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代天蕉194719518

    因蘇聯己進入工業化

    坦克、飛機、火箭炮、鉅艦。。。。。

    人海戰術遇到機械化部隊,己無大用

  • 2 # 一線天

    說蘇聯取勝,全靠外援,純屬無稽之談。如果一看到德華人,全體國民就投降了,沒有前赴後繼的犧牲抵抗,外援再多有什麼用呢?

  • 3 # 輪子上的旗梹

    這個怎麼說,歷史沒有假如,美國確實援助了很多的物資,包括卡車,戰鬥機,急需要的航空燃油,鋼鐵,鋁等,數量不講了東西不少,但是看似這麼多東西放在蘇德戰場來說就有點杯水車薪的意思了,但你又不能否認了這些物資的作用,打個比方吧,做生意做的大了難免會遇到資金週轉不過來的問題,有時候就就差那麼點錢,但你就是轉不動了,破產了…蘇聯當年到底有沒有到這一地步也是眾說紛紜,從當初二戰貼吧各路大神就在裡邊打架爭辯,到現在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 4 # 老槍與戰線

    人海戰術?自從一戰索姆河用機槍一天放翻6萬步兵以後就沒啥人海戰術這一說了。

    為什麼老說蘇軍用人海戰術呢?實際上就是在主攻方向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對於前線士兵來說,視野中出現了幾倍甚至10倍的人,在他們視角下絕對是人海。但在更高層面上看,也就是突破口那幾公里戰線上人如潮湧,其他幾十公里戰線上都是一些偵察營在做努力進攻狀。

    問題是打仗就是這樣,有兵力優勢當然要用,為了不讓鍵盤軍事家說是人海戰術所以要把兵力攤開一路頂牛平推?那是庸才。

    包括德軍,同樣是打開了突破口往裡面灌。只是德軍習慣用坦克和裝甲車輛打突擊,開啟缺口後交給後續步兵分隊擴寬。但這種打法的問題是裝甲部隊在強攻過程中被消耗,削弱了縱深進攻兵力,所以戰爭後期越來越吃不開。

    而蘇軍喜歡用步兵或者他們叫合成軍隊開啟突破口,然後坦克部隊透過開啟的口子直接向縱深發展。這樣進攻主力就是步兵,只有少量隊屬坦克或者自行火炮支援。場面肯定沒德軍好看,看上去就是人潮人海拿命拼火力。但好處是坦克部隊能完整投入後續進攻,不需要在防線上拼消耗,進攻後勁長。

    現在人海戰術變成了屎盆子,扣給誰誰就臭,但實際上戰爭只看勝利與否,就算真是人海戰術只要贏了那又有什麼問題?

    好吧,蘇軍靠人海戰術打下柏林,XX了幾十萬雅利安女人,德國男人在旁邊傻看著蘇聯兵背囊裡的黑麵包流口水。還不如當時人海對人海拼一把呢,精緻的亡國戰爭藝術留下一條賤命給毛子推屁股。

  • 5 # 探測衛星A

    當然不能說蘇軍靠人海戰術贏得了勝利。隨著蘇軍指揮人員的素養不斷提高,裝備不斷完善,戰局不斷朝著有利於蘇軍的方向發展,“人海戰術”這種野蠻而又簡單粗暴的作戰方式在蘇軍中使用得越來越少了。

    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蘇軍在戰爭初中期,曾經經常使用,就起原因主要存在軍隊指揮人員軍事素養底下,裝備不足等外在原因,就起內在原因來講蘇軍多數將領不重視士兵生命,傷亡多少在他們看來只是個數字大小而已。

    同時這種簡單粗暴的人海戰術讓蘇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造成數倍於對手的傷亡,且逐漸感到人力資源已用到了極限,如果再這樣下去,所謂的蘇聯人力資源的優勢即將喪失殆盡,甚至造成好不容易取得的戰場優勢的再次喪失(42年開始已徵召15~17週歲的男性,並從後方生產基地徵召70~80萬工人,其中不乏緊缺的技術人員)。

    且使用人海戰術在戰場上,面對訓練有素的德軍,往往敗多勝少,就算勝利也是代價巨大的慘勝,實際意義並不大。況且帶來的負面影響決不可忽略,就是嚴重打擊士氣,高質量的步兵的培養更無從談起。

    至43年“人海戰術”使用得越來越少了,但也還是使用,包括44年。由此造成在即將擊敗納粹的44、45年,蘇軍步兵師嚴重缺乏步兵,一線連隊步兵人數平均在35~75人之間,很多連隊中來自烏克蘭解放區新參軍的人數達總人數的40%以上,可見兵力真快到極限了。好在此時蘇軍炮兵、裝甲兵優勢很大,戰役的成功多數要歸功於它們……(個人闡述,望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女歌手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