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真情擔當

    1-2歲寶寶是以自發的學習為主,不用刻意的教什麼,而是用身教為主,全家人把優良的家風表演給孩子看,負面的場景不讓孩子看到,只讓他看到積極的正面的,這就是這個年齡段的主要教子方法。同時用暗示法,用正面的詞語暗示孩子,比如勇敢、聰明、孝敬、謙虛等等。第三,對於孩子不正確的言語、動作、表現要給予糾正。有這幾點就夠了!

  • 2 # 邁考Pan

    首先說一下,1~2歲的孩子的教育還涉及不到問題中提及的【心理教育】。

    幼兒的成長是由幼兒自身發展而成的。幼兒早期教育,我們就不得不瞭解2歲以前孩子的成長敏感期都有哪些方面。它們是:語言、口語表達、秩序感、感官發展、動作等幾大方面。在下文中,咱們具體瞭解一下語言發展和敏感期這兩個方面。

    教育聖母—“瑪利亞·蒙臺梭利”在她的著作中論述過:

    【語言發展】

    孩子學說話不是一句一句學的,而是有一個井噴式的爆發期,突然大批次掌握。這種井噴現象絕不是教育的結果,而是一種自然的產物。井噴式的語言發展持續時間並不算很長,大概會延續到孩子兩歲。.......所以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成人應該抓住機會對他們多多進行語言發育訓練。這可以幫助孩子在有限的時間段裡,盡最大能力提升他們的語言水平。但是這裡需要提醒家長的是,這不代表著他們什麼都能馬上學會,更不能揠苗助長地要求孩子背誦唐詩之類的東西。只要能夠提供給孩子充足的鍛鍊機會和語言要素就可以了。........語言發展,對於1歲以前的孩子來說,他們會經歷兩個重要的階段:

    1.他們無意識地學習了語言,並逐漸把這種無意識向有意識轉變;

    2.他們開始使用語言,哪怕這種語言還僅僅是簡單的發音。

    兩歲左右的孩子,我們就會發現,孩子們已經取得了令人驚訝的成就,語言對他們來說經是一種可以熟練運用的溝通工具了。

    【秩序敏感期】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從出生到2歲多,孩子要度過一個非常神秘而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間段裡,他們對秩序極為敏感。許多父母都會認為孩子是最沒有秩序感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與成人的生活環境不同,孩子的生活環境是一個封閉的、擁有眾多物品的環境。.........可是成人卻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需要,而挪動環境裡的物品——於是孩子疑惑了,他們不知道成人移動這些物品的原因。經常性的移動物品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他們的認知和秩序感會被打亂,等過了秩序敏感期,這種混亂也依然會持續下去.......

    你是不是把寶寶的小水杯、小奶壺都放在了以往的位置?房間裡的小凳子是不是擺放在了定的位置?此外還有孩子的小衣服,他睡覺休息的方向……

    敏感期的孩子對秩序的要求很高,也許細微的變化就能引起他強烈的不安和反感,所以,家長一定要對此多加註意。秩序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成人,遵守了秩序,孩子會成長得更加快樂,沒有了秩序,孩子就會哭鬧不休。所以,在生活中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創造一個有秩序的環境是家長的“工作”重點。

    1~2歲孩子的教育重點就是順應孩子自身成長的發展規律,成人絕對不能以成人的視野和觀點為孩子的成長“設定障礙”。

    ——摘自《蒙臺梭利敏感期早教手冊》

  • 3 # 吃熱狗早教育兒

    寶寶的心理發展已經得到父母很高的重視,特別是2歲前的寶寶,還不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如果這個階段,父母可以瞭解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那就會幫助父母更好的和寶寶溝通,給寶寶一個及時的回饋。那麼,2歲前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有哪些?

    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一:執拗期

    兩歲左右的孩子正處在第一執拗反抗期,很多家長髮現本來很聽話的孩子在這個階段突然開始逆反了,甚至跟家長對著幹,你越讓他做很麼他越不做什麼,特別在兩歲到三歲這種情況達到高峰,家長非常不理解,認為是孩子不聽話了、不好管,甚至為了讓孩子聽從說教而採用極端的方法,輕則指責重則打罵。

    而這種現象並沒有隨著家長的意識而改變,甚至有更為嚴重的傾向出現,而這種階段會出現在第二執拗反抗期,就是我們說的青春期而出現爆發。兒童心理學研究認為,所有在幼年沒有解決的問題,在青春期都會出現爆發的狀況。所以家長在這個階段,對於兒童的逆反要有科學理性的認識和分析。

    寶寶的心理發展和特徵二:自我意識萌發

    兩歲左右的孩子形成自我意識非常關鍵的時間點。當孩子在一歲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動作出現,就是直立行走。這被稱之為真正脫離母體。正是因為獨立行走的出現,兒童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發現從此開始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動,自己的思想可以控制自己的身體,他們開始對於“我”出現了認識的萌芽。

    在兩歲左右這種自我認識進入到一個更強烈的階段。他們開始覺得自己就是家中的主人,是主宰者。只要是他們想的都可以做到,這是從最初的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得到的一種初步認證。而家長還停留在對嬰兒階段的照顧方式,對孩子的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而為之。而孩子雖然不具有強大的生活經驗,但是他們的心理發展進入到非常關鍵的分水嶺。孩子的想法就是:我是誰?我可以做什麼?我可以嘗試嗎?我可以體驗嗎?我可以參與嗎?我可以感受嗎?......孩子要做的就是透過自己來認知世界,並獲得最自然的成長力量。所以這種強大的自然的力量和家長的強烈的呵護關愛產生了強烈的矛盾,一個是我要做,一個是我替你做。所以孩子會不斷的和家長產生逆反,背道而馳,來不斷的獲得“我”是真實存在的。

    只有這種自我意識建立健康的、正常的引導和培養,才會讓孩子的未來人格特質擁有良好的基礎。一個在幼年迷失自我的孩子,缺少自我存在感的孩子,都會產生消極的、不良的、喪失安全感的表現。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在冬天不感覺冷,但總是手腳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