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的酒精度和酒體構成與葡萄酒迥異,所以儲存方法也不一樣。它的存運條件遠沒有葡萄酒要求的那麼嚴苛,開瓶後的“存活”時間也長得多;也因為它酒精度高,通常不會開瓶後一次全喝完。很多人說,烈酒開瓶以後酒的品質是不會下降/改變的,它不像葡萄酒那樣嬌貴,因此你可以隨意儲存。——不好意思,這樣的說法是不恰當的,喝不完的烈酒,在儲存上一樣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而且其酒質是一直在變化的。
· · · · ·
避光、直立、蓋牢
避免日光或其它型別的強光長時間直接照射,並且直立放置,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另外,如果條件允許,儘量放在陰涼的地方。儘管威士忌相對葡萄酒來說是耐高溫的,但還是放在陰涼處更好。
另外,不喝的時候瓶蓋要蓋牢(這種和《IT狂人》裡的“插頭插好沒?”一樣,屬於看上去弱智但總是有人會犯的錯誤,而且提醒了也沒啥用,總會有人犯)。
給自己留個備用塞
各種烈酒喝完以後,如果酒塞是木塞,那可以清洗乾淨後留下來。威士忌(包括其它烈酒)不能像葡萄酒一樣平放,否則酒精會腐蝕木塞。但直立放置的酒瓶又導致木塞長期乾燥著,容易斷裂,所以你要隨時有備用酒塞。
喝完的時間有講究
很多人認為烈酒酒精含量高、酒體穩定,所以開瓶以後也可以慢慢喝,慢慢存放——其實這是不夠恰當的,開瓶後的烈酒,品質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決不是越久越好。
烈酒的酒體穩定是相對葡萄酒和清酒這些低度酒而言的,它接觸空氣久了同樣會產生變化(所以烈酒同樣有“醒酒”一說)。烈酒開瓶以後,隨著你喝掉的分量越多,瓶內的空氣越多,酒的氧化便越快。適度氧化可以提升酒的香氣味道,但過度氧化無可避免地會造成酒質下降。
我的個人感受是:一瓶烈酒開瓶時喝掉10%~20%,塞回瓶塞,直立靜置3~4星期,綜合表現便會進入巔峰,此狀態能維持2~3個月,便開始緩慢地走下坡路,9~12個月以後便還不如剛開瓶時。這裡提供的只是個大概的數字,具體到每瓶酒進入巔峰和開始衰落的時間都不一樣,比如那些酒體厚重的重雪莉桶威士忌、重泥煤威士忌、雅文邑,又或者酒精度高於40度的那些酒桶強度(Cask Strength)烈酒,進入和維持巔峰的時間都更長(有普遍性,但不絕對)。但開瓶後酒質先升後降的曲線一定是存在的。
像在《紙牌屋》裡,總統Frank用來盛酒的透明水晶瓶,就是琥珀色烈酒(包括威士忌、白蘭地、陳年朗姆酒、陳年龍舌蘭等)專用的“醒酒瓶”。因為瓶塞的特別設計,允許一定程度上的空氣流通,加速烈酒的氧化,酒質更快進入巔峰。不用等很久就能暢飲,但巔峰過後,酒的衰落速度也很快,只好及時行樂了。這種瓶子的另一個作用是去標籤,讓如總統這樣的身份尊貴的人在享用美酒時又不至於被人拍照了拿去做免費廣告。
酒裝瓶了,一樣有天使來偷喝
古時的酒廠把酒存進橡木桶,酒液透過橡木的氣孔持續蒸發。人們看到酒一年一年地減少又不明原因,就說天使來偷喝了美酒,稱為“Angel’s Share”。
實際上,哪怕酒離開橡木桶進入玻璃瓶了,酒塞蓋得再嚴實,酒液也在揮發,只不過速度很慢。而且酒精的揮發速度比酒液中的水份要快(除非在極端乾燥炎熱的地方),對於那些以40~43度標準酒精度裝瓶的烈酒,如果酒開了長期不喝完,酒精被大量揮發,兩三年以後酒體的堅實度會降低很多,也就不好喝了。
我曾試過把一瓶喝了一半的馬爹利藍帶干邑遺忘在酒櫃的深處長達三年,最近把它翻出來喝,香氣流失大半,而且入口的感覺非常“水”,酒精度絕對低於裝瓶時的40度,變得索然無味,只好拿去做菜(咦,說得好像我真的會做菜一樣)。
總結一下,開了瓶的深色烈酒存放及飲用方式——避光,直立,留備用塞,開瓶後別一次喝完,建議留1、2個月觀察其變化,但要在1年內喝完。
