。一般在一週之內,氣流即可衝過“玉枕關”。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透過,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須數次;慢者需數天;個別人可因特殊情況而久久難以透過。練本步過程中,可出現項背強急,頭如緊箍等情況,是衝關通督之前兆,不可疑慮放鬆;通關後 ( 尾閭、夾脊、玉枕 ) 自然輕鬆愉快。通關後呼氣時熱流直下丹田,吸氣時熱流沿脊而上過頭頂至口腔,形成任督迴圈(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頭暈、耳鳴、失眠健忘、性慾低下、月經不調、心悸氣短、精神恍惚等病證者,皆可明顯改善,長期堅持可望康復。無病者亦可致身輕體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 任督迴圈形成後,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時其他經脈也可相繼開通。如頭頂出現動力,可改守上丹田 ( 腦中 ) ,可以靈活掌握。練功時間仍每日 3 次,每次一小時左右。此期間,會出現頭皮奇癢,舌尖顫麻,全身如有電流亂竄,面板麻癢如有蟻 爬,眉心、鼻樑緊張,環頭拘緊等反應,亦因人而異,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約一月後各種動象漸會自然平息。此後各種慢性病皆可明顯好轉或痊癒
人自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滿足不了開啟任督二脈的需要,只有靠藥氣的力量幫助才能開啟 任督二脈,開啟的任督二脈在頭面的迴圈是各走各的道,在體內照樣有一定的迴圈路線,這 一前一後一迴圈(新陳代謝大迴圈)將體內所有的毒素全部排出體外。 任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迴圈作用於十二正經脈,故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依道家的說法,任督二脈是人體陰陽溝通迴圈的主要渠道。它的初級功法“小周天”就是從更深的層次開啟任督二脈,使陰陽二氣升降往返,暢通無阻,使生命保持動態的平衡。具體作法是:將心火置於腎水之中,意守臍下三寸,如月映水,使陽氣在腎水中凝聚之後,循督脈自然升發,上至頭頂泥丸,化陰精而沿任脈下行,降歸腎元,週而復始。周天常通的人,一般是不會犯什麼病的。對於心腎不交,任督不合,有升不降的病人,中醫有一妙方,僅川連、肉桂二味。川連性寒,人心經,能降心火,化陰氣為陰水,使之下行;肉桂性溫,人腎經,能將任脈下行之陰水溫化,收入腎本,轉為陽氣重新生髮。任督二脈是氣之根本,所謂打通,其實是迴歸根本,人剛出生時是通的,但隨後的生活違背了自然規律,造成氣不能貫通二脈,只好透過修練來達到貫通的目的.如何打通任督兩脈?真氣執行法是一種靜功自我導引法,主要透過凝神調息,培植真氣,以貫通經絡,調理陰陽氣血,而達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據《黃帝內經》理論,並採納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氣功養生治病經驗,結合自身實踐體驗整理而成。操練不難,只要按要求練習,不會出偏差。操練步驟井然,各有反應或效果可證,治療範圍亦較廣泛。基 本 內 容 一、練功姿式 以平坐式為主,凳椅面上可加軟墊,要求凳椅坐面與小腿等高;臀部的 1/2~1/3 坐於凳面,兩足平行,足底著地,並與小腿垂直,小腿與大腿垂直,大腿與上身垂直;兩膝間距兩拳寬,兩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兩肩松垂,含胸拔背,頭頂如懸,下頜微收,舌抵上顎,口目輕閉,兩眼內視,耳聽呼吸。若慣於盤坐者,盤坐亦可。當修習純熟後,則站、臥、坐、行皆可。 二、呼吸與意念 本療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練功初期,意念只須注意呼氣,儘量做到深、長、細、勻,而吸氣時則任其自然,勿須任何意念。隨著練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須作適當調整。 三、收功 每次練功結束前,先放鬆意念,手掌相對摩擦至熱,如洗面狀摩面部數週,使精神恢復常態後,慢慢起身活動即可。練 功 方 法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 練功準備就緒,即微合雙眼,先注視鼻尖片刻,接著閉目內視心窩部,耳聽呼吸,勿使有聲。意念隨每次呼氣自喉部下達心窩部,儘可能逐漸放慢、放長,每次呼氣的時間,以每分鐘呼 8~12 次為宜。呼氣時任其自然,無念無識。練功時若有雜念,要用數息法制之:只須數呼氣之數,從 1 ~ 10 ,再回頭從 1 ~ 10 ,反覆進行,雜念平息,即不必數息。