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袁大頭有非常多版本,但是大家知道哪種袁大頭的收藏價值最高嗎?
9
回覆列表
  • 1 # 廿希堂—方波

    袁大頭三年中“簽字版”尤為珍貴,天津試鑄英文簽字版、面像後頸部位的簽字版(簽字版未正式流通),存世極少,目前收藏品市場上都在幾百萬元。袁大頭銀元包括四種規格,分別是壹圓、中圓(五角)、貳角、壹角,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十年均有鑄造。其中,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的壹圓較為常見,民國八年的則較少。 存世少的版別還有:

    1、“O”記版。

    2、粗發版。

    3、三角圓版。

    4、開口貝版。

    5、加鑄“甘肅”兩字版。(三年版舊模),鑄量數萬枚而已。

    6,“T”字邊、鷹洋邊。銀元收藏應注意版別,版多,品好稀少版肯定是潛力股,未來行情越來越好,稀少版價格還會高漲。

  • 2 # 二爺侃藏品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袁大頭是中國以前發行數量之大,版別之多的機制幣,從1911年至1949年,當時的社會到處看得到它的身影,現在又變成了古玩市場中收藏與投資熱度很高的錢幣,甚稱中國錢幣的“絕地武士”!我認為以下幾種袁大頭收藏價值最高:

    材質不同的袁大頭

    喜歡收藏錢幣的朋友們是否注意到:現在市場上普遍出現的袁大頭真品材質都是銀,作為數量發行有限的金質袁大頭目前都藏於博物館或私人藏家手中,而作為普通收藏愛好者是無法接觸到它們的,這無可厚非。但是除了上述兩種貴金屬幣外,袁大頭在剛剛出現的那幾年中也用過以下兩種令我們出乎意外的金屬來做樣幣:

    銅質袁大頭

    銅雖然金屬等級不如金銀,但它具有延展性好,熔點高的物理特性,被中國古代先民廣泛採用於錢幣制作,而袁大頭髮行的主要材質是銀,當初為了觀察其試鑄幣效果如何,以便日後能夠大量鑄發,銅金屬成了理想的試驗金屬。1914年(民國三年),《國幣條例》頒佈後,銅質的試鑄幣也應運而生!分別採用了紅銅與黃銅鑄造了兩種樣幣,邊齒模仿了墨西哥鷹洋,經過審查後,除了原樣邊齒改為直齒後,其它部分幾乎原封不動,首批袁大頭銀元正式大規模地鑄發後投入市場,目前存世量非常之多,而銅質袁大頭成為了當時樣幣,而未流通於市,成了價值不菲的珍品。

    ▲紅銅與黃銅兩種不同顏色的袁大頭試鑄幣▲

    ▲當時的試鑄銅幣都採用了墨西哥鷹洋的邊齒▲

    鎳質袁大頭

    目前市場上壹圓面值的袁大頭銀元到處可見,與其相對應的一些面值貳角與壹角小額銀角子也不乏其物,從尺寸來看,似乎表面氣派不及壹圓面值的銀元,但是可別忘了,當時鑄造的時候產生過伍分面值的袁大頭鎳幣。反觀我們現在所用的壹圓與壹角面值的零錢鎳幣,已司空見慣,但那時候中國鎳礦資源貧乏,故鎳金屬還沒有大量應用至金屬幣的鑄造之中,直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才大量使用鎳幣。這些早期鎳幣只能成為數量有限的樣幣後變得彌足珍貴,而與其同時代產生的貳角與壹角面額的銀角子卻大規模地投入使用,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市場的普通品。

    ▲收藏價值頗高的袁大頭伍分鎳幣▲

    具有特殊年份的袁大頭

    從年份來看,市場上出現頻繁的袁大頭為民國三年、六年、九年與十年。若仔細觀察的話,我們幾乎很難看到八年的袁大頭,這是為何?1919年(民國八年)對國內外而言是一個多事之秋,從國內來看,當時的袁大頭鑄造突然多了一個新規矩,即幣上的紀年更改也出現了官方規定,這來源於《改鑄暨鑄造銀圓辦法五條》中的第四條規定

    “各廠所鑄銀元,應每年頒發模型一次,註明民國某年字樣”。

    這若放在平常的話不是個難辦之事,而當時鑄新模的鋼製原料嚴重依賴歐洲,從國外來看,當時一戰在歐洲結束不久,西方各國都深陷其中,自顧不暇,這造成了原材料供應的滯後。新模等到該年年底才辦妥後匆匆印鑄了一些八年的銀元,隨著新年份(1920年)的到來,這老模只好放置一邊,忙著改刻九年的新模。這就是八年版袁大頭現在價值高的主要原因!

    ▲外表與市場普品無異,但當時因年份特殊,出產量少▲

    稍正面版(七分臉)的袁大頭

    現在側面版的袁大頭銀元是不足為奇,但正面版的卻不太多見,目前我們大多熟悉的是正面有冠戎裝的金銀質飛龍幣與嘉禾幣,但免冠稍正面(又稱“七分臉”)袁大頭的確價值頗高。這是因為:

    此幣的雕刻師是原來大清宣三外籍雕刻師,義大利人魯爾.喬治(L. Giorgi)。雖然清朝已亡,但他憑著精湛的雕刻技術繼續被天津造幣廠聘用。喬治設計並雕刻此模時,在沒有見過袁世凱本人的情況下,他按照官方提供的照片進行操作,等完成後,他自己拿著樣幣去北京拜見袁時發現袁本人與照片差異太大,無法顯示這位梟雄強勢的形象,而對原來的作品感到失望,在經過袁世凱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喬治重新設計並雕刻了模具。但是原來刻成的樣幣(分簽字版與無簽字版)未參與流通,存世量很少,成了現在收藏價值很高的錢幣“香餑餑”。

    ▲由義大利雕刻師魯爾.喬治所設計並雕刻的“七分臉”袁大頭▲

    加地方字“甘肅”版袁大頭

    袁大頭雖然當時在全國之處受到商民的普遍使用,但位於中國西北的甘肅省雖也鑄發袁大頭,但部分印有地方名稱“甘肅”字樣的銀元卻沒有被大規模投入市場使用。這是因為當時主政西北的馮玉祥經常擴充人馬,為了湊集軍餉,故鑄印了一批袁大頭銀元作為其部隊內部使用。由於不對外,故流通不廣,為了區別外部袁大頭,該銀元兩側分別印上了“甘肅”二字。但是這個特徵成了現在部分作假者故意在普品袁大頭刻上此字樣來獲利的手段。所以對這種銀元有興趣的收藏愛好者在入手之前,注意其真偽,以免上當。甘肅版袁大頭現在是市場上僅印有地名特徵的銀元而具有很高收藏價值。

    ▲兩邊加上“甘肅”二字,具有地方特色的袁大頭▲

    結束語

    總之,有的非貴金屬類(銅與鎳)袁大頭由於早期扮演了試鑄幣的角色未流通於市,有的年份(民國八年)袁大頭雖然其外觀與現在市面流行的同類表面無異,但由於當時受到重大歷史事件的影響而也未流通於市,有的是透過專人設計與雕刻,由於也是樣幣並未採納,而有的是地方軍閥所鑄,打上了“甘肅” 字樣的記號後作為自己部隊對內使用的金融工具,但不對外。所以上述幾種袁大頭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委拉斯凱茲的宮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