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版《百家姓》中所編排的“鬰”、“鬱”兩姓——現在的“鬱”字,實際為“鬱”字的繁體字。當今,在社會生活、社交關係等活動的實際運用中,兩姓已經被視為一姓,互不分彼此。故“鬰”、“鬱”兩姓之姓氏源流、氏族典故、宗祠對聯等宗族文化,亦視為相同。 鬰(Yù)源出: 現在鬰字被寫成鬱字,但在百家姓中,兩個字是兩種姓。由於兩字的發音相同,於是漸漸地鬱姓人也有寫成鬱姓的了。而戰國時候,楚國的詩人宋玉,在他的《高唐賦》中提到,鬱姓是來自鬰林這個複姓的。這樣看來,那位成仙的鬰林,原本是鬱華的後代,而他的子孫以他的事蹟為榮,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為姓,曾一度變為“鬰林”複姓,這是很稀罕的例子。 鬱姓源出: 源出一 源於大禹之師鬱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相傳,遠古時期大禹的老師叫鬱華,就是鬱華。鬱華很有見識才能,大禹王稱他為王師,虛心向他學習本領。因鬱華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家族就很興盛,接著這個姓氏就出了個神奇人物叫鬱林,據說他後來修煉成了仙人。戰國時期,著名楚國的詩人宋玉在《高唐賦》中提到,鬱氏是來自鬱林這個複姓的。顯然,那位成仙的鬱林原本是鬱華的後代,他的子孫以其成仙之事為榮,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為姓氏,曾一度變為複姓鬱林氏。 在鬱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簡稱鬱氏,皆尊鬱華為鬱氏始祖,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二 三峽地區的諸多姓氏如與歐陽氏同源血親的氏族有夏姚22家,如夏氏、姚氏、歐陽氏、婁氏、嵇氏、弋氏、韓氏、區氏、鬱氏、畦氏、徐氏、尋氏、扈氏、灌氏、針氏、杞氏、儲氏、共連氏、鮑氏、左氏、瀆氏、越氏等,均與西陵嫘祖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大禹為西陵嫘祖五世孫,軒轅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高陽,高陽生鯀,鯀生大禹。 源出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宰相鬱黃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宰相名叫鬱黃(鬱貢),受封於黎陽(今河南浚縣),史稱“黎陽公”,其地亦因稱為“鬱”。 鬱黃的後裔子孫主要繁衍於今浙江省的吳興一帶,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wèi(ㄨㄟ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四 源於子姓,出自古春秋時期吳國大夫鬱伯之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王朝時期,江南長江流域有鬱邑(今江蘇與浙江之間),為春秋時期吳國一個大夫的采邑,該大夫原為宋國下大夫,在華氏之亂中避於吳國,被吳王因稱其為鬱伯。 在鬱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五 源於地名,出自古春秋時期魯國鬱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鬱邑,亦稱枋邑,位置靠近泰山,在《左傳》中稱其為“枋”。在古代,“鬱”字通“枋”字。顯然,鄭國稱其為鬱邑,而魯國稱為枋邑,皆指同一地區。 在鬱邑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鬱氏、枋氏,後枋氏也多改稱為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wèi(ㄨㄟ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六 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時鄭國公子翩之後裔,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鬱氏另外一支出自太原(今山西太原),是周宣王姬靜時期的鄭國公子翩的後裔,與蔚氏通族。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七 源於地名,出自戰國朝時期鬱林,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史書記載:楚伐鬱林(今廣西桂林),遷其民於郢(今湖北江陵),其後有以原居地名稱為姓氏者,世代稱鬱氏至今。據史籍《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鬰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又水名,載:鬰水出象郡。”鬰林郡,在秦朝時期稱桂林郡,到了漢朝時期改稱“鬱林郡”。鬰林郡的住民,主要是古代百越民族,也包括了後來成為西南各少數民族的西南夷先民百濮族,在大漢王朝強盛之勢下,有人以郡望為漢化姓氏者,稱鬰林氏,後簡為鬱氏,再簡筆為鬱氏,世代相傳至今。 要注意的是,該支鬰林氏與第一個淵源中提及的鬰華後裔、即那位成仙的鬰林沒有任何關係。