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刃行走
-
2 # 使用者710810591763笨蛋
我一向不喜歡引用詳細的企業整體運營 情況,只就最終資料做一個簡單分析。作為同行業業績相近的企業,跟思科先做一下橫向的比較。思科17年第一季度營收119億美元,淨利潤25億美元,利潤率百分之20強。如按一季度為基準全年摺合營業額3000億人民幣左右,比華為運營商業務與企業業務營收稍低。華為17年全年銷售額破6000億,其中運營商業務2978億,企業業務549億,合計約3500億,剩餘基本是消費者業務,銷售毛利率39.5。我們知道,華為之所以能快速擴大運營商業務主要依靠低價取勝,後來又跟隨思科開發使用者解決方案,也就是企業業務,其硬體銷售毛利肯定比思科要低,利潤更大的企業業務應該也不如思科做得好,但其39.5的毛利率確實也很高了,蘋果的毛利率不過才百分之42左右。具體利潤來源雖沒有詳細披露,但如果反推一下也可以知道大概。消費者業務也就是手機業務,利潤被蘋果佔了百分之89,三星又佔了差不多百分之10,所以華為手機即使不賠錢,也基本不會有什麼利潤,這也就是任正非強調要增加利潤而讓華為手機縷出紕漏的原因。那麼,華為利潤就應該只來源於運營商業務跟企業業務,而39.5的毛利率並不低,即使其他成本較大,按照常識,起碼也應該有不低於百分之17的淨利潤。而華為475億淨利潤即使按照企業跟運營商業務3500億計算,也只有約13.5的利潤率。那麼,就只有一個解釋,手機業務的虧損導致總體淨利潤率的下降。但是,如果按照工業行業整體利潤率來比較,這個水平也就不錯了。
2)2017年,運營商業務實現收入2978億元,同比增長2.5%;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35.1%;消費者業務,華為(含榮耀)智慧手機全年發貨1.53億臺,實現銷售收入2372億元,同比增長31.9%。
3)華為企業業務已連續三年排在增幅首位。相反,收入支柱的運營商業務從2016年開始表現出下滑趨勢:2016年為23.6%,2015年為21.4%,2014年為16.4%,到了2017年首次增長僅為2.5%。對此,華為在年報中表示:“運營商業務受到市場投資週期波動影響,仍保持了穩健經營。4)2017年公司持續加大5G、晶片、智慧終端等面向未來的研發投入,研發費用率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加大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品牌及渠道建設的投入。年報顯示,過去十年華為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累計達到3940億元。
5)華為從2009年開始重點投入5G研究,厚積薄發,在技術、網路和產業三個方面,持續引領5G創新。在全球十餘個城市與30多家領先運營商進行5G預商用測試,效能全面超越國際電信聯盟(ITU)要求。
看完這些,我們來想想為什麼華為的利潤率這麼低?
1)相比較同行業,利潤率已經算高的了;
2)華為是做硬體的,通訊是其主業;這種重資產的行業本身的利潤率就有限,不如網際網路公司;但是市場競爭也很激烈;
3)華為的研發投入大;
4)華為的人員工資成本高,華為的高薪是出了名了;
5)5G還沒有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