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佛練功口訣:
一、走生馬
走生馬是蔡李佛步法練習的套路,是把八種主要步形子午馬(丁字馬)、四平馬、拐馬、偷馬、纏絲馬、跪馬、騎龍馬、吊馬連貫,或穿插變換,其中加上踢腿與坐馬擰腰打膊以及發聲呼氣等配合。
不僅入門者必須學習走生馬,而且訓練有素者仍需堅持操練,要求做到步法進退閃轉自如,變換迅速,以達到步穩而捷靈。
二、扯拳
扯拳是蔡李佛拳法的練習,有單式(插、掛、拋、啃、鞭、扭、插等)、雙式(掛劈、截撒、千字標撞、給揪等)、多式(多種手法、拳法之組合,如掛閘哨、攻穿撐等)。
透過扯拳練習,領會力從腰發,做到馬(腿)腰及肩膊之協調連貫,練就蔡李佛拳勢迅猛而帶韌性之爆發勁,掌握每一招式之技法寓意以及手法變化之方法。扯拳也可結合打沙袋與打木人樁練習,以鍛鍊橋臂之硬度。
三、打三星
打三星可兩人對練,或單人對樹幹(初練時可選芭蕉樹)、木樁練習,動作為三個。
下掃,前臂尺部為觸點,拳心向下。
上挑,前臂尺部為觸點,拳心斜向上。
下劈,前臂撓部為觸點,拳心向下。
左右手輪換做練習,鍛鍊前臂的橋力及硬度(即承受碰撞或擊打的能力)。
四、拍上臂
兩人對練,以掌背從上向下拍對方上臂的二頭肌,及以掌背從下向上撞擊對方上臂的三頭肌。要用軟掌爆發力拍擊,此練習可以鍛鍊掌力及上臂肌肉之耐受力和硬度。
五、拋石鎖
拋石鎖可採用弓步直臂上拋,弓步或上步直衝、橫掃、鞭撻等動作,主要練習臂力與腕力。(石鎖可以用啞鈴代替,重量以適合自己為度。)
六、拋石耳牌
可用三合土自己搗制石耳牌,重量和尺寸大小可按自己適合為度。弓步直臂上拋,練習臂力與腕力。因石耳牌比石鎖長,易於左右擺動,故拋石耳牌側重於腕力的訓練。
七、拋滾石擔
滾石擔可用槓鈴代替,重量以適合自己為度。練習時石擔由雙臂的上臂向下滾轉至腕部,然後再向上拋回上臂位置,再沿臂向下滾轉,週而復始,以練習雙臂橋力及硬度。
亦可兩人進行練習,練習時對拋。
八、抓沙袋
自制體積、重量較大(以適合為度)的沙袋練習,先以一手把沙袋向上拋起,另一手以虎爪抓,後反腕轉馬向上拋起,另一手繼以虎爪抓,如此重複動作進行鍛鍊,以練臂力、腕力及爪指力。
九、扔沙袋
沙袋選擇體積小、重量輕的,可二人或三四人同練。練時一方用力向對方猛擲,對方用爪抓捌(左右手均可),然後迅速地回擲或轉擲,如此接、扔反覆練習,要求投擲速度要快,勁力要大,以練習指、腕的力量及眼力之靈敏度。
十、打沙袋
用體積、重量較大之沙包懸吊,以拳打、掌劈、腳踢來訓練,使拳、掌、腿勁力沉實。
十一、打木人樁(秤樁)
打木人樁可培養實戰意識,練習多種技擊方法。
第一段
1.向前上步立正、運手雙掛捶、抱拳(預備式)。
2.左轉向東、上左馬、左掛捶、上右馬、右閘橋、左抄拳。
3.扭右馬、右掛捶、上左馬、左閘橋、右抄拳。
4.雙上穿手、上右四平馬、右反撞。
5.雙撥手、左踢腳、落左馬、左給拳。
6.扭左馬、右攻橋、上右馬、左撐掌。
7.坐右四平馬、右劈拳。
8.扭右馬、右攻橋、左攻橋、上左弓步、右穿心拳(左手擋頭)。
9.左撐掌、右閘腳、退右腳、左弓步、右搶眼拳。
10.上右拐步、右掛捶、左撐掌。
11.坐右四平馬、右千字、雙攻掌。
第二段
12.回頭向西轉左弓步、左掛、右給拳。
13.卸左馬、右橫弓步、左千字。
14.上左拐步、左右撈手、右踢腳、左殺手。
15.落右弓步、右掛捶、左撐掌、右陽插拳。
