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自己咯吱自己的刺激來自自己,而別人咯吱你的刺激來自他人,哪怕不直接用手咯吱,而是假於其他物體。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人必須能夠很好地區分“自我”和“非自我”。
人為什麼需要區分“自我”和“非自我”?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這是一種生存策略。
因為,來自自身的刺激幾乎就是無害的、安全的,不需要特別關注,也不需要做出應對;同時,這些刺激很多都常在性的,為了避免這些無害的刺激對自身的干擾,經常需要遮蔽掉它們,否則,人就會不勝其擾,嚴重影響正常生理。
比如,心跳是心臟自身組織和交感神經,即所謂的自主神經自動控制和調節的,是一種很強烈的機械運動,會產生較高分貝的聲音,醫生使用聽診器就可以清楚地聽到。
理論上,這種振動能量也可以直接透過身體組織介質傳導到腦內,產生比醫生用聽診器聽到的更高分貝的聲音。
我們為什麼聽不到自己的心跳聲音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把它遮蔽掉了。
相反,外來的刺激,尤其是來自他人的刺激,就是具有(潛在)危害性的,我們必須保持高度敏感、警惕,並才能做出及時的應對。
我們的腦是如何區分自身產生的刺激,比如心跳,與外來刺激,成功遮蔽掉來自自身的刺激而不是外來的?
醫學上使用一種被稱為“傳出複製理論”的假說來解釋腦遮蔽自身刺激產生的感覺這種現象。
人體自身可以分別接受來自自身生理或行為活動產生的刺激,和外來刺激產生的感覺,分別稱為“內感覺”和“外感覺”。
上述心臟跳動產生的噪音就屬於內感覺。
如上所述,身體內部或者自身行為產生的刺激是無害的,不需要做出識別和應對,而應該把常規的感覺遮蔽掉。
我們的腦是如何正確區分內感覺和外感覺的呢?
科學家在一些研究證據基礎上提出一個生理模型,認為產生內感覺的刺激都是來自自身的,不論是自主神經支配的生理行為,或者受意識控制的動作行為,都是在執行自上而下的編碼訊號,腦會對這些訊號進行備份。
比如,吸氣動作,是由腦橋吸氣中樞發出的編碼指令,這種指令同時也會上傳到腦皮層備份。
吸氣指令的執行產生吸氣動作,吸氣動作又會產生胸廓擴張,牽拉呼吸肌肌腱的牽張感受器,形成編碼訊號上傳腦內產生胸廓擴張的感覺。
吸氣由於是自上而下編碼指令執行的結果,我們的腦是由預期的,包括有吸氣動作產生的胸廓擴張的感覺,甚至擴張感覺的程度等細節。
通常,這種自上而下的神經指令複製轉化來的預期編碼與自下而上的感覺編碼會高度匹配。
這樣,我們就可以很準確的區分出吸氣動作產生的胸廓擴張這種內感覺,也可以進行對沖,甚至完全抵消。
我們咯吱自己的咯吱窩也是一樣,比如,我們用右手咯吱我們自己的左咯吱窩,是由左側大腦皮層頂葉支配右手的軀體運動中樞發出編碼指令。
在右手開始出發的時候,我們就預測到:1)接下來,左咯吱窩將會遭遇到什麼刺激,甚至刺激的強度、方式,持續時間以及將要產生觸覺而不是疼痛感覺(或者相反,會產生疼痛,因為我們打算狠狠地掐自己一把);2)這些刺激是來自自身的,即使是狠狠地掐,或產生疼痛感覺,也不會造成(嚴重)傷害,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也不需要警惕和做應對反應。
同樣的,由動作指令複製轉化而來的自上而下預期訊號編碼,與世界產生的自下而上的訊號編碼也高度匹配。
這樣,不僅可以判斷出感覺訊號是自身動作產生,還可以進行精準的弱化或遮蔽。
這種“傳出訊號複製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區分來自自身或他人刺激產生的感覺,就是區分自我與他人;同時可以進行針對性精準弱化或遮蔽。
然而,這畢竟只是一種理論,如何來驗證這種理論的科學性呢?
人腦到底是如何區分來自自己或他們的刺激的?
