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6005395580
-
2 # 範閒不是我
清明[農曆四月十五]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在一年二十四節氣當中,民間特別重視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祭祀墳墓的俗例,自漢相沿承襲。以後,普及民間,歷二千年而不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孝子賢孫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墳,為墓地鋤草,替墳墓加土,好好清掃修整一番。近世,孝子賢孫對於清明掃墓,已未必一定遵守於清明節這一日。有的會在節日以前數天拜祭,也有的會在節日若干日子奉祀,只不過籠統地說是清明上墳拜祭罷了。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阿彌陀佛!
佛的涅盤日,中國一般認為農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盤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誕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有的國家則以公曆5月月圓日(相當於中國農曆四月十五日)為佛節日,認為佛誕生、成道、涅盤都在這一天。
衛塞節(農曆四月十五日) 上座部佛教的人認為:“衛塞節”是佛陀出生、成道覺悟、逝世的一天。 佛陀出生於公元前624年四月十五月圓日,出生地是今尼泊爾蘭毗尼。 公元前589年四月十五月圓日,36歲的悉達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發現了無常、無我的真理,放下執著,達到究竟解脫,得到阿羅漢果,完成了人生的目的。 中夜時分,佛陀最後告誡眾比丘說:“比丘們!我告訴你們,不要自負,觀察一切法都是無常變化的。大家應該各自精勤觀察,以徹底證取(解脫)道果。”是佛陀在人世的最後教導。然後佛陀次第進入四禪八定,返回第四禪時結束於了輪迴的生活,證達永恆的大涅盤界。這時在庫西那拉附近地區發生地震及天空無雨響雷等現象。正是公元前544年二月十五日月圓時分。(現在為方便也作四月十五日) 所以現在世界佛教聯盟定公曆的每年五月的那個月圓日為紀念佛陀日。 不管怎樣,今天,有能力的法友可以選擇靜修,或者也作一件幫助別人的好事。即使去放一條小魚兒或者給乞討者一元錢也是好的。總之保持一顆寂靜安詳的心境,是每個佛教徒這天對佛陀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