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419813969740

    一、隋朝是科舉制度的形成時期

    1.背景:南北朝時期計程車族門閥制度,不能滿足眾多庶族地主躋身仕途的要求,均田制實行後,中小地主勢力增長,非常渴望進入統治階層。隋朝統一後,在選官上實行科舉制。

    2.形成:隋文帝時,廢除了魏晉以來選官上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

    3.影響:打破了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二、唐朝是科舉制度的完善時期

    1.過程:貞觀時期,增加考試科目,其中進士科最受重視。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還首創了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後成為定製。

    2.考試科目分類: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名目很多,制科由皇帝臨時立定名目,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參加考試。考中以後,原是官吏的立即升遷;原來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授予官職。

    3.使科舉考試成為定製,擴大了統治基礎,提高了官僚機構行政效率。

    三、北宋是科舉制度的發展和改革時期

    1.北宋初期科舉的發展:考試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北宋嚴格了科舉考試程式,殿試成為定製,錄取權由皇帝直接掌握,進士及第者成為“天子門生”。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的科目。在考試方法上實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錄取名額比唐朝大大增加。

    2.北宋初期科舉制發展的影響:科舉考試經過宋代改革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科舉考試的客觀性與公平性,為地主階級各階層透過公平的考試躋身仕途開闢了道路,使北宋政權的統治基礎進一步擴大。

    3.北宋王安石變法對科舉制的改革:廢除了死記硬背的明經諸科,進士科不再考詩賦,專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專考律令、斷案等,為變法選拔實用人才。

    四、明清是科舉制度的僵化時期

    1.明清的八股取士:為了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的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不許發揮個人見解。答卷的文體,有嚴格的規定,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清朝前期承襲明代科舉制。

    2.八股取士的影響: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使培養出來的人成為順從皇帝的奴僕;讀書人為了做官,拼命誦讀四書五經,追求八股文死板的作文形式;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五、清末是科舉制度的改造和廢除時期

    1898年戊戌變法中皇帝下詔廢八股改試策論,後遭慈禧太后否決。1901年慈禧太后迫於形勢,不得不下詔改革科舉,實行新政。然而點滴改革無濟於事。在中國資產階級創辦新式學校、主張廢科舉的壓力下,慈禧根據張之洞等人建議,於1905年宣佈:廢除科舉制,自此,在中國實行達1300年之久的科舉制度終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有人辦肉狗養殖基地,那會有人幫忙堵攔愛狗人士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