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不正常!
青少年兒童的生長髮育規律及影響因素
(一)生長髮育的一般規律
1、生長髮育是有階段性和程式性的連續過程
習慣上將兒童少年的生長髮育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年齡期:
嬰兒期:從出生到1歲;
幼兒前期:1~3歲,亦稱託兒所年齡期;
幼兒期:3~6、7歲,亦稱學前期;
童年期:6、7歲~11、12歲,亦稱學齡期;
青春發育期:約10~20歲,一般女孩比男孩早兩年;
青年期:約18~25歲。
各個年齡段間順序銜接,前一階段的發育為後一階段奠定必要的基礎;任何階段的發育受到障礙,都將對後一階段產生不良影響。
2、生長髮育速度呈波浪式,身體各部的生長速度亦不均等
從胎兒到成年,全身大多數器官系統有兩次生長突增高峰:胎兒期和青春發育初期。由於身體各部的生長速度不同,其最終的增長幅度也不一樣:頭顱增一倍,軀幹增兩倍,上肢增三倍,下肢增四倍。
3、各系統的生長髮育不平衡,但統一協調
一般來說,神經系統發育較早,生殖系統發育較晚,而淋巴系統在青春期可達成人的兩倍。各系統的發育並非孤立的進行,而是相互影響、相互適應。
4、生長軌跡現象和生長關鍵期
因某些疾病、內分泌障礙或營養不良等使生長髮育遲緩,如這些因素得到克服,立即會表現出向原有正常生長軌跡靠近和發展的強烈趨向,這種表現稱之為生長軌跡現象。但許多重要的器官和組織都有關鍵生長期,如神經和骨骼組織,生長髮育時受到干擾,常成為永久性缺陷和障礙。
5、生長髮育的長期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兒童的身材一代比一代高大,性成熟明顯提前,腦力工作能力也明顯增長。
(二)、影響生長髮育的因素
生長髮育是在機體與外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實現的,遺傳決定了生長髮育的可能性,環境條件則決定了生長髮育的現實性。
機體所具有的遺傳素質潛力能否充分發揮,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這些環境因素包括:
1、營養因素:營養是生長髮育的最主要的物質基礎。充足合理平衡的營養供給,是上述生長髮育長期變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如營養素供給不足,或膳食結構不合理,都不但會引起生長髮育遲緩,還會導致急、慢性營養不良和各種營養素缺乏症。
2、鍛鍊因素:“生命在於運動”,鍛鍊不僅可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呼吸、迴圈系統的功能發育,在適當的營養保證下,還可提高體格(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發育的水平。
3、疾病因素:隨著計劃免疫工作的深入開展,許多傳染病得到控制,但仍有一些重要器官及全身性疾病可影響兒童的生長髮育,常見的有:慢性消化道疾患、寄生蟲病、地方病(如甲狀腺腫)、先天性疾病、內分泌疾病、遺傳性疾病及哮喘、結核病等。
4、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兒童少年的作息制度,使其生活有規律、有節奏,保證足夠的戶外活動和適當的學習時間,定時進餐,睡眠充足,是其正常生長髮育的另一必要保證。
5、季節與氣候:春季身高增長快,秋冬季體重增長快。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氣候,加上其他地區差異因素的影響,使機體的發育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
6、環境汙染:環境汙染不僅影響兒童少年健康,引發各種疾病,而且明顯阻抑其正常發育程序。如鉛、汞等汙染物可影響兒童智力的發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塵粒等可引起上呼吸道疾病。
7、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父母素質、早期智力開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正確的教育方式及家庭結構的完整性。
8、社會因素:地區社會經濟狀況的差異、城鄉差異、戰爭、工業化等社會因素都會對兒童生長髮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沒有任何不正常!
青少年兒童的生長髮育規律及影響因素
(一)生長髮育的一般規律
1、生長髮育是有階段性和程式性的連續過程
習慣上將兒童少年的生長髮育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年齡期:
嬰兒期:從出生到1歲;
幼兒前期:1~3歲,亦稱託兒所年齡期;
幼兒期:3~6、7歲,亦稱學前期;
童年期:6、7歲~11、12歲,亦稱學齡期;
青春發育期:約10~20歲,一般女孩比男孩早兩年;
青年期:約18~25歲。
各個年齡段間順序銜接,前一階段的發育為後一階段奠定必要的基礎;任何階段的發育受到障礙,都將對後一階段產生不良影響。
2、生長髮育速度呈波浪式,身體各部的生長速度亦不均等
從胎兒到成年,全身大多數器官系統有兩次生長突增高峰:胎兒期和青春發育初期。由於身體各部的生長速度不同,其最終的增長幅度也不一樣:頭顱增一倍,軀幹增兩倍,上肢增三倍,下肢增四倍。
3、各系統的生長髮育不平衡,但統一協調
一般來說,神經系統發育較早,生殖系統發育較晚,而淋巴系統在青春期可達成人的兩倍。各系統的發育並非孤立的進行,而是相互影響、相互適應。
4、生長軌跡現象和生長關鍵期
因某些疾病、內分泌障礙或營養不良等使生長髮育遲緩,如這些因素得到克服,立即會表現出向原有正常生長軌跡靠近和發展的強烈趨向,這種表現稱之為生長軌跡現象。但許多重要的器官和組織都有關鍵生長期,如神經和骨骼組織,生長髮育時受到干擾,常成為永久性缺陷和障礙。
5、生長髮育的長期變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兒童的身材一代比一代高大,性成熟明顯提前,腦力工作能力也明顯增長。
(二)、影響生長髮育的因素
生長髮育是在機體與外環境的相互作用下實現的,遺傳決定了生長髮育的可能性,環境條件則決定了生長髮育的現實性。
機體所具有的遺傳素質潛力能否充分發揮,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這些環境因素包括:
1、營養因素:營養是生長髮育的最主要的物質基礎。充足合理平衡的營養供給,是上述生長髮育長期變化現象的主要原因;如營養素供給不足,或膳食結構不合理,都不但會引起生長髮育遲緩,還會導致急、慢性營養不良和各種營養素缺乏症。
2、鍛鍊因素:“生命在於運動”,鍛鍊不僅可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呼吸、迴圈系統的功能發育,在適當的營養保證下,還可提高體格(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發育的水平。
3、疾病因素:隨著計劃免疫工作的深入開展,許多傳染病得到控制,但仍有一些重要器官及全身性疾病可影響兒童的生長髮育,常見的有:慢性消化道疾患、寄生蟲病、地方病(如甲狀腺腫)、先天性疾病、內分泌疾病、遺傳性疾病及哮喘、結核病等。
4、作息制度:合理安排兒童少年的作息制度,使其生活有規律、有節奏,保證足夠的戶外活動和適當的學習時間,定時進餐,睡眠充足,是其正常生長髮育的另一必要保證。
5、季節與氣候:春季身高增長快,秋冬季體重增長快。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氣候,加上其他地區差異因素的影響,使機體的發育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
6、環境汙染:環境汙染不僅影響兒童少年健康,引發各種疾病,而且明顯阻抑其正常發育程序。如鉛、汞等汙染物可影響兒童智力的發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塵粒等可引起上呼吸道疾病。
7、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父母素質、早期智力開發、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正確的教育方式及家庭結構的完整性。
8、社會因素:地區社會經濟狀況的差異、城鄉差異、戰爭、工業化等社會因素都會對兒童生長髮育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