至於沒有開瓶的烈酒,存放方式也值得一提,首先,和開瓶了的酒一樣,避光、直立,儘量放在陰涼處。
另外考慮到市面上主流的烈酒封瓶方式是沒辦法100%隔絕空氣流通的,所以開瓶酒所面臨的酒體氧化及酒精揮發的情況,對沒開瓶的酒來說也一樣存在的,只不過速度慢了很多。下面這組“董酒”是一個低調的中國產白酒收藏家的藏品,在1990年代前期裝瓶,存放了超過20年,可以看出酒液被蒸發掉不少,液麵都降到瓶肩以下了;再對比旁邊那瓶剛出廠的董酒,它的酒位線還在瓶頸以上。
由於瓶中的酒體也在進行緩慢的氧化和蒸發,所以還沒開瓶的酒一樣在產生細微變化。酒質先升後降的曲線同樣存在,但會被拉長很多。據一些老酒鬼說:買來一瓶威士忌,在家裡放20年,開瓶時的那個醇香,叫人終身難忘。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各大酒廠那些老版的酒在市場上被炒作:除了稀有以外,也因為這些酒裝瓶以後又經過多年瓶中氧化,發展出了更豐富而細膩的風味。
但並不是所有酒都適合這樣存個十多二十年的,和上面說的一樣:本身風味更豐富飽滿、酒精度更高的酒,才更能經得起時間的砥礪。如果你像主頁君一樣也熱愛充盈著花果風味的小清新型烈酒,那就沒必要去追老酒了,因為鮮花和水果風味是最容易在長期存放中流失的。
(PS:以上所列舉的所有烈酒儲存變化規律,均有普遍性,但並不絕對;實際上既有裝瓶酒精濃度低於43度但經過長期陳年仍然表現優異的酒,也有陳得久了反而表現不如當初的重雪莉桶威士忌,只不過這都是少數情況。)
最後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不是說要避光儲存嗎?酒吧們為毛都把酒晾出來讓燈光照著?
首先我說的是,需要回避日光或其他強光的直接長時間照射;而酒吧那點昏黃的燈光,對於烈酒而言是沒啥傷害的,溼溼碎啦。其次,酒吧的酒用得快,一瓶酒沒來得及遭受多少紫外線照射,都已經被調酒師們用完了,所以,少擔心。
喝好!
(感謝好友 @鏡陽秋 為本文提供修改建議。)
~~~~小廣告分割線~~~~
烈酒的酒精度和酒體構成與葡萄酒迥異,所以儲存方法也不一樣。它的存運條件遠沒有葡萄酒要求的那麼嚴苛,開瓶後的“存活”時間也長得多;也因為它酒精度高,通常不會開瓶後一次全喝完。很多人說,烈酒開瓶以後酒的品質是不會下降/改變的,它不像葡萄酒那樣嬌貴,因此你可以隨意儲存。——不好意思,這樣的說法是不恰當的,喝不完的烈酒,在儲存上一樣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而且其酒質是一直在變化的。
· · · · ·
避光、直立、蓋牢
避免日光或其它型別的強光長時間直接照射,並且直立放置,這兩點是最重要的。另外,如果條件允許,儘量放在陰涼的地方。儘管威士忌相對葡萄酒來說是耐高溫的,但還是放在陰涼處更好。
另外,不喝的時候瓶蓋要蓋牢(這種和《IT狂人》裡的“插頭插好沒?”一樣,屬於看上去弱智但總是有人會犯的錯誤,而且提醒了也沒啥用,總會有人犯)。
· · · · ·
給自己留個備用塞
各種烈酒喝完以後,如果酒塞是木塞,那可以清洗乾淨後留下來。威士忌(包括其它烈酒)不能像葡萄酒一樣平放,否則酒精會腐蝕木塞。但直立放置的酒瓶又導致木塞長期乾燥著,容易斷裂,所以你要隨時有備用酒塞。
· · · · ·
喝完的時間有講究
很多人認為烈酒酒精含量高、酒體穩定,所以開瓶以後也可以慢慢喝,慢慢存放——其實這是不夠恰當的,開瓶後的烈酒,品質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決不是越久越好。
烈酒的酒體穩定是相對葡萄酒和清酒這些低度酒而言的,它接觸空氣久了同樣會產生變化(所以烈酒同樣有“醒酒”一說)。烈酒開瓶以後,隨著你喝掉的分量越多,瓶內的空氣越多,酒的氧化便越快。適度氧化可以提升酒的香氣味道,但過度氧化無可避免地會造成酒質下降。