16.右反撈爪、右側踢腿、右馬踏東、轉身向西、四平馬、左鞭捶。
17.雙纏絲手、上右掃腳、右鞭捶。
18.左撥手、卸右馬、運手、右斜下推掌(即退彈腳)。
19.上右弓步、右攻橋、左攻橋、轉四平馬、右斜劈拳。
20.扭右馬、右攻橋、左攻橋、上左弓步、右撐掌(即攻撐)。
21.卸左馬、左盤橋、右幹字、上右馬、右標撞。
22.左穿撓、右側踢、落右馬、右插捶。
第三段
23.提左腳、跳起轉身、向東右四平馬、左蓋、右企劈拳。
24.退右馬、左四平馬、左捆橋(綁手)。
25.上右弓步左上穿手、右下撥掌、右頭捶。
26.卸右馬、左跪步、右捆橋。
27.上右馬、扭步、右轆橋、上左弓步、左殺掌。
28.上右弓步、右穿撞、左中攬捶。
29.右卷掛捶、退右馬、吊左馬、左卷掛捶。
30.左反撈、左踢腿、上右馬、弓步、左擒右給捶、右上鞭捶。
31.左馬偷橫、左擒手、右馬退橫、弓步、右斜下給捶。
32.右馬上橫、右掛捶、左馬上橫、右弓步、左攬捶。
33.上左馬、拐步、右截、上右四平馬、右橫削拳。
第四段
34.回頭向西、左馬卸橫半步、左弓步、左劈右拋拳(左拳向後提)。
35.上右橫弓步、右劈捶、左拋捶(右拳拉後)。
36.左拳劈下、左橫釘腳、右平插捶、左腳落橫、右弓步、左搶眼捶。
37.上左馬、左掛捶、右給捶、左斜掃捶、左標撞(即連環掛、給、掃)。
38.左盤手、上右四平馬、右擔。
39.雙撥手、右撞膝、落右四平馬、右撼掌。
40.右反撈爪、左閘腳。
41.上左四平馬、左釘捶。
42.上右弓步、右攻橋、左撐掌。
43.坐四平馬、右撐掌。
44.回頭向東、左弓步、左掛右搶眼捶(左手在後)、運手雙掛捶、收左腳、向南立正收式。
蔡李佛練功口訣:
一、走生馬
走生馬是蔡李佛步法練習的套路,是把八種主要步形子午馬(丁字馬)、四平馬、拐馬、偷馬、纏絲馬、跪馬、騎龍馬、吊馬連貫,或穿插變換,其中加上踢腿與坐馬擰腰打膊以及發聲呼氣等配合。
不僅入門者必須學習走生馬,而且訓練有素者仍需堅持操練,要求做到步法進退閃轉自如,變換迅速,以達到步穩而捷靈。
二、扯拳
扯拳是蔡李佛拳法的練習,有單式(插、掛、拋、啃、鞭、扭、插等)、雙式(掛劈、截撒、千字標撞、給揪等)、多式(多種手法、拳法之組合,如掛閘哨、攻穿撐等)。
透過扯拳練習,領會力從腰發,做到馬(腿)腰及肩膊之協調連貫,練就蔡李佛拳勢迅猛而帶韌性之爆發勁,掌握每一招式之技法寓意以及手法變化之方法。扯拳也可結合打沙袋與打木人樁練習,以鍛鍊橋臂之硬度。
三、打三星
打三星可兩人對練,或單人對樹幹(初練時可選芭蕉樹)、木樁練習,動作為三個。
下掃,前臂尺部為觸點,拳心向下。
上挑,前臂尺部為觸點,拳心斜向上。
下劈,前臂撓部為觸點,拳心向下。
左右手輪換做練習,鍛鍊前臂的橋力及硬度(即承受碰撞或擊打的能力)。
四、拍上臂
兩人對練,以掌背從上向下拍對方上臂的二頭肌,及以掌背從下向上撞擊對方上臂的三頭肌。要用軟掌爆發力拍擊,此練習可以鍛鍊掌力及上臂肌肉之耐受力和硬度。
五、拋石鎖
拋石鎖可採用弓步直臂上拋,弓步或上步直衝、橫掃、鞭撻等動作,主要練習臂力與腕力。(石鎖可以用啞鈴代替,重量以適合自己為度。)
六、拋石耳牌
可用三合土自己搗制石耳牌,重量和尺寸大小可按自己適合為度。弓步直臂上拋,練習臂力與腕力。因石耳牌比石鎖長,易於左右擺動,故拋石耳牌側重於腕力的訓練。
七、拋滾石擔
