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坤忠120
-
2 # 森達樂
人各有志,因古代是父位傳子的帝王制度,劉禪不喜歡政治自然沒有什麼雄心壯志,不愛政治的人不願政治對坑很正常,投降是他擺脫政治的最好辦法,說他是扶不起的啊鬥,就算他聽到了他也不會在呼。
-
3 # 大白白野
劉禪是亡國之君,但是劉禪投降之時蜀漢政權和其它滅亡之國不十分相似,蜀漢還有一定的扺抗歷量尚可一戰。劉禪如果抵抗到㡳做到魚死網破可能會造成士兵和百姓更大傷亡,社會各方面會遭到更大的破壞。從破壞傷亡角度考慮劉禪投降有一定積極意識。
從歷史發展程序來看,割據四川的政權沒有一個能統一全國的,劉禪的投降不失為明智之舉。
劉備白帝城託孤後劉禪和諸葛亮共事很成功,兩個人基本互相配合,互相信任支援,這在中國歷史過程中幾乎不常見,像霍光、張居正、多爾袞、鰲拜、肅順等等多少位託孤之人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悲劇。
劉禪在位期間蜀漢政權沒有出現大規模殺戮清洗亂用刑法等事情。從某種角度考慮,劉禪不失為一位仁義之君。劉禪一段時間聽信宦官黃皓,後來為了團結姜維,讓黃皓向姜維道歉。劉禪遇到矛盾基本釆用息事寧人的態度。
過去許多人認為劉禪執政不行,稱為“扶不起的阿斗。”許多影視劇作品劉禪形象也是又胖又蠢的低能兒形象。現代又有許多人認為劉禪大智若愚,甚至有的文章評價劉禪為千年明君,不貪戀皇位,為減少戰爭中人員傷亡,為天下蒼生著想而自己承擔亡國之君罵名。
歷史就是任由後人評說的事情,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
4 # 大愛無恨劉成軍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用歷史眼光來看,就是要看大形勢、大局面,就要有大視野。從今天的角度考慮,國家統一是人心所向,落實到當時,其實就是三國要一統。
既然國家統一,結束戰爭是大勢所趨,那麼當時的魏、蜀、吳選擇由誰來領銜大統一的偉大事業是當務之急。
魏國是當時整個華夏最大的國家是毫無疑問的。無論人口、地盤、軍隊的數量還是綜合國力,魏國都遠遠大於吳蜀兩國,甚至比吳蜀兩國的總和還要大。所以,魏國統一天下,取蜀滅吳勢所必然。而最後的發展結果也基本符合這一軌跡。
為什麼說是基本符合而不是完全符合呢?因為,最後的結局司馬家族的“晉”來了一個“螳螂撲蟬,黃雀在後”,成功地佔有了所有的勞動成果,使魏蜀吳三個國家統一於“晉”而不是魏。但是,沒有魏就沒有晉,所以從蜀吳兩國的角度考慮,蜀吳歸於魏也完全符合邏輯。
那麼,對於三國一統的天下大勢來說,劉禪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劉禪是什麼樣的人就不言而喻了。
第一、劉禪通權達變、心胸豁達、顧全大局,善於下放權力。諸葛亮在世期間,劉禪把軍政權力完全下放給諸葛亮而甘當配角。在外交、軍事、經濟以及任免賞罰方方面面,劉禪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而從不堅持自己的主張。這作為一個明正言順的皇帝是難能可貴的。這一點,魏國和吳國都做得遠遠不夠。魏國和吳國都因為皇帝和大臣之間的權力鬥爭發生過大規模的流血事件。而劉禪對諸葛亮恭恭敬敬稱為“相父”,事無鉅細都維護諸葛亮的威信和地位。諸葛亮之後,劉禪對姜維也能夠善始善終,使得姜維死心塌地、誠惶誠恐。
第二、劉禪具備廣闊的人類視野、深刻的思想力量和卓越的戰略眼光。他在決定投降時,能夠選擇魏國而不是吳國就足以證明這些。他在和大臣討論國家命運的選擇時,能夠果斷做出投降魏國而不是聯合吳國負隅頑抗到底,就可以避免二次受辱的避坑落井的尷尬處境,從而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歸屬問題。他從整個人類命運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不是僅僅考慮自己的得失成敗。他充分認識到,為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戰爭必須結束,而且越早越好。他真的不願意再看到廣大將士們流血犧牲了。北地王劉諶要求死守不降,等待姜維援軍,劉禪這樣說到:
“今大臣皆議當降,汝獨仗血氣之勇,欲令滿城流血耶?”
