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黃土地—農村娃
-
2 # 張小張說三農
之前回答過一個基本一樣的問題,這裡借用之前的回答來解答這個問題。
玉米粗縮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病害,田間主要透過灰飛蝨進行傳播,不同生長時期染病危害程度不同,幼苗期如果發生嚴重會引起玉米絕產。
一、玉米粗縮病傳播途徑✍玉米粗縮病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病害,它的傳播途徑很單一,就是透過昆蟲傳播,而傳播粗縮病的昆蟲主要是灰飛蝨。粗縮病病毒冬季在小麥或者其他禾本科雜草上越冬,或者是在灰飛蝨等昆蟲的體內越冬。玉米出苗後,帶毒的灰飛蝨透過危害玉米將病毒傳播到玉米植株體內。
✍據統計調查研究,玉米出苗後到長出5片葉子這段時間是最容易感染粗縮病的,之後隨著玉米植株的生長,抗病性增加,受感染和危害的程度就會減輕。
✍如果玉米田間管理粗放,有很多雜草,就會有很多昆蟲包括灰飛蝨,加上玉米苗期灰飛蝨盛發,粗縮病發生就會嚴重。
二、玉米粗縮病的危害1、玉米粗縮病對產量的影響
玉米粗縮病的危害程度與危害的時間以及田間受危害的玉米數量有關。玉米如果在五片葉子之前受到病毒感染,被感染的玉米植株就長不高了,也沒法結棒子,田間被感染的玉米植株數量越多,減產就越嚴重,如果整塊地的玉米都感染了病毒,最嚴重的情況就是絕收。
當然隨著玉米植株逐漸長大,玉米抗粗縮病的能力就會增強,這時玉米再被感染對植株生長的影響就會減弱,對產量的影響也減少。
2、玉米粗縮病的危害症狀
玉米粗縮病在玉米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髮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至6片葉即可顯症,開始在心葉基部及中脈兩側產生透明的油浸狀褪綠虛線條點,逐漸擴及整個葉片。病苗濃綠,葉片僵直,寬短而厚,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葉片背部葉脈上產生蠟白色隆起條紋,用手觸控有明顯的粗糙感植株葉片寬短僵直,葉色濃綠,節間粗短,頂葉簇生狀如君子蘭。葉背、葉鞘及苞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不一的蠟白色條狀突起,有明顯的粗糙感。至9至10葉期,病株矮化現象更為明顯,上部節間短縮粗腫,頂部葉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數不能抽穗結實,個別雄穗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沒有花粉。果穗畸型,花絲極少,植株嚴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嚴重時不能結實。三、玉米粗縮病的防治方法✍1、減少病源。(1)玉米苗期田間發現有被感染的植株就要及時拔掉帶出田間銷燬。(2)清理雜草,田間的雜草以及地塊周圍的雜草都需要清理掉。(3)春季小麥地塊裡發現有植株矮化的也需要拔掉,因為這種小麥很可能被病毒感染,成為初次侵染源,拔除後也要帶出田間銷燬。
✍2、防治灰飛蝨,切斷傳播途徑。(1)藥劑拌種,播種前用蚜蝨淨等殺蟲劑拌種或購買有包衣的種子時要選擇包衣劑裡含殺灰飛蝨的。(2)噴藥防治灰飛蝨,田間有灰飛蝨發生時及時噴藥,噴藥時田邊地頭等雜草上都要噴到,藥劑選用撲蝨靈、吡蟲啉、高效氯氟氫菊酯、毒死蜱、阿維菌素等。
✍3、選擇好的品種。選擇抗粗縮病強或者耐粗縮病好,生長健壯的品種。
✍4、調整玉米播期。這個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先要了解清楚當地灰飛蝨的盛發時期,然後適當的早播或者晚播,保證玉米出苗到長出5片葉這段時間避開灰飛蝨的盛發期。
以上就是玉米粗縮病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參考。
-
3 # 蘇北申哥
玉米的粗縮病,嚴重影響玉米生長,該如何預防其發生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啥是玉米的粗縮病?它有何特徵表現呢。玉米粗縮病是由粗縮病毒MRDV引起的。主要表現為葉背、葉鞘及層層包葉的葉脈上具有粗細臘白色的條狀凸起,又明顯的粗糙感。
到後期如九、十葉期,病情更加嚴重,中間靠上側的節距愈發的粗腫,而上面的葉片貌似都縮在一起生長,很是彆扭。發病的玉米個頭還不及正常玉米的一半,基本上就廢了,不能正常結穗。被農民稱之為玉米的癌症。
對於玉米的粗縮病,我們要堅持以農業防治為主,再結合化學防治的防治策略。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的品種,從源頭上控制可能會出現的病症。
控制病源。玉米地裡及時清楚雜草,拔出有病的玉米植株,並拿到遠處隔離、銷燬。同時清除地邊等的雜草,破壞灰飛蝨的棲息地。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的施肥澆水,讓玉米更健康的生長,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並增強其抗病能力。
藥物防治上:用合適的藥物拌種播種。播種之前藥物拌種是從源頭上控制莊稼生病的好辦法。我們用內吸殺蟲劑對種子進行拌種包衣,能夠有效的預防苗期灰飛蝨的發生,從而控制玉米粗縮病的傳播。
對於已經有病的地塊,可以採用噴施殺蟲劑+抗病毒劑+葉面肥的辦法進行治療。可使用的藥物有:撲蝨靈、蚍蟲林、抗芽威等。每七天噴一次,堅持三次。
回覆列表
玉米粗縮病在防,不在避。你要知道粗縮病是怎樣產生的。
粗縮病:
(1)灰飛蝨傳毒引起,一旦帶毒,終身帶毒,永續性傳毒,玉米一葉一心時就可受害,玉米受害越早越重, 5-6片葉開始表現症狀,症狀一旦表現後基本上無藥可治,種玉米前乾旱,菜地,周圍雜草多等易得病;
(2)防治時間:6.20-30 ;
(3)用藥:10 %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克, 4.5 %高效氯氫或2.5 %氯氟氫菊酯25毫升, 48 %毒死蜱乳油25毫升, 25 % 撲蝨靈乳油30毫升, 1.8 %阿維菌素25毫升;
防治方法:
1.種植抗病或耐病品種。
2.種子處理:用5%蚜蝨淨乳油按種子重量的2%拌種或 用專用包衣劑(拌種劑)處理。
3.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拔除田間小麥叢矮病病株和玉米發病幼苗,清除雜草,減少毒源。
4. 在麥蚜防治藥劑中加入25%捕蝨靈20克兼治灰飛蝨,能有效控制灰飛蝨的數量
5.在播種後臨近出苗前後進行噴藥治蟲,以每畝10%吡蟲啉30克加5%菌毒清100毫升噴霧,既殺蟲,隔5日再噴1次,連續用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