瑞典著名學府林雪平大學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為此提供了很好的證據。
研究者對志願者在自我觸控和被他人觸控時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測試:功能性磁共振腦成像(fMRI),行為測試,以及脊髓和大腦皮質水平的軀體感覺誘發電位測試(可以測試神經訊號的強度)。
結果,在被他人觸控時,fMRI影象上除了被觸控部位軀體感覺區外,與社交和社會認知,以及相關的反應腦區,包括島葉、顳上回、緣上回、狀體體、杏仁核、小腦、頂下小葉,和前額葉區,都被啟用(下圖上排)。
底層圖示,自我觸控時,上述腦區域都失活。
在另一種訊號的成像中,這種差異表現的更加明顯。
不僅如此,自我觸控時負責訊號中繼上傳的腦幹和丘腦部位活性也減低,說明神經訊號在上傳中繼站就已經受到抑制,被弱化。
在行為測試方面,與被他人觸控相比,自我觸控可感覺到的刺激閾值高100倍。就是對來自他人的觸控筆自己的觸控敏感100倍。
在神經誘發電位測試中,大腦皮質訊號振幅在自我觸控中顯著減少,脊髓層面沒有差異,說明訊號在脊髓到腦皮層之間的傳遞過程中抑制被衰減。
重要的是,無論是皮質和脊髓水平,誘發電位的潛伏期在他人觸控時都更短,說明對來自他人的觸控觸控更敏感,可以做出更迅速的反應。
總之,實驗以強有力證據說明,人在進行自我觸控,和被人觸控時,可以產生顯著不同的感受和反應,不僅可以區分出來自自我的刺激,還可以對這種刺激產生的感覺訊號進行精準的多層面的抑制、弱化。
這就是我們自己咯吱自己時沒有什麼特別感覺,被別人咯吱就會忍俊不禁的根本原因。
形象一點說,這類似於現代化電子戰中,不僅可以很準確地區分己方的電子訊號,當然也就可以精確的對己方訊號進行遮蔽,為了防止對自己的干擾。
相反,對敵方的訊號自然也可以區分出來,更是需要保持高度敏感,並需要做出迅捷的應對反應。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自己咯吱自己的刺激來自自己,而別人咯吱你的刺激來自他人,哪怕不直接用手咯吱,而是假於其他物體。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人必須能夠很好地區分“自我”和“非自我”。
“自我意識”是一種生存策略人為什麼需要區分“自我”和“非自我”?
道理也很簡單,因為這是一種生存策略。
因為,來自自身的刺激幾乎就是無害的、安全的,不需要特別關注,也不需要做出應對;同時,這些刺激很多都常在性的,為了避免這些無害的刺激對自身的干擾,經常需要遮蔽掉它們,否則,人就會不勝其擾,嚴重影響正常生理。
比如,心跳是心臟自身組織和交感神經,即所謂的自主神經自動控制和調節的,是一種很強烈的機械運動,會產生較高分貝的聲音,醫生使用聽診器就可以清楚地聽到。
理論上,這種振動能量也可以直接透過身體組織介質傳導到腦內,產生比醫生用聽診器聽到的更高分貝的聲音。
我們為什麼聽不到自己的心跳聲音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把它遮蔽掉了。
相反,外來的刺激,尤其是來自他人的刺激,就是具有(潛在)危害性的,我們必須保持高度敏感、警惕,並才能做出及時的應對。
我們的腦是如何區分自身產生的刺激,比如心跳,與外來刺激,成功遮蔽掉來自自身的刺激而不是外來的?
內感覺與傳出複製理論醫學上使用一種被稱為“傳出複製理論”的假說來解釋腦遮蔽自身刺激產生的感覺這種現象。
人體自身可以分別接受來自自身生理或行為活動產生的刺激,和外來刺激產生的感覺,分別稱為“內感覺”和“外感覺”。
上述心臟跳動產生的噪音就屬於內感覺。
如上所述,身體內部或者自身行為產生的刺激是無害的,不需要做出識別和應對,而應該把常規的感覺遮蔽掉。
我們的腦是如何正確區分內感覺和外感覺的呢?
