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大家談7810

    杯酒釋兵權,只不過對吃一頓飯給將軍職位搞沒了的概括。實際是借開個坐談會,或借搞個生日宴會之際。所有人就回不了原單位了,會堂外全是部隊。然後要求大家今晚聰明一點,下半輩子糊塗一點,然後還被軟禁一段時間,可能是在家軟禁。隔二三年稍徽自由點。不能走遠,定時報到,總之都善終了。應該是當時較緊張,但事辦的輕鬆,事後幾十年沒放鬆。

  • 2 # 飄飄e族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指的就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趙匡胤取得帝位後,對部下實行杯酒釋兵權,趙匡胤取得了對軍隊的絕對掌控權。

    那麼杯酒釋兵權真的有那麼輕鬆嗎?絕對不是,要知道當初趙匡胤任節度使滅南唐時,手下武將各個擁兵自重,趙匡胤被他們擁立為帝后,他們也就是開國功臣。

    趙匡胤在坐穩皇位後,已經開始不放心那些曾經把自己推向皇位的武將,如果他們有心,完全可以廢掉自己,另立新主。

    自己的皇位都有些來歷不正,對這種事格外上心,所以趙匡胤想要永絕後患,就必須擁有軍隊的絕對掌控權。

    在沒有任何風聲的情況下,武將被趙匡胤宴請,大家開懷暢飲,微醉時,趙匡胤故意藉著醉酒告訴他們,你們兵權在身,如果有一天您都想要另立新主,我又能如何!

    眾武將頓時酒醒,聲稱不敢,並高呼萬歲。難道武將真的沒有這個心嗎?趙匡胤心裡沒底,最好的辦法就是解除他們的兵權。

    趙匡胤的目的雖然達到,但對於武將始終戒備,重文輕武在宋朝時期逐漸盛行,哪怕邊關告急,好多武將也是臨時任命,所以說,北宋國力衰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 3 # 機友會順其自然

    當然不輕鬆啦。趙匡胤為了達到“杯酒釋兵權”的效果,可謂採取了甩石頭,滲砂子,給蜜棗,加大棒等方式,坑蒙拐騙,威脅利誘,分化瓦解無所不用其極。要想讓那群與自已同生共死喝過交杯酒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鐵哥們交出自已賴以起家,視權力如生命,天王老子第一,他第二的兄弟交出兵權,無異於虎口拔牙,狼嘴奪雞,除了趙匡胤外,天下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到。為什麼能夠成功呢?一是靠趙匡胤的巨大威信。趙匡胤是他們的頭兒,那一次戰鬥不是身先士卒,奮不顧身?在這樣的大哥面前,哪個小弟敢隨便造次?二是高明的策略。先是許以高官,給予厚祿,慷慨大方,賞罰分明歷來是趙匡胤帶兵的策略。在金錢面前,趙匡胤從來都不吝惜的,他深知人為財死,鳥為死亡的道理,在中國近代有一個軍閥-奉系的張作霖也是採用這種方法,成就了“從草莽到東北王”的華麗轉身。三是皇權的巨大威力。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社會,有一個文韜武略都遠遠超過自已的君主在位,有誰敢冒著滅九族的巨大風險而身試法,放棄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呢?

  • 4 # 墨染乾坤

    杯酒釋兵權

    關於“杯酒釋兵權”的最早記載,是北宋丁謂的《丁晉公談錄》和王曾的《王文正公筆錄》。這兩部書裡記載內容矛盾百出,可信度很低,而過了半個世紀,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對此事件的記載更為詳細,由於年代久遠,司馬光對當事人的瞭解不可能很細緻,恰恰由於他過於繪聲繪色,對於細節的描述過多,反而降低了可信度,有誇大其詞的嫌疑。上述三種史料說法不一,對於這樣一個事件來說,北宋史官修的《太祖實錄》和《三朝國史》中,不見一個字。元朝脫脫所修《宋史·太祖紀》對此事也不著筆墨,如果說杯酒釋兵權是一個蓋棺定論的事件,那麼正史中一定會有所記載,遺憾的是並沒有。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此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小。

    杯酒釋兵權如果發生過,談論這個話題才有意義。我們就當發生過來判斷一下。按照一貫的說法:建隆二年(961年),趙匡胤在酒筵上以優厚的經濟利益為條件,用允許將領們兼併田宅傳給子孫去過享樂生活的辦法,示意將將領們釋去兵權,使“君臣之間無所猜疑”。次日,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慕容延釗等人,皆稱病解除軍職。這一事件稱為“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

    這個事件看似很簡單,趙匡胤輕鬆解除了兵權,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輕鬆。建隆二年(961年),趙匡胤在收奪地方軍權的同時,親自整頓禁軍,把禁軍中老弱病殘計程車兵退遣到地方,並令地方州縣挑選精壯的男子補充禁軍,這就是所謂“強幹弱枝”,可見,趙匡胤為了收奪武將兵權,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實現“杯酒釋兵權”,但也費勁了周折。

    『情繫中華上下,墨染史壇風雲,期待同路友人,共談史話篇篇』

  • 5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據教科書描述,整個過程非常輕鬆寫意,但實際情況是非常兇險和糟糕的。畢竟這是一件從建國元勳手中剝奪軍權的大事,一旦處理不當,不僅適得其反,還有可能使這此將領團結起來起兵謀反。個人認為,從趙匡胤的角度來講,這也是一件掉腦袋的事情。事實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進行了兩次,第一次是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經過這一次運作,石守信等禁軍大將紛紛上書稱有病在身,請求解除兵權,趙匡胤立即同意,賜予他們大量金銀財寶,並授予有名無實的節度使官銜。隨後又與這些將軍結為兒女親家,長女昭慶公主下嫁大將王審琦之子王承衍,次女延慶公主下嫁石守信之子石保吉,皇弟趙光美(趙廷美)娶大將張令鐸的女兒為妻。第一次杯酒釋兵權之後,趙匡胤曾打算讓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統領禁軍。符彥卿是周世宗及皇弟趙光義的岳父,趙匡胤非常重用和厚待。但這個提議被趙普否決,趙匡胤不聽勸告,認為自己待符彥卿非常優厚,符彥卿一定不會辜負自己。趙普卻反問趙匡胤道:“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趙匡胤這才作罷。隨後他也意識到節度使的兵權也需要削弱,於是在開寶二年(公元969年)十月上演了第二次杯酒釋兵權。這次趙匡胤把幾位手握兵權的節度使叫到一起設宴款待,席中,趙匡胤故作體恤狀道:“卿等都是國家之功臣,戎馬一生,非常辛苦,如今還不辭辛勞鎮守地方,實在不是朕優待賢士的本意啊。”鳳翔節度使王彥超立即心領神會,率先向趙匡胤回奏道:“臣本無功勞,久冒榮寵,今衰老不堪,乞求歸鄉。”另外幾位節度使武行德,郭從義,白重贊,楊廷璋雖然也明白了趙匡胤的意圖,但不願自行交出兵權,反而向趙匡胤訴說沙場艱辛和征戰之苦。趙匡胤聽後非常不滿意,只是冷冷地對他們說道:“此均為前朝(後周)之事,何足道哉。”第二天,這幾位節度使都被罷官授以虛銜,其他未能參加的一些節度使也都相繼交出兵權。透過這兩次杯酒釋兵權,趙匡胤徹底解決了武將奪權造反的隱患,為宋朝數百年的基業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不過同時也帶來了宋朝武事不振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拜登成為美國曆史上就任時,最年長的總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