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各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序,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工業化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
首先是英國。我們在中學歷史課上都學過,珍妮紡紗機開啟了英國的工業革命。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也是首先用在棉紡織業上。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蒸汽機,但核心產業是棉紡織業。
中國也一樣啊。1930年代,中國最發達的工業城市上海,支柱產業也是棉紡織業。
日本的工業化同樣是從棉紡織業起步的。1890年,日本從棉紡織品進口國轉為出口國。到20世紀初,日本已成為世界棉紡織強國。豐田公司最初其實是造棉紡紗機起家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的父親豐田佐吉是日本有名的紡織大王。
其他國家,歐洲的德國、法國,亞洲的印度等等,在工業發展的起步階段無一例外,都率先發展棉紡織業。
那麼請問,這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好解釋。棉紡織業嘛,輕工業,投資門檻低,技術門檻也低;而且衣食住行中的衣,大家都需要,所以就率先發展起來。這有什麼好分析的?
事情並非那麼簡單。輕工業有很多。為什麼偏偏棉紡織業率先發展?衣食住行都很重要,為什麼糧食加工業或者建材業沒有成為各國工業化的第一步?打個比方,腳踏車也是英華人在19世紀發明的。為什麼這種可以解決無數人交通問題的新產品,沒有像棉紡織業那樣成為英國工業革命的核心產業?
《棉花帝國》這本書,就非常精彩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這本書的分析,是從一個很多人忽略的事實開始的:雖然棉紡織業是英國工業革命的核心產業,但是你想過沒有?英國本土並不出產棉花啊。
棉花是一種亞熱帶作物。英國那麼冷,還經常下雨,日照也不足,種不了棉花的。不僅英國,歐洲大部分地區都無法種植棉花。
本地不出產棉花,自然也就沒有棉紡織業。所以,工業化之前,英華人要用棉布,主要得靠進口。19世紀之前,主要就是從印度這樣的地方進口。這個階段,英國政壇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就是反對棉紡織品進口。你看,英華人當年也要保護國貨。
但是,在手工棉紡織時代,英國要想和印度競爭,是根本沒戲的。別的不說,就說勞動力數量,英國就永遠也趕不上印度。所以,英華人只能在機器生產的效率上想辦法。正是在這種強烈需求的推動下,英華人終於發明了珍妮紡紗機。
珍妮紡紗機是18世紀60年代發明的。此後,圍繞著棉紡織機械,在英國湧現出很多新發明。隨後,英國就迎來了棉紡織業生產效率的大爆發。從1795年到1825的30年間,英國棉紡織業的生產力提高了370倍。英國生產棉布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低於印度了。1830年以後,英國的棉布甚至已經反過來佔領印度市場了。同時,棉紡織業成為英國經濟的核心。到1830年,英國每6個工人中就有1個受僱於棉紡織業。這個過程雖然具體數字你不清楚,但過程你是清楚的。
但是我們前面講的那個難題就來了,英國不產棉花啊。光有機器不行,這原材料哪兒來的呢?靠傳統的棉花產地,印度、土耳其、埃及肯定不夠。所以,過去我們只盯著看新機器帶來的新效率,忘了這個無米之炊的問題,英國是怎麼解決的?