滾石擔可用槓鈴代替,重量以適合自己為度。練習時石擔由雙臂的上臂向下滾轉至腕部,然後再向上拋回上臂位置,再沿臂向下滾轉,週而復始,以練習雙臂橋力及硬度。
亦可兩人進行練習,練習時對拋。
八、抓沙袋
自制體積、重量較大(以適合為度)的沙袋練習,先以一手把沙袋向上拋起,另一手以虎爪抓,後反腕轉馬向上拋起,另一手繼以虎爪抓,如此重複動作進行鍛鍊,以練臂力、腕力及爪指力。
九、扔沙袋
沙袋選擇體積小、重量輕的,可二人或三四人同練。練時一方用力向對方猛擲,對方用爪抓捌(左右手均可),然後迅速地回擲或轉擲,如此接、扔反覆練習,要求投擲速度要快,勁力要大,以練習指、腕的力量及眼力之靈敏度。
十、打沙袋
用體積、重量較大之沙包懸吊,以拳打、掌劈、腳踢來訓練,使拳、掌、腿勁力沉實。
十一、打木人樁(秤樁)
打木人樁可培養實戰意識,練習多種技擊方法。
第一段
1.向前上步立正、運手雙掛捶、抱拳(預備式)。
2.左轉向東、上左馬、左掛捶、上右馬、右閘橋、左抄拳。
3.扭右馬、右掛捶、上左馬、左閘橋、右抄拳。
4.雙上穿手、上右四平馬、右反撞。
5.雙撥手、左踢腳、落左馬、左給拳。
6.扭左馬、右攻橋、上右馬、左撐掌。
7.坐右四平馬、右劈拳。
8.扭右馬、右攻橋、左攻橋、上左弓步、右穿心拳(左手擋頭)。
9.左撐掌、右閘腳、退右腳、左弓步、右搶眼拳。
10.上右拐步、右掛捶、左撐掌。
11.坐右四平馬、右千字、雙攻掌。
第二段
12.回頭向西轉左弓步、左掛、右給拳。
13.卸左馬、右橫弓步、左千字。
14.上左拐步、左右撈手、右踢腳、左殺手。
15.落右弓步、右掛捶、左撐掌、右陽插拳。
16.右反撈爪、右側踢腿、右馬踏東、轉身向西、四平馬、左鞭捶。
17.雙纏絲手、上右掃腳、右鞭捶。
18.左撥手、卸右馬、運手、右斜下推掌(即退彈腳)。
19.上右弓步、右攻橋、左攻橋、轉四平馬、右斜劈拳。
20.扭右馬、右攻橋、左攻橋、上左弓步、右撐掌(即攻撐)。
21.卸左馬、左盤橋、右幹字、上右馬、右標撞。
22.左穿撓、右側踢、落右馬、右插捶。
第三段
23.提左腳、跳起轉身、向東右四平馬、左蓋、右企劈拳。
24.退右馬、左四平馬、左捆橋(綁手)。
25.上右弓步左上穿手、右下撥掌、右頭捶。
26.卸右馬、左跪步、右捆橋。
27.上右馬、扭步、右轆橋、上左弓步、左殺掌。
28.上右弓步、右穿撞、左中攬捶。
29.右卷掛捶、退右馬、吊左馬、左卷掛捶。
30.左反撈、左踢腿、上右馬、弓步、左擒右給捶、右上鞭捶。
31.左馬偷橫、左擒手、右馬退橫、弓步、右斜下給捶。
32.右馬上橫、右掛捶、左馬上橫、右弓步、左攬捶。
33.上左馬、拐步、右截、上右四平馬、右橫削拳。
第四段
34.回頭向西、左馬卸橫半步、左弓步、左劈右拋拳(左拳向後提)。
35.上右橫弓步、右劈捶、左拋捶(右拳拉後)。
36.左拳劈下、左橫釘腳、右平插捶、左腳落橫、右弓步、左搶眼捶。
37.上左馬、左掛捶、右給捶、左斜掃捶、左標撞(即連環掛、給、掃)。
38.左盤手、上右四平馬、右擔。
39.雙撥手、右撞膝、落右四平馬、右撼掌。
40.右反撈爪、左閘腳。
41.上左四平馬、左釘捶。
42.上右弓步、右攻橋、左撐掌。
43.坐四平馬、右撐掌。
44.回頭向東、左弓步、左掛右搶眼捶(左手在後)、運手雙掛捶、收左腳、向南立正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