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家人文歷史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概念,勝敗乃兵家常事,決定戰爭勝負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存在一個國家鐵定能打過另外一個國家的情況,我們這裡談論的“能打過”或“打不過”,都是從軍事、政治、經濟等幾個方面綜合對比進行的主觀猜測,畢竟阿提拉的崛起沒趕上巔峰時期的羅馬帝國,沒人能準確把握變化無常的歷史脈搏。

    我們要肯定阿提拉的絕世才能,“上帝之鞭”絕不是浪得虛名,成長於羅馬宮廷的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對羅馬的內部結構和內政外交研究頗深,幾乎是一個“羅馬通”了,在繼承了魯嘉的位子以後,帶領統一的匈人帝國迅速發展崛起,經常找茬掐架,靠著驍勇鐵騎南征北戰,對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造成極大的打擊。然而如若將阿提拉置於羅馬帝國的全盛時代,阿提拉未必能嚐到什麼甜頭。

    第一,阿提拉的匈人鐵騎對抗羅馬的齊整陣型,未必能贏。匈人騎兵機動性強,破壞性大,但組織紀律性和兵種配合性略差,優缺點都很明顯。羅馬帝國戰士訓練有素,兵種配合及工事設定戰力強勁,匈人軍隊和羅馬軍隊硬磕並得不到什麼好處,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這一弱勢,即便在對抗分裂的東羅馬帝國和西羅 馬帝國時,都十分明顯。

    第二,阿提拉強大的軍事聯盟並沒有那麼穩定。阿提拉的軍事聯盟裡包含了阿蘭人、薩克森人、東哥德人、赫魯利人等大量蠻族,這個聯盟實質上並不穩定,遠不及先進文明和政治體制攬挾下的羅馬集團,阿提拉的聯盟足夠龐大,但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怕也不會在軍隊數量上輸給他。

    第三,後勤保障上阿提拉也不一定能剛得過羅馬帝國。阿提拉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鑽了周邊國家四分五裂的空子。南征北戰最終打得都是後勤保障,單靠燒殺搶掠是養不活一支軍隊的。而按提拉的後勤之薄弱,在阿提拉被迫撤出義大利的時候就得以體現。全盛的羅馬帝國國富民強,抵禦奔襲而來的阿提拉大軍,應該不在話下,如果願意的話,來個反殺應該也沒太大問題。

    不過戰爭本無定法,歷史不容假設,沒人能斷定如果兩者兵戎相遇羅馬帝國就一定能立於不敗之地,畢竟阿提拉的雄才也為匈人大軍增添了幾分勝算。

  • 2 # 平田君Bellatores

    先直接上結論再分析吧:在冷兵器時代軍事科技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軍事體制和國家實力均佔優的羅馬帝國在巔峰時代能夠打贏阿提拉。

    在開始分析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交戰雙方的概況,並界定“巔峰羅馬帝國”這一概念。

    阿提拉(406-453年)是5世紀時的匈人首領,締造了短暫存在的“匈人帝國”,是有著“上帝之鞭”稱號的令人畏懼的統治者。阿提拉統治期間曾多次與處於衰落中的羅馬帝國交戰,對帝國的東部和西部地區發起過多次軍事行動。阿提拉曾摧毀了義大利北部軍事重鎮阿奎利亞,並一度迫使西部皇帝瓦倫提尼安三世放棄拉文納、逃往羅馬。453年阿提拉突然逝世,他逝世後不久,諸子為爭奪統治權相互內戰,這也導致匈人帝國迅速解體。

    至於羅馬帝國的巔峰期,史學界一般認為是在安敦尼王朝的“五賢帝”(96-192年)時期,其疆界的最大值出現在圖拉真(98-117年在位)時期,此時地中海完全成為羅馬的內湖。圖拉真統治期間,羅馬帝國的對外戰爭幾無敗績,主要事蹟是贏得達契亞戰爭和帕提亞戰爭的勝利。羅馬軍隊一度攻佔帕提亞帝國首都泰西封、扶植了親羅馬的傀儡政權,這時羅馬帝國的邊境東起兩河流域,西達不列顛,南至埃及、北非,北抵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達契亞。