答案當然是明擺著,是透過大航海,在全球範圍內解決的。
到了這個時候,大航海時代揭幕已經300年了,海運已經足夠發達,跨大西洋運輸棉花的成本,已經可以接受。所以,英華人開始在美洲的加勒比海的那些島上殖民地種棉花。後來,棉花產量爆發性增長,棉花需求也是爆發性增長,僅僅加勒比的海島也不夠了,去哪裡?當然就是美洲大陸了。
美洲大陸種植棉花的條件更好,尤其是南部。說到這裡,你可能就想起了那個著名的“貿易黑三角”。把棉花從美洲運到英國,把棉布從英國運到非洲等殖民地,把黑奴從非洲運到美洲。棉紡織業這個全球分工的大機器,就這麼轟隆隆地運轉了起來。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換了個地方種植和採購棉花嗎?運輸距離遠一點而已,和原來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很大。
你想,原來印度也好,土耳其、埃及也好,他們種植棉花,都是小農經濟的種植方式。種植面積、產量、投入的資源,都是多年沿襲固定下來,是傳統農業的一部分。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產量的彈性非常小。
你想,一家小農,幾畝地,種糧種菜的土地總是要優先保證的。剩下來的種棉花,產出之後,自己紡織成布料自己穿。就算有剩餘的賣到市場上,數量也不會多,更不會隨著機器的改進,迅速地擴大產量。而英國那麼多棉紡織機械,要像巨獸一樣吞噬棉花的,靠小農經濟不靠譜。
但是,英華人在美國南部的棉花田就不一樣了。看起來仍然是種植業,但它其實是一種更像是工業的種植業。
你想,在美洲大陸的一望無際的棉田裡,莊園主只要確定了種植計劃,在土地上投入足夠多的黑奴,這些奴隸對他們來說不是人,就是一種資產,和農具沒有區別,然後莊園主等著收穫就行了。
當然也有東西制約莊園主,不是土地,也不是土地上的人,而是整個國際市場。他們要受到全球棉花價格的影響。遠在大洋彼岸的倫敦交易市場的各種行情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收入。這些莊園主的行動方式,那是典型的工廠主,而不是農民:預期棉花漲價,他們只要多買黑奴,擴大種植面積就行了。反過來,如果預期棉花價格要跌,那就收縮種植面積,多餘的黑奴賣掉。
你看,這是不是像工業?生產是高度可控的,是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的。這種“工業化”的種植業,才能匹配英國本土機械化的棉紡織工廠。傳統農業則幾乎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明白了這個背景,我們可以來回答今天一開始提出來的那個問題了:為什麼各個國家的工業革命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
《棉花帝國》這本書解釋的答案是:只有棉紡織業,可以做到兩件事:
第一,在那個時代的技術條件下,打造出一個遍及全世界的分工協作網路。
第二,只有棉紡織業,可以把小農經濟摧毀,把種植業工業化,把所有的人口都慢慢捲入到這個協作網路裡來。
所以你看,一個新事物很偉大,我們經常只看得到它本身的進步。就拿棉紡織業來說,往往只看到機器改進,效率提高。但是,它之所以能在人類歷史上有那麼大的影響,我們一定要往它的身後看,直到看到它導致的人類社會結構的滄桑鉅變。我們才算是真的看懂了它。
回憶一下各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序,你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工業化的第一步往往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
首先是英國。我們在中學歷史課上都學過,珍妮紡紗機開啟了英國的工業革命。瓦特發明的蒸汽機,也是首先用在棉紡織業上。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蒸汽機,但核心產業是棉紡織業。
中國也一樣啊。1930年代,中國最發達的工業城市上海,支柱產業也是棉紡織業。
日本的工業化同樣是從棉紡織業起步的。1890年,日本從棉紡織品進口國轉為出口國。到20世紀初,日本已成為世界棉紡織強國。豐田公司最初其實是造棉紡紗機起家的。創始人豐田喜一郎的父親豐田佐吉是日本有名的紡織大王。
其他國家,歐洲的德國、法國,亞洲的印度等等,在工業發展的起步階段無一例外,都率先發展棉紡織業。
那麼請問,這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好解釋。棉紡織業嘛,輕工業,投資門檻低,技術門檻也低;而且衣食住行中的衣,大家都需要,所以就率先發展起來。這有什麼好分析的?
事情並非那麼簡單。輕工業有很多。為什麼偏偏棉紡織業率先發展?衣食住行都很重要,為什麼糧食加工業或者建材業沒有成為各國工業化的第一步?打個比方,腳踏車也是英華人在19世紀發明的。為什麼這種可以解決無數人交通問題的新產品,沒有像棉紡織業那樣成為英國工業革命的核心產業?