該支鬰氏(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八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鬱夷居民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漢朝時期,建有鬱夷縣,行政上隸屬於右扶風,位置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及隴縣一帶。在鬱夷縣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鬱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九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西域鬱立國國民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在漢朝,漢武帝的通西域政策,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其路徑所過的西域有一個鬱立國(今新疆奇台),主要是西羌民族,其國民歸漢之後,後裔便以國名之諧音漢字“鬱”為姓氏,稱鬱氏、玉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三國志》、《晉書》等的記載:“鮮卑人中有鬱姓。”在史籍《晉書》中記載的鮮卑鬱氏,就是拓拔鮮卑的一個部落,原稱萬鬱部,在東晉後期聚集魏部落,首領就稱萬郁烈。該部落從無固定居所,完全靠遊掠生存,為史籍如《魏書》等的脫譜氏族。 萬鬱部族人後皆改漢姓為鬱氏,被北魏孝文帝安置於北地郡,稱其居地為鬱致縣(今甘肅慶陽),亦因此而稱之為鬱州。鮮卑鬱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一 源於契丹族,出自唐朝時期契丹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舊唐書·北狄傳》中記載:“唐時契丹人中有鬱姓。”唐朝時期,契丹民族中的主流部落為鬱律氏,亦稱野律氏、後在大遼國時期譯作耶律氏。 在遼國滅亡後,鬱律氏多漢化省文為單姓鬱氏、律氏,多數融入漢族,少數融入蒙古族、女真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二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鬱氏,出自明英宗朱祁鎮執政的正統中期(公元1443年左右)所入附的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兒後裔。入朝後,那罕帖木兒被明英宗授職錦衣衛指揮同知。他逝世後,其子倒刺火者襲職。至其孫沙班之時改漢姓為鬱氏,稱鬱敬,因屢有戰功而晉升為指揮使。在鬱敬之後,其子孫世稱鬱氏,有四世孫鬱錦、五世孫鬱勝、六世孫鬱騰、七世孫鬱勳等等,並世代襲職為指揮使。 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
宋版《百家姓》中所編排的“鬰”、“鬱”兩姓——現在的“鬱”字,實際為“鬱”字的繁體字。當今,在社會生活、社交關係等活動的實際運用中,兩姓已經被視為一姓,互不分彼此。故“鬰”、“鬱”兩姓之姓氏源流、氏族典故、宗祠對聯等宗族文化,亦視為相同。 鬰(Yù)源出: 現在鬰字被寫成鬱字,但在百家姓中,兩個字是兩種姓。由於兩字的發音相同,於是漸漸地鬱姓人也有寫成鬱姓的了。而戰國時候,楚國的詩人宋玉,在他的《高唐賦》中提到,鬱姓是來自鬰林這個複姓的。這樣看來,那位成仙的鬰林,原本是鬱華的後代,而他的子孫以他的事蹟為榮,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為姓,曾一度變為“鬰林”複姓,這是很稀罕的例子。 鬱姓源出: 源出一 源於大禹之師鬱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相傳,遠古時期大禹的老師叫鬱華,就是鬱華。鬱華很有見識才能,大禹王稱他為王師,虛心向他學習本領。因鬱華在上古就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家族就很興盛,接著這個姓氏就出了個神奇人物叫鬱林,據說他後來修煉成了仙人。戰國時期,著名楚國的詩人宋玉在《高唐賦》中提到,鬱氏是來自鬱林這個複姓的。顯然,那位成仙的鬱林原本是鬱華的後代,他的子孫以其成仙之事為榮,就用他的姓名加在一起作為姓氏,曾一度變為複姓鬱林氏。 在鬱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簡稱鬱氏,皆尊鬱華為鬱氏始祖,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二 三峽地區的諸多姓氏如與歐陽氏同源血親的氏族有夏姚22家,如夏氏、姚氏、歐陽氏、婁氏、嵇氏、弋氏、韓氏、區氏、鬱氏、畦氏、徐氏、尋氏、扈氏、灌氏、針氏、杞氏、儲氏、共連氏、鮑氏、左氏、瀆氏、越氏等,均與西陵嫘祖有著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大禹為西陵嫘祖五世孫,軒轅嫘祖生昌意,昌意生高陽,高陽生鯀,鯀生大禹。 源出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宰相鬱黃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宰相名叫鬱黃(鬱貢),受封於黎陽(今河南浚縣),史稱“黎陽公”,其地亦因稱為“鬱”。 