我的個人感受是:一瓶烈酒開瓶時喝掉10%~20%,塞回瓶塞,直立靜置3~4星期,綜合表現便會進入巔峰,此狀態能維持2~3個月,便開始緩慢地走下坡路,9~12個月以後便還不如剛開瓶時。這裡提供的只是個大概的數字,具體到每瓶酒進入巔峰和開始衰落的時間都不一樣,比如那些酒體厚重的重雪莉桶威士忌、重泥煤威士忌、雅文邑,又或者酒精度高於40度的那些酒桶強度(Cask Strength)烈酒,進入和維持巔峰的時間都更長(有普遍性,但不絕對)。但開瓶後酒質先升後降的曲線一定是存在的。
像在《紙牌屋》裡,總統Frank用來盛酒的透明水晶瓶,就是琥珀色烈酒(包括威士忌、白蘭地、陳年朗姆酒、陳年龍舌蘭等)專用的“醒酒瓶”。因為瓶塞的特別設計,允許一定程度上的空氣流通,加速烈酒的氧化,酒質更快進入巔峰。不用等很久就能暢飲,但巔峰過後,酒的衰落速度也很快,只好及時行樂了。這種瓶子的另一個作用是去標籤,讓如總統這樣的身份尊貴的人在享用美酒時又不至於被人拍照了拿去做免費廣告。
· · · · ·
酒裝瓶了,一樣有天使來偷喝
古時的酒廠把酒存進橡木桶,酒液透過橡木的氣孔持續蒸發。人們看到酒一年一年地減少又不明原因,就說天使來偷喝了美酒,稱為“Angel’s Share”。
實際上,哪怕酒離開橡木桶進入玻璃瓶了,酒塞蓋得再嚴實,酒液也在揮發,只不過速度很慢。而且酒精的揮發速度比酒液中的水份要快(除非在極端乾燥炎熱的地方),對於那些以40~43度標準酒精度裝瓶的烈酒,如果酒開了長期不喝完,酒精被大量揮發,兩三年以後酒體的堅實度會降低很多,也就不好喝了。
我曾試過把一瓶喝了一半的馬爹利藍帶干邑遺忘在酒櫃的深處長達三年,最近把它翻出來喝,香氣流失大半,而且入口的感覺非常“水”,酒精度絕對低於裝瓶時的40度,變得索然無味,只好拿去做菜(咦,說得好像我真的會做菜一樣)。
· · · · ·
總結一下,開了瓶的深色烈酒存放及飲用方式——避光,直立,留備用塞,開瓶後別一次喝完,建議留1、2個月觀察其變化,但要在1年內喝完。
至於沒有開瓶的烈酒,存放方式也值得一提,首先,和開瓶了的酒一樣,避光、直立,儘量放在陰涼處。
另外考慮到市面上主流的烈酒封瓶方式是沒辦法100%隔絕空氣流通的,所以開瓶酒所面臨的酒體氧化及酒精揮發的情況,對沒開瓶的酒來說也一樣存在的,只不過速度慢了很多。下面這組“董酒”是一個低調的中國產白酒收藏家的藏品,在1990年代前期裝瓶,存放了超過20年,可以看出酒液被蒸發掉不少,液麵都降到瓶肩以下了;再對比旁邊那瓶剛出廠的董酒,它的酒位線還在瓶頸以上。
由於瓶中的酒體也在進行緩慢的氧化和蒸發,所以還沒開瓶的酒一樣在產生細微變化。酒質先升後降的曲線同樣存在,但會被拉長很多。據一些老酒鬼說:買來一瓶威士忌,在家裡放20年,開瓶時的那個醇香,叫人終身難忘。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各大酒廠那些老版的酒在市場上被炒作:除了稀有以外,也因為這些酒裝瓶以後又經過多年瓶中氧化,發展出了更豐富而細膩的風味。
但並不是所有酒都適合這樣存個十多二十年的,和上面說的一樣:本身風味更豐富飽滿、酒精度更高的酒,才更能經得起時間的砥礪。如果你像主頁君一樣也熱愛充盈著花果風味的小清新型烈酒,那就沒必要去追老酒了,因為鮮花和水果風味是最容易在長期存放中流失的。
(PS:以上所列舉的所有烈酒儲存變化規律,均有普遍性,但並不絕對;實際上既有裝瓶酒精濃度低於43度但經過長期陳年仍然表現優異的酒,也有陳得久了反而表現不如當初的重雪莉桶威士忌,只不過這都是少數情況。)
· · · · ·
最後大家可能會有疑問:不是說要避光儲存嗎?酒吧們為毛都把酒晾出來讓燈光照著?
首先我說的是,需要回避日光或其他強光的直接長時間照射;而酒吧那點昏黃的燈光,對於烈酒而言是沒啥傷害的,溼溼碎啦。其次,酒吧的酒用得快,一瓶酒沒來得及遭受多少紫外線照射,都已經被調酒師們用完了,所以,少擔心。
喝好!
(感謝好友 @鏡陽秋 為本文提供修改建議。)
~~~~小廣告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