    在確定了比較物件之後,我們可以看看阿提拉與衰落的晚期羅馬帝國之間的交戰記錄。總體來看,阿提拉佔據明顯優勢,但他在沙隆會戰的決定失敗令其元氣大傷。

    440年,阿提拉率匈人軍隊渡過多瑙河,劫掠了伊利里亞地區和色雷斯地區。

    441年,阿提拉率軍進攻巴爾幹半島,先後攻陷了馬古斯、費米拉孔、辛吉杜烏姆等城市,但羅馬軍隊於442年時擊退了阿提拉的攻勢。

    443年,匈人軍隊佔領了整個巴爾幹半島,並一度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但由於攻城乏術作罷。

    447年,阿提拉第二次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但依然無法攻破君士坦丁堡的城牆。

    451年,阿提拉集結一支由多民族組成的混合軍隊進入高盧,在奧爾良地區與西哥特和羅馬聯軍相遇,隨後雙方爆發了著名的沙隆會戰,阿提拉被聯軍擊敗、停止了進軍西歐的行動。

    452年,阿提拉侵入北義大利、摧毀了重鎮阿奎利亞。隨後與羅馬議和,撤回本國。這也是他生前的最後一次軍事行動。

    我們必須承認,阿提拉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無愧於“上帝之鞭”之名,但他對羅馬的軍事勝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羅馬帝國陷入分裂、多面受敵的狀況。而從沙隆會戰的結果來看,即使是衰弱的西羅馬帝國,在集結全國之力的情況下也仍然能夠在正面交鋒中擊敗阿提拉。基於這一現狀,阿提拉的對手如果是圖拉真皇帝(下圖)治下的鼎盛羅馬帝國,他的勝算想必不會太大。

    軍事體制方面,羅馬軍隊強調多兵種協同作戰、善於修築野戰工事,著名的“三線戰術”則具有較廣泛的適應性,這使得羅馬軍隊無論是面對步兵強悍的日耳曼人、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的希臘化軍隊,抑或是擁有強大騎兵的帕提亞帝國都能找到制勝之道。更重要的是,裝備弩炮、拋石機等重武器的羅馬軍隊擁有匈人所不具備的攻堅能力。羅馬行省的駐軍和輔助部隊的存在,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匈人軍隊對邊境地區的騷擾、防止匈人進一步深入內地。相較之下,匈人的優勢僅在於騎兵,其步兵遠遜於羅馬,軍隊的組織性和紀律性也較差。考慮到戰法的相似性,羅馬軍團完全可以借鑑對抗帕提亞騎兵的經驗、有效對抗無馬鐙的匈人騎兵。

    國家實力方面,匈人帝國也顯然無法與羅馬帝國相提並論。所謂“匈人帝國”實際上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沒有完備的國家機構,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阿提拉的個人權威。從阿提拉死後匈人帝國迅速解體的現實來看,真正直屬於他的作戰力量只有匈人本部,阿蘭人、赫茹利人、東哥特人等部族仍然保持著獨立地位、阿提拉本人並無直接指揮他們作戰的權力,其軍事實力不宜高估。相較之下,鼎盛期的羅馬帝國在人力(6000萬人口)、財力和軍隊數量(30萬常備軍團部隊,如果計算輔助部隊還會更多)上都具備明顯的優勢,足以在一次戰役中投入5萬以上的大規模兵力。此外,羅馬軍隊還能利用地中海成本低廉且便利的海運,有效整合帝國資源對抗外敵。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圖拉真時代的巔峰羅馬帝國足以完勝阿提拉的匈人帝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工業革命是從紡織業開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