本步練功時間每日 3 次,每次 20 分鐘。儘可能固定每日練功時間,易於形成條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時間者,則每日早、中、晚 3 次不可缺。練功約 3 ? 5 日,便自覺心窩部有沉重感,至 10 日左右心窩部有溫熱感,即告第一步完成,為第二步奠定了基礎。煉本步期間,無練功基礎者,可能出現頭昏,腰痠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顎不習慣等,這些是初練時的生疏現象,只要堅持按要求去練,便會逐漸純熟,各種不自然現象漸會消失。在練本步過程中,一般脾胃虛寒、食慾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漸增食慾,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當第一步功法練至每次呼氣自覺心窩部發熱時,即可意息相隨,於每次呼氣時,以意引心窩之熱氣流逐漸向下延伸,一步步趨向丹田(小腹內)。但必須注意輕鬆自然,不可過分用意和操之過急。如此每日練功 3 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約 10 天左 右,即可於每次呼氣時出現一股熱流下達丹田的感覺。此時可出現小腹中汩汩有聲,矢氣增多,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者漸趨正常。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當每次呼氣皆有熱流下沉丹田,丹田溫暖發熱後,即把呼吸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過分注意呼氣。每日練功 3 次,每次 40 分鐘左右。本步鍛鍊時間約需 40 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內形成一個“氣團”。隨著功夫的積累,氣團逐漸增大,小腹充實飽滿有力,有時會出現陰部作癢,會陰跳動,腎區及四肢發熱等,這些現象或感覺可因人而異。一般患有失眠、陽痿、月經不調、二便異常者漸可明顯好轉。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助 接上步,當丹田真氣充實到一定的程度,即會沿脊柱上行。此時,意念須隨之上行而不為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當其止於某處不復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時,也不要用意向上導引(勿助)。因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決於丹田中真氣充實的程度,丹田越充實,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則上行中止,甚或倒退。當上行至腦後“玉枕關”,屢屢欲上難透過時,可用內視頭頂法,一般即可衝過玉枕關。本步是關鍵的一步。每日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至 4 ? 5 次,每次需 1 小時左右。一般在一週之內,氣流即可衝過“玉枕關”。這也是因人而異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透過,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須數次;慢者需數天;個別人可因特殊情況而久久難以透過。練本步過程中,可出現項背強急,頭如緊箍等情況,是衝關通督之前兆,不可疑慮放鬆;通關後 ( 尾閭、夾脊、玉枕 ) 自然輕鬆愉快。通關後呼氣時熱流直下丹田,吸氣時熱流沿脊而上過頭頂至口腔,形成任督迴圈(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頭暈、耳鳴、失眠健忘、性慾低下、月經不調、心悸氣短、精神恍惚等病證者,皆可明顯改善,長期堅持可望康復。無病者亦可致身輕體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 任督迴圈形成後,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時其他經脈也可相繼開通。如頭頂出現動力,可改守上丹田 ( 腦中 ) ,可以靈活掌握。練功時間仍每日 3 次,每次一小時左右。此期間,會出現頭皮奇癢,舌尖顫麻,全身如有電流亂竄,面板麻癢如有蟻 爬,眉心、鼻樑緊張,環頭拘緊等反應,亦因人而異,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約一月後各種動象漸會自然平息。此後各種慢性病皆可明顯好轉或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