鬱黃的後裔子孫主要繁衍於今浙江省的吳興一帶,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wèi(ㄨㄟ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四 源於子姓,出自古春秋時期吳國大夫鬱伯之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周王朝時期,江南長江流域有鬱邑(今江蘇與浙江之間),為春秋時期吳國一個大夫的采邑,該大夫原為宋國下大夫,在華氏之亂中避於吳國,被吳王因稱其為鬱伯。 在鬱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五 源於地名,出自古春秋時期魯國鬱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鬱邑,亦稱枋邑,位置靠近泰山,在《左傳》中稱其為“枋”。在古代,“鬱”字通“枋”字。顯然,鄭國稱其為鬱邑,而魯國稱為枋邑,皆指同一地區。 在鬱邑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鬱氏、枋氏,後枋氏也多改稱為鬱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wèi(ㄨㄟ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六 源於姬姓,出自周宣王時鄭國公子翩之後裔,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鬱氏另外一支出自太原(今山西太原),是周宣王姬靜時期的鄭國公子翩的後裔,與蔚氏通族。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uè(ㄩㄝˋ),今讀作yù(ㄩˋ)亦可。 源出七 源於地名,出自戰國朝時期鬱林,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史書記載:楚伐鬱林(今廣西桂林),遷其民於郢(今湖北江陵),其後有以原居地名稱為姓氏者,世代稱鬱氏至今。據史籍《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鬰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又水名,載:鬰水出象郡。”鬰林郡,在秦朝時期稱桂林郡,到了漢朝時期改稱“鬱林郡”。鬰林郡的住民,主要是古代百越民族,也包括了後來成為西南各少數民族的西南夷先民百濮族,在大漢王朝強盛之勢下,有人以郡望為漢化姓氏者,稱鬰林氏,後簡為鬱氏,再簡筆為鬱氏,世代相傳至今。 要注意的是,該支鬰林氏與第一個淵源中提及的鬰華後裔、即那位成仙的鬰林沒有任何關係。該支鬰氏(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八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鬱夷居民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漢朝時期,建有鬱夷縣,行政上隸屬於右扶風,位置在今陝西省寶雞市及隴縣一帶。在鬱夷縣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鬱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鬱氏正確讀音作yù(ㄩˋ)。 源出九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西域鬱立國國民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在漢朝,漢武帝的通西域政策,開拓了著名的絲綢之路,其路徑所過的西域有一個鬱立國(今新疆奇台),主要是西羌民族,其國民歸漢之後,後裔便以國名之諧音漢字“鬱”為姓氏,稱鬱氏、玉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三國志》、《晉書》等的記載:“鮮卑人中有鬱姓。”在史籍《晉書》中記載的鮮卑鬱氏,就是拓拔鮮卑的一個部落,原稱萬鬱部,在東晉後期聚集魏部落,首領就稱萬郁烈。該部落從無固定居所,完全靠遊掠生存,為史籍如《魏書》等的脫譜氏族。 萬鬱部族人後皆改漢姓為鬱氏,被北魏孝文帝安置於北地郡,稱其居地為鬱致縣(今甘肅慶陽),亦因此而稱之為鬱州。鮮卑鬱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一 源於契丹族,出自唐朝時期契丹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舊唐書·北狄傳》中記載:“唐時契丹人中有鬱姓。”唐朝時期,契丹民族中的主流部落為鬱律氏,亦稱野律氏、後在大遼國時期譯作耶律氏。 在遼國滅亡後,鬱律氏多漢化省文為單姓鬱氏、律氏,多數融入漢族,少數融入蒙古族、女真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 源出十二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鬱氏,出自明英宗朱祁鎮執政的正統中期(公元1443年左右)所入附的西域回回那罕帖木兒後裔。入朝後,那罕帖木兒被明英宗授職錦衣衛指揮同知。他逝世後,其子倒刺火者襲職。至其孫沙班之時改漢姓為鬱氏,稱鬱敬,因屢有戰功而晉升為指揮使。在鬱敬之後,其子孫世稱鬱氏,有四世孫鬱錦、五世孫鬱勝、六世孫鬱騰、七世孫鬱勳等等,並世代襲職為指揮使。 該支鬱氏正確音作yù(ㄩ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