《棉花帝國》這本書,就非常精彩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這本書的分析,是從一個很多人忽略的事實開始的:雖然棉紡織業是英國工業革命的核心產業,但是你想過沒有?英國本土並不出產棉花啊。
棉花是一種亞熱帶作物。英國那麼冷,還經常下雨,日照也不足,種不了棉花的。不僅英國,歐洲大部分地區都無法種植棉花。
本地不出產棉花,自然也就沒有棉紡織業。所以,工業化之前,英華人要用棉布,主要得靠進口。19世紀之前,主要就是從印度這樣的地方進口。這個階段,英國政壇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就是反對棉紡織品進口。你看,英華人當年也要保護國貨。
但是,在手工棉紡織時代,英國要想和印度競爭,是根本沒戲的。別的不說,就說勞動力數量,英國就永遠也趕不上印度。所以,英華人只能在機器生產的效率上想辦法。正是在這種強烈需求的推動下,英華人終於發明了珍妮紡紗機。
珍妮紡紗機是18世紀60年代發明的。此後,圍繞著棉紡織機械,在英國湧現出很多新發明。隨後,英國就迎來了棉紡織業生產效率的大爆發。從1795年到1825的30年間,英國棉紡織業的生產力提高了370倍。英國生產棉布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低於印度了。1830年以後,英國的棉布甚至已經反過來佔領印度市場了。同時,棉紡織業成為英國經濟的核心。到1830年,英國每6個工人中就有1個受僱於棉紡織業。這個過程雖然具體數字你不清楚,但過程你是清楚的。
但是我們前面講的那個難題就來了,英國不產棉花啊。光有機器不行,這原材料哪兒來的呢?靠傳統的棉花產地,印度、土耳其、埃及肯定不夠。所以,過去我們只盯著看新機器帶來的新效率,忘了這個無米之炊的問題,英國是怎麼解決的?
答案當然是明擺著,是透過大航海,在全球範圍內解決的。
到了這個時候,大航海時代揭幕已經300年了,海運已經足夠發達,跨大西洋運輸棉花的成本,已經可以接受。所以,英華人開始在美洲的加勒比海的那些島上殖民地種棉花。後來,棉花產量爆發性增長,棉花需求也是爆發性增長,僅僅加勒比的海島也不夠了,去哪裡?當然就是美洲大陸了。
美洲大陸種植棉花的條件更好,尤其是南部。說到這裡,你可能就想起了那個著名的“貿易黑三角”。把棉花從美洲運到英國,把棉布從英國運到非洲等殖民地,把黑奴從非洲運到美洲。棉紡織業這個全球分工的大機器,就這麼轟隆隆地運轉了起來。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了不起?不就是換了個地方種植和採購棉花嗎?運輸距離遠一點而已,和原來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很大。
你想,原來印度也好,土耳其、埃及也好,他們種植棉花,都是小農經濟的種植方式。種植面積、產量、投入的資源,都是多年沿襲固定下來,是傳統農業的一部分。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產量的彈性非常小。
你想,一家小農,幾畝地,種糧種菜的土地總是要優先保證的。剩下來的種棉花,產出之後,自己紡織成布料自己穿。就算有剩餘的賣到市場上,數量也不會多,更不會隨著機器的改進,迅速地擴大產量。而英國那麼多棉紡織機械,要像巨獸一樣吞噬棉花的,靠小農經濟不靠譜。
但是,英華人在美國南部的棉花田就不一樣了。看起來仍然是種植業,但它其實是一種更像是工業的種植業。
你想,在美洲大陸的一望無際的棉田裡,莊園主只要確定了種植計劃,在土地上投入足夠多的黑奴,這些奴隸對他們來說不是人,就是一種資產,和農具沒有區別,然後莊園主等著收穫就行了。
當然也有東西制約莊園主,不是土地,也不是土地上的人,而是整個國際市場。他們要受到全球棉花價格的影響。遠在大洋彼岸的倫敦交易市場的各種行情都會影響到他們的收入。這些莊園主的行動方式,那是典型的工廠主,而不是農民:預期棉花漲價,他們只要多買黑奴,擴大種植面積就行了。反過來,如果預期棉花價格要跌,那就收縮種植面積,多餘的黑奴賣掉。
你看,這是不是像工業?生產是高度可控的,是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的。這種“工業化”的種植業,才能匹配英國本土機械化的棉紡織工廠。傳統農業則幾乎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明白了這個背景,我們可以來回答今天一開始提出來的那個問題了:為什麼各個國家的工業革命總是從棉紡織業開始?
《棉花帝國》這本書解釋的答案是:只有棉紡織業,可以做到兩件事:
第一,在那個時代的技術條件下,打造出一個遍及全世界的分工協作網路。
第二,只有棉紡織業,可以把小農經濟摧毀,把種植業工業化,把所有的人口都慢慢捲入到這個協作網路裡來。
所以你看,一個新事物很偉大,我們經常只看得到它本身的進步。就拿棉紡織業來說,往往只看到機器改進,效率提高。但是,它之所以能在人類歷史上有那麼大的影響,我們一定要往它的身後看,直到看到它導致的人類社會結構的滄桑鉅變。我們才算是真的看懂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