科學家在一些研究證據基礎上提出一個生理模型,認為產生內感覺的刺激都是來自自身的,不論是自主神經支配的生理行為,或者受意識控制的動作行為,都是在執行自上而下的編碼訊號,腦會對這些訊號進行備份。
比如,吸氣動作,是由腦橋吸氣中樞發出的編碼指令,這種指令同時也會上傳到腦皮層備份。
吸氣指令的執行產生吸氣動作,吸氣動作又會產生胸廓擴張,牽拉呼吸肌肌腱的牽張感受器,形成編碼訊號上傳腦內產生胸廓擴張的感覺。
吸氣由於是自上而下編碼指令執行的結果,我們的腦是由預期的,包括有吸氣動作產生的胸廓擴張的感覺,甚至擴張感覺的程度等細節。
通常,這種自上而下的神經指令複製轉化來的預期編碼與自下而上的感覺編碼會高度匹配。
這樣,我們就可以很準確的區分出吸氣動作產生的胸廓擴張這種內感覺,也可以進行對沖,甚至完全抵消。
我們咯吱自己的咯吱窩也是一樣,比如,我們用右手咯吱我們自己的左咯吱窩,是由左側大腦皮層頂葉支配右手的軀體運動中樞發出編碼指令。
在右手開始出發的時候,我們就預測到:1)接下來,左咯吱窩將會遭遇到什麼刺激,甚至刺激的強度、方式,持續時間以及將要產生觸覺而不是疼痛感覺(或者相反,會產生疼痛,因為我們打算狠狠地掐自己一把);2)這些刺激是來自自身的,即使是狠狠地掐,或產生疼痛感覺,也不會造成(嚴重)傷害,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也不需要警惕和做應對反應。
同樣的,由動作指令複製轉化而來的自上而下預期訊號編碼,與世界產生的自下而上的訊號編碼也高度匹配。
這樣,不僅可以判斷出感覺訊號是自身動作產生,還可以進行精準的弱化或遮蔽。
這種“傳出訊號複製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區分來自自身或他人刺激產生的感覺,就是區分自我與他人;同時可以進行針對性精準弱化或遮蔽。
然而,這畢竟只是一種理論,如何來驗證這種理論的科學性呢?
人腦到底是如何區分來自自己或他們的刺激的?
瑞典著名學府林雪平大學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為此提供了很好的證據。
研究者對志願者在自我觸控和被他人觸控時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測試:功能性磁共振腦成像(fMRI),行為測試,以及脊髓和大腦皮質水平的軀體感覺誘發電位測試(可以測試神經訊號的強度)。
結果,在被他人觸控時,fMRI影象上除了被觸控部位軀體感覺區外,與社交和社會認知,以及相關的反應腦區,包括島葉、顳上回、緣上回、狀體體、杏仁核、小腦、頂下小葉,和前額葉區,都被啟用(下圖上排)。
底層圖示,自我觸控時,上述腦區域都失活。
在另一種訊號的成像中,這種差異表現的更加明顯。
不僅如此,自我觸控時負責訊號中繼上傳的腦幹和丘腦部位活性也減低,說明神經訊號在上傳中繼站就已經受到抑制,被弱化。
在行為測試方面,與被他人觸控相比,自我觸控可感覺到的刺激閾值高100倍。就是對來自他人的觸控筆自己的觸控敏感100倍。
在神經誘發電位測試中,大腦皮質訊號振幅在自我觸控中顯著減少,脊髓層面沒有差異,說明訊號在脊髓到腦皮層之間的傳遞過程中抑制被衰減。
重要的是,無論是皮質和脊髓水平,誘發電位的潛伏期在他人觸控時都更短,說明對來自他人的觸控觸控更敏感,可以做出更迅速的反應。
總之,實驗以強有力證據說明,人在進行自我觸控,和被人觸控時,可以產生顯著不同的感受和反應,不僅可以區分出來自自我的刺激,還可以對這種刺激產生的感覺訊號進行精準的多層面的抑制、弱化。
這就是我們自己咯吱自己時沒有什麼特別感覺,被別人咯吱就會忍俊不禁的根本原因。
形象一點說,這類似於現代化電子戰中,不僅可以很準確地區分己方的電子訊號,當然也就可以精確的對己方訊號進行遮蔽,為了防止對自己的干擾。
相反,對敵方的訊號自然也可以區分出來,更是需要保持高度敏感,並需要做出迅捷的應對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