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SM藥盾公益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14%左右的老年人發生死亡的原因是藥物的不合理使用,而並不是疾病或者自然衰老。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各個器官的正常功能和體內環境的穩態機制開始降低或衰退,這也是導致老年人能耐受的藥物安全劑量降低的原因。

    相關資料顯示,年齡在40至50歲的病人,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率是12%,年齡80歲以上的老年病人為25%,這說明老年人是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高危人群,除此之外,老年人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惡性程度高於年輕人,嚴重可致死亡,因此老年患者用藥需要特別注意。

    令人擔憂的是,目前中國的老年人用藥呈現出下面幾個主要問題:

    藥物服用品種多:

    大部分老年病人在一家醫院確診疾病後,會同時選擇多家醫院確認。這樣造成的後果是,不同醫院可能會給予患者不同的治療方式,藥物的種類隨之增加,同時服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造成不良反應。

    西藥與中藥重複服用:

    部分老年患者服用西藥的同時,也自行找中醫偏方,在沒有專業指導的情況下聯合使用會增加風險的發生率。

    保健品替代藥物治療:

    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減弱,容易聽信推銷員的片面介紹,選擇保健品替代藥物治療,延誤治療。

    這些問題的產生與老年患者缺乏藥物治療知識有關,實際上,醫生會考慮到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並根據老年人的藥代動力學,綜合考慮老年人用藥基本原則,從而給出最佳的治療方案,這樣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十條:

    1、明確診斷

    合理用藥的前提是診斷需要明確。好比在戰場上,沒有瞄準敵人的情況下就胡亂射擊,不僅會讓敵人逃之夭夭,還可能誤傷了自己。及時且準確的疾病診斷是合理用藥的基本條件,在沒有明確病情的情況下,千萬不能隨意用藥。

    2、個體化原則

    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雖然呈現出總體下降的趨勢,但是不同的個體之間還是存在較大差異的。用藥需要充分權衡身體特異性、是否存在不良反應史、是否有禁忌症、可能存在的藥物相互作用、經濟條件、治療條件的合理性等。

    3、回顧分析用藥方案

    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後,可以透過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治療方案複雜程度、治療費用、治療依從性、不同藥物的劑量選擇和聯合進行回顧分析,來評價治療的合理性。

    4、及時監測並評估肝腎功能

    定期對老年患者的肝腎指標進行監測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患者用藥方案,包括治療時間、用藥劑量、用藥方式、藥物類別的選擇等。禁用或慎用對肝和腎臟有損傷的藥物。應該平均每隔3至6個月進行一次評估。對於特殊藥物使用後的監測,如服用華法林,需要每隔1周左右進行一次INR監測。

    5、藥物濃度監測

    對於某些特殊的藥物,需要進行血藥濃度的監測。如強心苷類藥物地高辛、抗癲癇藥苯妥英鈉、抗心律失常藥胺碘酮等需要長期服用且安全範圍較窄的藥物。

    6、受益原則

    當需要在藥物風險和療效之間進行選擇時,通常選用“利大於弊”的藥物,在滿足了用藥指徵的前提下,用藥的受益與風險的比值需要大於1,儘量選用療效明確且毒副作用低的藥。能夠明確告訴大家的是:沒有醫生會給病人選擇風險較高療效弱的治療藥物。

    7、選擇必需藥物

    治療用藥可分為輔助類和必需類。輔助類藥物通常有價格較高、療效不確切等問題。輔助類藥物的使用比例不宜過高,在有效的治療方案中往往比例很低。

    8、低劑量原則

    指的是“小劑量用藥法則”,在治療的開始階段採用小劑量的藥物,後期緩慢調整。老年人的藥物用量是成人的四分之三,通常開始治療時需要給予成人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劑量,根據反應及時調整藥量。找到最低的有效劑量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9、觀察用藥、暫停用藥

    在對老年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有時醫生會診斷性用藥,全程觀察治療效果,判斷疾病的程序。除此之外,老年患者用藥需密切觀察,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或療效不明顯,應及時停藥或調整用藥。

    10、“5藥原則”

    聯合應用的藥物品種越多,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越大。老年人聯合用藥的品種要少,儘量不要超過5種。執行“5藥原則”時需注意,瞭解治療藥物的侷限性,抓主要矛盾,選取主要藥物進行治療,首選有兼顧效果的藥物,同時重視非藥物輔助治療。

    掌握了以上十條用藥原則的同時,也需要儘量避免老年人用藥的禁忌,我們總結了部分老年人用藥的禁忌,例舉如下:

    1、忌先用藥後就醫:

    例如患者腹痛時,先服鎮痛藥通常會掩蓋了痢疾、膽囊炎、重症肺炎、闌尾炎等症狀,導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2、忌用藥時間過長:

    老年患者因為肝腎功能減弱,清除排洩藥物的能力降低,容易使藥物在蓄積導致中毒或成癮,用藥時需要根據醫囑及時減量、停藥。

    3、忌效仿治療:

    部分老年患者聽聞其他人用某藥治好某種病便開始效仿,忽略了體質的差異性。

    4、忌亂用偏方:

    老年患者易發生“有病亂投醫”的現象,往往延誤治療甚至惡化病情。

    5、忌補藥濫用:

    體質較弱的老人可適當的應用補虛益氣的的補品,但若濫用補藥,偶爾會掌握不好會導致藥物之間反應,可減少不必要的藥補,同時聯合食補,提高安全性。

    總之,老年人用藥需個體化對待,採用合理的用藥原則是保證療效的前提。

    感謝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東省人民醫院藥學部 黃碧瑜

    以上由 廣東省藥學會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向靜 提供答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男生老看你,但是互相不說話代表什麼?