由此可見,劉禪的菩薩心腸和高瞻遠矚。
第三、劉禪大智若愚,政治鬥爭藝術爐火純青。在司馬昭宴請大會上,劉禪同學的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徹底滌盪了司馬昭罪惡的殺心,不但自己得以安享晚年,還確保了劉氏家族幾十代的平安,實屬不易。這可遠遠比那個文采斐然的後唐主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要高明百倍。
第四、劉禪的所謂貪圖安逸、胸無大志,其實就是順應潮流,及時止損的無奈。劉禪親眼所見諸葛亮窮兵黷武卻事倍功半的逆勢之為,自己憂心如焚卻無能為力,只好等諸葛亮去世以後再擇時而為。他內心深知:蜀國國力孱弱,統一天下,結束戰爭的歷史使命不可能由自己和蜀國來擔當,退位讓賢是早晚的事。鄧艾大軍的到來正是他盼望已久的。所以,他的投降出乎意料的高效率、快節奏。劉禪對華夏一統望眼欲穿。但是作為繼任者他又不能違背劉備、諸葛亮恢復漢室的政治理想。這樣面對一項似乎名正言順而實則艱鉅無比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難得糊度又何嘗不是他最恰當的決策?毋容置疑,戰爭越早結束,國家越早統一,我華夏民族整體損失越小。劉禪正是基於此種認識,在正確的時間,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比物此志,在這個問題上鄧艾與劉禪可以說是不謀而合,於是才力排眾議偷渡陰平冒死而來。
在劉禪榜樣作用的帶動,魏國皇帝曹奐很快禪讓了;吳國國主孫皓積極自縛投降了,天下一統終於得以實現。
說到劉禪,我們就不可能繞得開昭烈帝劉備。但是,今天不是大書特書劉備那些光輝燦爛的豐功偉績的好日子。對於劉備,我們只要和劉禪同學一起來個溫故而知新吧!那就是: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回覆列表
三國蜀漢後主劉禪,公元223一263年在位,在曹魏大將鄧艾兵臨成都時主動投降,以“樂不思蜀”被人詬病,是被後世鄙視千年”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於公元207年戰亂之時出生於荊州,小名阿斗,字公嗣。生母甘夫人在阿斗兩歲時去世,與孫夫人生活了三年,孫夫人對阿斗痛愛有加。215年,劉備領兵回荊州解決與江東的邊界問題,將阿斗接回成都,與吳夫人共同生活。先主劉備夷陵大敗後,於223年4月在白帝城逝世,託孤丞相諸葛亮總攬國事,盡心輔助幼主劉禪,並囑託劉禪對丞相以父視之。蜀漢建立在拼湊的勢力上,有劉璋舊部,東州派,荊州派和元老派,但劉備元老派勢力衰弱,劉禪毫無根基,聰明的劉禪讓有政治遠見與威望的丞相諸葛亮放手去做,只有諸葛亮才能平衡各派勢力,穩定蜀漢局勢。諸葛亮不負重望,安定內外,發展經濟,加強軍事,提升國力。226年,諸葛亮親自領兵平定南中叛亂。228年,諸葛亮上表北伐,後主不忤先帝遺志,不拂丞相忠心,表示支援。劉禪在多種環境中長大,只聽取他人意見,但也有自己的主觀意見,變得性情善良,多愁善感,深知父皇創業不易,自己又難當重任,一切由相父決斷。。。劉禪做到了大智若愚,暗中穩舵。丞相諸葛亮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234年在北伐中病逝於五丈原。蜀漢彷彿是天塌下來了,但後主按丞相既定方針,由蔣琬接替丞相之職,使蜀漢正常執行。蔣琬之後費禕接任,二人都是守成之人,按諸葛丞相政策加事,穩定國家局勢,與民生息,增強國力。允許姜維少量兵力伐魏,以繼先帝遺志。在費禕遇害,後主劉禪不得不從幕後走到前臺,重新安排人事任命,姜維為大將軍,掌管全國軍機。姜維為繼承諸葛丞相遺德,致力伐魏,總共九伐中原,有勝有負,搞得蜀漢國家疲憊。在內宦官黃皓結黨營私,陷害忠良,甚至有意加害大將軍姜維,姜維只得屯田避禍。後主在位二十多年了,早已身心疲憊,也不制止黃皓,使蜀漢日益衰弱。263年,司馬昭譴三路大軍伐蜀,魏軍攻佔陽平關,漢中失守。姜維率主力退守劍閣,抯擋鍾會主力,鄧艾率三千人偷襲陰平,圍困綿竹,後主差諸葛瞻救援綿竹,諸葛瞻諸葛尚父子戰死,綿竹失守,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後主召群臣計議,多數人主張攻打鄧艾軍隊,此時蜀漢還有強大的兵力,成都兵力尚有萬餘,姜維有數萬人馬,各邊防駐地還有許多軍隊。但以光祿大夫譙周為主的投降派認為蜀漢氣數已盡,主張降魏。後主經過深思熟慮,認為連年北伐,國家財力衰竭,百姓飽受戰爭之苦,天下總有一統之時,為民生計,還是投降了吧。於是後主劉禪率百官到鄧艾營中投降。司馬昭令蜀漢百官遷移洛陽,封劉禪為安樂公,並多次試探劉禪是否有反魏之意,劉禪為了生存,人為刀斧,我為魚肉,只得違心地說,此間樂,不思蜀。劉禪躲過了司馬昭的毒手,但成都投降和樂不思蜀留下千古罵名。。。其實“扶不起的阿斗”是個好皇帝,心地善良,大智若愚,他怎能不知先帝創業之難辛。但國力衰竭,百姓艱難,為民生計,為天下蒼生,放棄戰爭,主動投降,留下罵名,讓歷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