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ntiyan

    做啊,一道道做,不會的先看懂,看懂了就過,不過做好標記,等整本書第一遍做完,做第二遍,這個時候不會的相對少了,還是弄懂就過,不過換個標記,做第三遍,這個時候相信不會做的頂多就幾十道了,第四遍就主看這幾十道題和其它經典題型。

  • 2 # 讀研生活

    經歷過2018年考研的都知道,2018考研難,難就難在了數學上面。我個人認為考研試題以後不會出的像2018年考研那麼難,但是絕對不會很簡單,要知道考研是一場選拔人才的考試,試題出的必須具體難度,考察學子的知識掌握以及個人應變能力。

    考研數學可以說是考研過程中最大的一隻攔路虎,花費時間最多,但是效果卻不明顯。就拿2018年考研來說,很多考生都是栽在了數學上面,絕大部分考生都只是50~70分。考研數學想拿到高分不容易,但也不是沒方法。

    數學複習資料有很多,例如張宇的36講(3本書);湯家鳳的1800題;李永樂的複習全書。很確定的說資料都是好資料,就是看怎麼利用了?怎麼利用效率最高,在最短的時間獲得最高的效率。

    首先我認為無論是哪個老師的書,一定要按照老師所講影片配套練習,按照個人的複習計劃有時候會抓不住重點在哪?有老師的指導會方便不少。既能節省不少時間又能提高效率。就拿660題來說,按照影片章節分批次練習就好。

    其次對知識點的反覆總結很重要,很多考生學習之後對知識不善於總結,學著忘著。這是很大一個問題,對知識不善於自我總結,我建議考生在複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做筆記,挑重點挑難點。當然筆記又要反覆的看,認真的品味才行,理解其中真諦。

    最後就是活學活用,考研數學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活學活用的能力。學習要做的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學生對知識要有一個整體的框架,做到榮譽貫通,當然這樣的確不容易,肯定要一番很大的努力才行。

  • 3 # 閎安

    660的題目有一些難度,主要體現在考的概念很細,做起來還是挺花時間的,由於知識點很細,很容易遺忘。所以,沒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就是多做幾遍,經常複習。另外,要注意時間節點。有個別題目考察的太細,可以適當取捨。

  • 4 # 格鬥家風雪武士

    如何最高效地使用考研複習教程全書大家好,這裡是風雪武士談考研,專注教育熱點問題的個人經驗原創輸出。

    時光荏苒,距離我考研已經過去整整九年零兩個月了!而準備考試的那四個月時光絕對是我人生中永不磨滅的輝光!在那四個月裡,我彷徨過、吶喊過、糾結過、躊躇過,現在將那段歷史經驗與您共享。

    當年我是1月初考試,前一年9月份開始複習數學,沒上輔導班,全靠自己的數學功底和一本前一年的“文登考研數學教程全書”,要說李永樂老師和陳文登老師二位編制的考研複習書那真是經典實用好用,大部分考生都是用的他們的複習教程。

    因為當時剛學完高數、線代和機率論一兩年時間,基礎還可以,所以我就直接看的考研複習全書,一頁一頁去看,複習全書上會把所有的基本理論講一下,然後就是習題、歷年真題。每看到一條理論時,無論忘記與否,我都會認真去研讀一下,然後自己去把下面的例題、習題、歷年真題做出來,全程自己獨立思考,不去看答案。當某一條基本理論我記不清了、沒太弄懂時,我會馬上去翻看原來上課的教材,畢竟教材上對基本理論的解釋比較詳細。

    複習全書至少要看兩遍。第一遍是通讀,是把以前學過的基礎知識撿起來,穿成串,把書上的題目自己做一遍,算是總複習;第二遍就是速讀了,只去記難懂的理論,去再做一遍錯題、難題;最後一個月時間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再去找歷年真題來查缺補漏。

    總結來說,就是夯實基礎、歷年真題、重溫錯題,沒有什麼捷徑,需要的是認真付出,真正拼搏了結果不會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科學家認為,阿爾法音樂聽久了以後會使人記憶力提高,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